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散文阅读命题的理性与清明

2022-07-16 11:49余米曲陈家尧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樟树下课标命题

余米曲 陈家尧

一线教师命题,特别是散文阅读命题,往往效仿省市中考试题的“形”,而鲜少探究背后的“理”。究其因,一是不屑,认为考点一望而知,无需对“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析;一是无法,报刊名家多谈测评理念,并用各地数题为证,非教师需求所至、认知能至,自然难握其“理”。以上,直接导致了命题的淤堵,间接导致了教学的蒙昧。基于此,笔者研读了重庆市2021年中考散文阅读《樟树下 外婆家》的命题,尝试用洋葱式地剥开,带来关于散文命题、教学贴地的启悟。

一、文本选择:坚持立德树人,彰显课程价值

《樟树下 外婆家》摘编自《民族文学》(2020.08)同名散文,原文共7000多字,由四个小节组成;试卷主要取第一、二小节改编,共1300多字。文章由樟树串联,讲述发生在江西瑞金郊区“樟树下”村的三个事件,文质精美,体现时势。

(一)文质精美

1.文采绚丽。文章第①自然段“一群老樟树,时常绵密地铺进梦境里。顺着它们挥舞的长臂,童年,外婆,乡愁,时间的经纬,无数次重新映现在一座名叫樟树下的村庄”,“一群老樟树”无缝承接文题,又浩荡破题,用古朴连绵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典雅简婧的画面,把读者带进古老的村落。你以为这是在写实,忽然发现自己错了,“梦境”“映现”是写虚,予出其不意之感。“铺进梦境”“绵密地铺进”是新颖的用词,具陌生化新奇之效。“童年,外婆,乡愁”两字一顿,与“时间的经纬”构成长短句,错落而高雅。整句比喻与拟人互通,现实与回忆叠现,营造一个浓郁深邃的意境,富有感染力。又如第⑩自然段“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作者信手拈来鸟叶物什,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苦心孤诣。意象典型,色彩艳丽,馨香四溢,视听嗅各自独立又相互融汇,其恬静幸福如在目前,又在心间。整文笔酣墨饱,炳炳烺烺。

2.意蕴深湛。文章写了改革开放前、红军时代、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代;事件分别为在饭里埋荷包蛋、七子参军、脱贫攻坚下人民的好日子;对应的人文主题是感受和理解亲情、传承革命精神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感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力与感恩幸福生活。文章既有对外婆的追忆,又有对英雄的缅怀;既有对苦日子的回眸,又有对新时代的展望;既包涵革命文化,又含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考生通过与文字亲密接触,不仅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悟到革命先辈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还能于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1]。

(二)体现时势

1.贴近现实生活。现代孩子大多被忙碌,被圈养,很少与自然亲近,文中的“儿时”“土房子、泥巴路、猪栏牛舍”,会逗引孩子玩乐的天性,放飞自由的“野”心,有效激起考生答题的兴趣;现代学子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他们多与“隔辈亲”,“儿时去外婆家玩”的情节能打造浓浓的“代入感”,激发考生的共情力。

2.凸显重大主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举国上下都在庆贺祝颂。本文积极回应去年的这个重大主题,“七子参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脱贫攻坚”体现了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成就。文本能让考生在考查中把握时代主旋律,领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

(三)适度删改

事实上,能恰切成为命题文本的语料少之又少。除文质精美、体现时势的基本要求外,还得考虑文本有没有命过题、字数是否在1300左右、设题与答题点可否明晰等问题。命题时得根据需要优化、调整,甚至再创,以确保文本文脉顺畅、文气贯通、语言清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放在课程理念的首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指出,高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樟树下 外婆家》通过优选文本引导考生关注时势,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赓续奋斗精神,彰显了语文课程理念和语文学科“载道、传情、植德”的评价育人功能。

二、考点确立:依据课程标准,强化教材功能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规定“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课标和课标承载者(教材),便成为考点的来源地。

(一)紧扣课标

1.考点源路追溯。“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3],课标关于阅读评价的总建议为本篇散文命题指明了方向;“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4]此精读评价为命题指明了路径与落点,《樟树下 外婆家》是一篇散文,散文的核心在于獨特的言语形式和独到的审美体验,本文指情感审美,因此,考查路径应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考查落点是语言和情感;“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5]此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更是具化、细化了考查路径,指明了考点。综上,《樟树下 外婆家》设置了“概述故事情节、理解词语意思、把握段落作用、探究情感意蕴、处理转换信息”第13~17五个题目。

2.凸显“运用”观念。第16题“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文品析这样表达的妙处”直接在题目中出示“拟物”的概念,而并没有让考生去判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乃是因为课标“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6]的阅读考查观念。

(二)关联教材

第15题考查独句成段。笔者针对教材中的“独句成段”进行了梳理,用表格呈现如下:

可见“独句成段”在教材中的运用非常普遍。有的是课文范例,有的是阅读提示的知识点。它们具有收束上文、引出下文、标示层次等结构上的作用;有转换时空、强调情感、提示重点等内容上的作用。可谓笔小乾坤大,字短日月长,值得细细品咂。

第16题考查拟物的修辞。“拟物”出现在人教社统编版教材七上第9页的知识卡片里,其间有明确“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散文阅读的考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依据课标、关联教材产生。检验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判断教与学的真实效果,最关键、最精准的路径是使课程内容、教学实践与评价的内容和范围高度匹配,即研读课标、关联教材命设考点。

三、思维测评:强调整合系统,呈现素养过程

“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2019年11月)中如是规定,作为散文阅读试题更应担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重任。

(一)整题的结构呈系统,而非零乱散打

1.整—分—整,按阅读规律排列。这五个题目分别是着眼于整文、词语、段落、句子修辞、文本迁移,按照整体、局部又回归整体的顺序,遵循“把握语篇的字面讯息——推论字里行间没有名言的隐含讯息——连贯篇章和建立语篇结构——把所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照与结合,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7]的阅读规律布设题目,全面、综合地考查考生关于散文文体的知识,以便更真实、客观地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

2.由易到难,发展学科认知。第16题品析拟物的妙处,难度较大。此句有回看过去的感念、怀想,展望未来的期许、决心,平视当下的丰腴、从容;有人树共生的映射,物我相融的微妙,天人合一的境界;有照应开头,收束全篇的结构作用,点明题旨、升华情感的内容功能。要深度赏析,确实不容易,但经过第13~15题“语言层——意念层——观点层”的铺蓄,考生基本能理解和感受到。

打个通俗的比方,五个题目组成了一个微型阅读系统,如同一架楼梯,梯板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相互包含,又彼此叠加;既各有所要,又综合完整。

(二)设题的根本在思维,而非知识考查

1.主要考查的是思维。“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8]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又以“思维发展与提升”最为核心,因此,试题命设的根茎在于思维能力的考查。《樟树下 外婆家》的五个题目分别考查学生“理解概括、理解分析、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的思维能力。

这样说,似乎都明白,但又不能深入内心。笔者用第13、14(2)题来例证。第13题“概括事件”,第14(2)题“理解‘几代人的记忆’”,答题都指向文中的事件。为什么这样命题呢?因为“概括事件”着眼于文本的表层信息,是对文章整体或主要内容的把握,致力于研究阅读能力测试的章熊老师将之定义为复述性理解;“理解‘几代人的记忆’”则要求观照全文,对重要局部或细节寓意作出解释,譬如记忆是什么意思,几代指哪几代,答题落点在“几代”还是“记忆”上,需要分析、综合,概括提炼事件,对散文美学有一定感受与理解,它有一个从文章内容到读者认识的较为复杂的转化过程,章熊老师称之为解释性理解。虽同为理解,但因为有了“复述性”“解释性”的前缀,思维能力便出现层级之差,命题考查的就是这个思维能力。

2.呈现思维考查过程。既然第13、14(2)题有雷同之嫌,那为何不避嫌呢?为何不另设一题呢?其实阅读的核心在理解,理解又分复述性、解释性、评价性和创意性四个层级。如此设题,恰是指向思维的层次性,促使考生展现理解的过程,让理解可视化,便于更真实、客观地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

(三)测试的形式要创新,而非固化刻板

情境任务设置是题目的主要构成元素,对测试效度有着重要影响。设置合理而真实的任务情境,将知识、技能纳入任务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如第17题拟写导游词,就充分考虑城乡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创设考生相对熟悉又与作品相切合的试题情境,有效激发考生答题的兴趣,激活考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完成考生从做题到做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命题形式要开放化、多样化,设置具有时代性、主观性、探究性的题目,注重文体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这样考评,才能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1][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2,49.

[3][4][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20,20,19.

[7]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联挂帮’机制的区域教研深度转型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7059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樟树下课标命题
村中的老樟树
有幸遇见你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