蒋小梅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语文思维的工具,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做到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題需要与老师和同学商量的吗?”同时,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对“学困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你能说出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做这道阅读理解题要联系上下文呢?对优秀学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你对这道题的答案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形式多样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显得亲切随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而且这些语言要充满鼓励性。比如:“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你真聪明,想得又快又好!”“你的想法挺好,能把想法说清楚吗?”这样的语言可以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慎用批评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才会心情愉悦地学习。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后,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其他学生会热烈地、带有节奏地鼓掌;有的教师还会亲切地说:“你回答得非常好!你今天的表现真棒!”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学生全天都能愉快地学习。
有一个专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责备组,学生成绩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学生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责备,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责备,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教师既不给予他们任何表扬与责备,也不让他们听到前两组的表扬与责备,他们的学习成绩最差。由此,专家得出结论——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幽默的批评语言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上课的时候有学生讲话,教师可以说:“今天,教室里真安静,第一组的同学做得最好!”教师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时,可提醒他:“小心!脖子扭歪了那就麻烦了!”如此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