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良 黄梅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健全国家教材制度。……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1]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材编写建议”中,高举“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旗帜,贯彻“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健全人格”[3]精神。课堂上如何践行国家教材制度,最大化、最优化地落实课标精神,彰显育人价值,是广大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人教版统编课文《中国石拱桥》不同时期选编改动为例,意在说明教材编写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意义价值。
《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自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以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改动;比照版本,梳理呈现如下。
一、语言文字规范下的名字改动
不同时期版本作者署名,从“茅以升”到“茅以昇”再到“茅以昇”。教材版本梳理如下:
1.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4],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以下简称93年版)。
2.2009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5],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以下简称09年版)
3.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6],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以下简称17年8月版)
4.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7],第五单元第18课《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5.2021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8],第五单元第18课《中国石拱桥》,茅以昇。(以下简称21年8月现行版)
作者的名字为何出现如此的变化呢?统编教材编写者之一朱于国先生在给笔者的回信中说,“昇,过去被处理为‘升’的异体字,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废止使用;但在2013年国家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又将‘昇’字恢复为规范汉字,用于姓氏人名。教材依据最新的规范,恢复了‘毕昇’的写法。”
朱于国先生的观点在我们随后的资料检索中得到验证。茅以升的名字之前一直写作“茅以昇”。1955年12月国家颁布实施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把“升”作为规范字形,“昇”作为“升”的异体字予以淘汰。茅以升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把名字“昇”改为“升”。同时代教科书中古人名字也都做了相应的修改,如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改成了“毕升”,清代戏剧家“洪昇”改成“洪升”。2013年国家颁布《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又将“昇”等45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于是,“毕升”“洪升”又被改了回来,统一写作“昇”。
笔者以为,“昇”改为“升”,再改为“昇”,既表明作者支持国家推行简化汉字政策的鲜明态度,又体现国家尊重历史,顺应时代发展,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化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统一标准下的数字改动
不同时期的版本,《中国石拱桥》文本中的数字有不同的变化。梳理如下:
1.《中国石拱桥》第四自然段:
09年版,“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
93年版,“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21年8月版,“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2.《中国石拱桥》第九自然段:
09年版,“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
17年8月版,“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
21年8月版,“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
对于数字的变动,笔者揣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受记载修建年限文献的限制,茅以昇老先生写作此文时能查找到的文献资料有限,记载可能有误;二是对数字用法的不统一。同样,朱于国先生信中说,“按照过去的数字规范标准,表示约数,要用阿拉伯数字;后来修订的数字规范标准,廢止了这一用法,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以用汉字,为保持上下文统一,这里改为阿拉伯数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印证了朱于国先生的观点。对于“修建于800年前”还是“修建于700多年前”的问题?朱于国先生的回答是,“这个应该是原文有误,经资料核实后编者修改的。”
三、准确表达下的字词改动
《中国石拱桥》有多处字词改动,请看以下示例中加粗字词。
1.《中国石拱桥》第一自然段:
93年版,“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21年8月版,“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对于“古代神话说”改为“古代神话里说”,笔者认为“古代神话里说”比“古代神话说”这句话准确;理由是“古代神话里说”,是说明古代有很多神话,但其中有一则是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而“古代神话说”这句话范围太宽泛,好像所有古代神话都记录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这种说法容易产生歧义,不符合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对于把“等”后加上一句“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长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拱桥的形状特点,“卧波”一词界定了石拱桥横跨在河水之上这一范围,而不是立交桥。本课中重点介绍的是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横跨在河水上的石拱桥,所以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更生动、具体,更富有想象力,更具美感,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2.《中国石拱桥》第三自然段:
93年版,“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1年8月版,“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很明显,93年版,说卢沟桥位于北京附近,范围太大了,语言模糊不清;现行版本,说“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限定范围,目标锁定,指向更明确。
3.《中国石拱桥》第六自然段:
93年版,“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09年版,“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
21年8月版,“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笔者做了以下比较分析。
一是“路面”“桥面”之比:现行版中“桥面”比“路面”更严谨、准确,因为这段文字里,桥是说明对象,进行比较的时候,桥面是参照物,范围明确,所以用“桥面”是恰当的;如果用“路面”的话,容易产生歧义,而且和前面半句话的语义也不连贯。
二是“由于……(因此)/所以……”分析:“由于……因此/所以……”是表陈述性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只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侧重于原因,因此人们倾向于省略“因此/所以”。现行版重在强调结果,修改后加上“所以”,突出了联拱桥的特点。
三是“从没出过事”“却极少出事”与“极少出事”比较:
93年版,“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情况,表述不准确。因为年代久远,风霜雨雪的侵蚀,自然灾害,人们行走,车辆通行等都会对卢沟桥原貌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09年版,“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说法留有余地,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不过,“但是”和“却”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有些重复,应该删去一个。
21年8月版,“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去掉一个“却”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文的语言更简洁、准确,也更加规范。
四是增加“有的像注视行人”的效果:
21年8月版比09年版多了这句“有的像注视行人”,增加这一句摹状貌的话,使得卢沟桥上石狮子形态更丰富,立体感更强烈,显示出卢沟桥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了卢沟桥的形式美。
4.《中国石拱桥》第十自然段:
09年版,“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型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
93年版,“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类型的公路桥与铁路桥”。
21年8月版,“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
笔者以为,从“类型”到“型式”再到“形式”的变迁,是文本语言优化和选择的综合体现。《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类型”解释为“由各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所形成的种类”,“形式”解释为“事物的结构、形状等”;前者强调“事物种类”,范围较窄,后者强调“结构、形状”,范围宽泛。而“在线汉语字典”把“型式”解释为“形式”,“百度”则认为,其“主要用在专业领域,表示与某物质的型号有关联的东西”,适用范围同样较窄。从文本意义上来看,作者意在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现状,路桥建设种类的丰富,当然使用“形式”更为准确。
同一篇课文,字词前后为何会出现如此的改动?这些改动是遵照原文还是编辑添加?对于笔者的质疑,朱于国先生的回信中说,“(文章)后边的一些字词改动,有的是恢复原文,有的是编者认为原句不准确做的修改。”由此看来,改动是为了恢复原文,也是为了准确表达,更是落实了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的目标[9]。
四、立德树人下的概念改动
《中国石拱桥》第八自然段:
93年版,“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09年版,“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21年8月现行版,“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笔者以为,“侵略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全面抗战”,改动概念的意义在于正视历史,与时俱进,蕴含立德树人的价值观教育。从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了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修改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而是充实和丰富历史,尊重和贯通历史,打通教材与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体现国家意志;而语文“双线组合”编排,正是保持与三科教材统编的步调一致。而且这样改后的句子,“中国人民”很明确的说明了是我们中国人民在抗战,不分党派民族,主语更明显,属性更具體,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决心;“全面”一词体现了中国人民全民皆兵,众志成城的精神;语言有寄托,修改有深意,从赞扬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上升到增加民族自豪感、增添民族自信心的高度,落实了教材编写“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10]目的,彰显统编语文教材特色。
在谈及《中国石拱桥》创作背景时作者茅以昇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11]由此可见,献身祖国科学事业,歌颂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是作者创作的原点所在。
综上所述,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都会涌现出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所以《中国石拱桥》不同版本的改动,不是对以前的否定,而是“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与时代发展的语言环境相适应。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篇课文的变化反映统编教材的价值追求。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上,作为教师,热爱教材、紧扣教材、用好教材,才能够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使命。
注释:
[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
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7][8]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张厚感等编.课文分析集(第一册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