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伟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中心,山东 邹城 273500)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需以企业的战略需求为核心,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提高信息数据的洞察性与敏感性,以使财务支持决策的水平提升;在业财融合、预算管理、精益管理上优化升级财务的主导工作;指引企业调配资源,推动改革财务管理模式,进而使财务管理能力与企业经营水平同步提升。下面,笔者主要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财务管理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应对非常烦琐的信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信息整合以及管控都较为简单,不需要较高的精准度。然而,在大数据形势下,财务信息涵盖了多个行业与单位的数据,更加烦琐复杂,这必然会增加财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并且,目前仍有一部分企业难以跟大数据发展形势相适应,财务管理思想依旧滞后、保守,造成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缺乏以及缺少完善的财务大数据系统等。另外,庞大的数据也昭示着很多数据的不真实性,可以说财务大数据即好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难以准确地鉴别数据的真伪,在识别数据信息上给企业财务工作者带来一定难度。可以说,大数据虽然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多便利,但大数据的精准水平不高,同时庞大的信息分析和频繁改变也给工作带来困扰。纵观实际情况而言,整合数据的理论是大数据理论的根源,如果难以保障大数据的质量,会因此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决策失误等。
当今可以熟练掌握与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财务工作者非常缺少,容易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缺陷,从而影响企业的人才机制和整体发展。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企业管理范围较为狭窄,难以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引入,尤其是一些财务管理工作者忽视大数据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无论是在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上,还是在财务信息的分析上,都缺少较强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观念。其实,正如上文所述,恰恰是因为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从而造成相关财务管理工作者忽视大数据技术,从而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一是企业设计技术架构。企业为减小运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困难,能够跟开发者协同,设计能够真正扩展的数据层、应用层、展示层技术架构。其中,处在最底部的是数据层,其基于框架的支持,将新的财务信息字段或数据库除去或添加;应用层涵盖系统管理(运行日志、单元格、审批、远程核算等)部分,包括很多的任务(统计访问、调度任务、设计与管理报表等)。企业之后结合各种需要调整、增加审批、报表、表单环节;展示层以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为根据,应用浏览方式开展财务信息的动画打印、图表分析、自主查询等。二是企业在具备技术架构后将财务管理格式以计算机表格软件导入,且通过网络中心绑定有关控件。在绑定财务管理空间后能够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结合信息管理的人员和部门,能够设置权限,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三是企业能够设计功能模块。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方面,在初期确立不同功能模块,如信息管理、费用管理、绩效考核等。
一是制定标准化管理编码机制。早期的企业财会电算化尽管也牵涉优化流程、充实业务的问题,可是基本在一定的工作岗范围中限制整体问题,难以使企业统一一系列部门的财务管理流程。因此,企业通过标准化管理编码机制的制定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结合统一管理的理念严格要求企业各种管理系统的编码规则,深入把控各项(如财会、业务、预算等)管理系统的编码规则。企业在具备需求时能够结合组织项目的标准,设计单位、物料等编码,从而奠定统一管理财务信息数据的基础。二是兼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特殊化,企业能够构建局域网管理系统,以协调跟业主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有关的工作岗制定清晰、明确的权责管理机制,确保企业有效、快速地传输有关工作信息和财会信息,从而体现企业决策管理中财务信息的价值。三是应用管理驾驶舱综合把控企业的经营管理动态。例如对基于ERP高层决策支持的管理驾驶舱系统而言,其结合信息可视化技术引导管理人员管理企业实时性运营动态。为了实现财务转型升级的要求,管理驾驶舱不但应呈现重点的业务与财务指标,而且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源与外部信息源的整合,以使信息源中涵盖的各种视角的信息数据得以丰富,根据各个层次管理人员重视的核心问题,以问题导向的原则对管理指标的架构进行设计,明确庞大、繁杂信息指标暗含的管理价值,实时对发展方向做出预测,以准确支持企业的决策,使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为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标志。
一是需强化领导,坚持共同管控、一起推进的原则,领导组织归集信息的业务。对一系列模块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秀做法进行吸收,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的积极维护与更新,奠定业财良好融合的基础。二是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坚持群策群力的原则,主动对问题予以暴露。以点促面,分布执行此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方案,以使部门工作者提高自信,引导企业步入实质性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时期。三是兼顾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一系列业务种类、模块业务量的不同之处,功能模块的设计应深入完善和细化财务管理者的工作标准,且结合增设的软件实现硬件维护与更新的需要,真正使财务内控体系与管理信息化系统相符合,有效地对企业一系列部门的工作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体现工作岗的价值。
一是尽量细化预算。确保具备业务信息与财务指标的双重预算,不但细化至部门,而且应细化至明细费用与实际产品。二是企业分配预算资源应统一管理层的绩效目标,实现绩效与配置资源的联系,注重在此环节体现业务领导的有效价值。三是执行预算应创建动态性、多视角的控制机制,根据预算控制方式逐步引导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实现。
一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管理、营销、服务等流程的电子记录,分析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对策,减小可控的成本支出,减少浪费资源的现象,在完善工作环节发展瓶颈时尽可能地体现物、财、人的优势作用。二是结合大数据技术对业主画像予以剖析,探析业主的具体服务需求,以使服务精准水平提升。三是有效统一信息化手段与内外部的业务处理,确保互补功能、交流信息、联系数据,提升工作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处理水平。切实实施“放管服改革”,即通过简化流程使“少实际行动、多信息交流”的目标实现,真正实现企业的精益管理。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企业所有员工应高度关注,增强意识,进一步把握财务管理信息的实质含义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企业管理人员需体现良好的带头示范性,制定有效的制度标准,实现各种细节与流程的优化,体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财务人员也要逐渐转变成企业的战略参谋以及专业的业务伙伴,财务人员的职能要不断拓宽,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要不断加强,真正能够对业务进行服务,融入业务中去,伴随着自身财务专业的所长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反映、引导、保障以及评价。
因为受到技术进步的制约,企业的单独系统难以适应实际需求,所以通常一起应用多个系统或并用主次系统。一系列系统间是独立的,缺少一致的指标,因此企业需设置标准的系统间信息,从而使系统信息的编码一致,以便应用与沟通系统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精确性的提升,以使误差率减小、传输及时性提升,进而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应定期培训员工的信息化素养,且根据企业本身的发展现状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培养,培养人才应具备系统化、长期性的特点,只有重视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才能推动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应着重培养人才的下面三种能力:一是跨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懂业务的会计才是高价值人才,作为一个复合型会计人才除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掌握与公司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比如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为了精确核算公司产品成本就必须了解、掌握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是扎实的信息化软件工具的运用能力。前已述及,业财融合通常是建立在统一的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之上的,比如很多大型企业使用的ERP系统。这势必要求公司的会计人员具备大型数据库软件的运用能力,甚至是相关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这样在设计软件自动结转凭证的设定时,会计人员才有发言的主动权。三是较强的协调组织与沟通交流能力。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要求会计人员能更多地走出去,实现业财融合,实现从事后核算到事前、事中监督、管理的转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必须具有主动交流、有效沟通的职业素养。
一是应立足于企业一系列部门数据指标的统一,确保业财信息的融合,让财务信息可以体现企业经营、服务、管理的情况,从而使财务信息的反馈作用实现。二是实现重要财务指标的梳理和信息呈现界面的优化。企业应结合业务需求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且对有利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做出梳理,以图形和报表等各种形式呈现处理之后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与有效性水平。三是构建定期清理体系。基于决策需求的改变与理念的创新,需求的财务分析结论与信息指标常常持续发生改变,这就要求企业建构高效运行的淘汰或清理机制,定期清理无价值的财务信息,优化不利于支持决策的信息,持续筛选有利于决策的信息,以使服务于财务决策的支持功能不断升级。
一是注重建设软硬件。结合检测网络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控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结合单机与物理的备份手段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以防范信息丢失和数据损毁的风险。二是注重内控管理,实现财务信息工作者防范风险观念的强化。企业应着重提高财务信息工作者的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牵制制度、隔离内外网、限制访问、防范病毒等方面的培训。
总之,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已逐步跟以往的账务处理方式相脱离,向着决策支持的趋势演进。即使当前的财务管理转变还没有真正到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变也会不断地优化升级。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挑战、困难和机遇,依旧需要积极探索、敢于不断改进和完善,持续完善信息化要求的技能和素养、建构系统、强化内控、完善机制等,并且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从而不断推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