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巧鉴,读写融合

2022-07-18 00:07马群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品析树林文本

马群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读写结合的认识不足,无法从阅读文本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更无法灵活运用到写作之中。为此,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机整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打开语文教学的新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和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引领学生开展读写结合实践活动。

1.文本分析,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分析,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创造性、创新性地阅读文本。

例如,在《父亲、树林和鸟》的文本阅读中,教师引领学生从三个维度分析文本内容:一是主题分析。从文本主题“父亲、树林和鸟”的顺序入手,如果改为“树林、父亲和鸟”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面有什么变化。学生从文本的主旨和思路入手,认识到文本的内容是从父亲对树林和鸟的认知、分析、解答和探究出发,因此,父亲是其中的引领者,也是文本内容的导入者,应该处于题目的首位。二是内容分析。从文本结尾处“父亲不是猎人”的分析入手,在整合文本开头处“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分析中,教师指出文本的思想不在于剖析父亲是否是猎人,而是将猎人对树林和鸟的熟知程度与父亲进行对比,进而升华了对文本开头的解读,父亲只是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熟悉,因为熟悉所以了解。三是情感分析。在“我有一个想法”的创意写作中,学生将文本的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设想一下如果父亲是护林员,将会发生怎样的事儿,或者是如果聘请像父亲这样的对工作内容特别精通的人去从事专业化的工作会有怎样的效果。

2.以写促读,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想实现创意写作,必须做到在阅读中整合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的创意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写什么。在确定“我的”和“植物朋友”两个关键点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审题,明确本次写作活动要写的是“我”的朋友,而不是张三或者李四的朋友,要从“我”的角度去表达情感,同时还要明确写的是“植物朋友”,这个朋友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要通过“我”手中的笔将植物朋友的话表达出来。二是怎么写。在这个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借鉴叶圣陶先生《荷花》一文的写法,从形、静和动三个角度去描写植物朋友的特点。

在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读促学,精读巧鉴,学以致用。

1.生本阅读,精读巧鉴

专家指出,在阅读中,学生要做书的主人,不要执迷于“开卷有益”和“为读书而读书”,要让读书为自己所用。为此,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要强化生本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中去精读巧鉴。

例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一是生本阅读,品析语言。这个品析文本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语言表达手法、艺术特色、思想情感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有的学生从学校环境的清幽入手,体会其中的优美语句和文末环境渲染的手法;有的学生从民族服饰入手,体会这所学校作为民族小学的独特风格。二是生本品读,读写融合。在品读文本语言、结构和思路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把握其中的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学以致用,写一写自己学校的特点。三是生本鉴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如在品鉴文末洁白粉墙上摇晃的凤尾竹的影子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法,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校园的环境。

2.生本导读,提质增效

专家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应致力于“导”,让学生能自求得之。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要从导读这个关键环节入手,在引领学生有效阅讀中实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秋天的雨》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维度引领学生品析这篇文章。一是读语言,在语言学习中品味丰富的情感。如开头一段用“清凉”“温柔”两个词描绘秋雨,这是从触觉的角度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雨带到学生的身边,在打开“秋天的大门”的同时也将秋雨的无限魅力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二是读结构,在结构分析中体会文本脉络的清晰。文本的结构非常严谨,开头指出秋天的雨是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然后指出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再接着指出藏着好闻的气味,吹起小喇叭,带来丰收的歌,一系列动作化的表达,从用途、颜色、气味、声音等角度将秋天的雨一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三是读表达,从文本学习表达技巧。文本的表达手法生动自然,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将秋天的雨的样子一点点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深化阅读体验。

总之,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品析树林文本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雨后的树林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