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荣斌 杨帆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现今的语文教学,大致经历了重视知识教学、重视应试教学、重视人文教学、重视文本细读教学、重视语用教学等几个阶段。回顾这些发展历程,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思考、辨析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是否正确以及未来教学之路应该怎么走。
一、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
(一)重视知识教学(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国语”、中学“国文”开始被合称为“语文”。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后来五十年代后期又发生“大跃进”等运动,这些都使语文教学受到严重异化。针对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低下的现实,1962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在《江苏教育》发表题为《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础训练》(简称“加强双基”)的讲话,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语修逻即语法、修辞、逻辑),后来上海语文届把“文学”(即文学常识)也纳入其中,于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简称“八字宪法”)成为基础知识教学的固定内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比如重视重点字词的读音、组词、造句,重视重点句子或语段的填空、标点、语病修改;重视句子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的分析;重视文言文的句读、翻译和背诵;重视段落大意的概括、主题思想的提炼和写作特色的总结;重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记忆。等等。
比如1977年恢復高考,当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便考查了“给一句话注音”、词类、短语类型以及分析句子成分,分析多重复句,解释“拟人”修辞并举例,默写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中心思想,给《陈涉世家》和《游褒禅山记》中的两个语段加标点并翻译,等等。重视知识教学虽然也普遍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但是课堂严肃、呆板,缺少灵动、生气。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语文教学还认识不到,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除了记忆知识之外,更要学会运用知识;要给学生培养能力,涵养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二)重视应试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
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对高考的越来越重视,有人提出高考试题命制个人主观程度较高,在题目深浅、考点分布、题量、答案、评分等各个方面随意性较大,有失科学公平,有必要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稳定、人人都可接受的考试命题、答案制定和阅卷评分系统。这个系统,当时引进国外的经验和名称,称之为“标准化考试”。所谓标准化考试,就是针对不同的被测试者,在试题编制、考试实施、答案制定、阅卷评分、分数解释等各个方面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实施严格的控制,以实现考试的独立性、专业性、公平性。1985年初,我国开始尝试进行标准化考试实验。198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出现了明显变化,一改以前填空、简答等主观作答较多的形式,开始出现较多选择题,后来全面推行“选择题+阅读理解+作文”的形式,其中选择题较多,且都是各类基础知识的繁复记忆;阅读理解等主观题则形成固定的命题思路和答题套路。随着标准化考试之风越来越盛,高考风向指导课堂教学,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焚琴煮鹤,把一篇篇课文进行技术性分析和肢解训练,教学内容试题化、试题答案标准化、课堂教学考试化。学生不重视文本阅读,注重题海训练,重视答题套路、应试技巧的归纳和掌握,于是教学快速向考试靠拢。语文教学失去了学生阅读,失去了品味思考,失去了体验感悟,只剩下做题解题和应试技巧,师生都变成了做题解题机器。这些引发了全国对语文教学的口诛笔伐和激烈抨击。1997年著名学者洪禹平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误尽苍生——也谈语文教育》,此文振聋发聩,引发全国各界对语文教学的猛烈挞伐,也直接引发了语文新一轮课程改革。
(三)重视人文教学(21世纪初至2006年左右)
2001年,国家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一直强调“工具性”的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目的是引导师生扭转做题解题的教学偏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人文性”的提法,比以往课程标准注重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更进一步,要求语文教学除了重视思想教育,还要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语文学科中的真善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注重人文性,需要打破课堂“教师中心”的“一言堂”格局,使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灌输者、训练者变为课堂的商讨者、组织者,因此人文性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倡导体验、领会、感悟。当时的课堂,语文老师喜欢抓住文本中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段落,着意进行“人文性的生发”;或者在文本解读之外,寻找跟文本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等进行延伸拓展教学,以便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倡导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本来并没有错,但是对人文性的过于重视和过度推崇,使得不少老师认为,课堂教学不涉及人文性,就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不联系人文性,就不是合格的语文课。在这种对人文性刻意为之、课堂显性张扬的情况下,语文课逐渐失去自己的学科边界,有的混同于“思想课”“政治课”“心理课”等等,失去了语文味。于是对语文教学的挞伐再次升起——“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成为普遍呼声。
(四)重视文本细读教学(2006年左右至2012年左右)
随着“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呼声四起,很多老师逐渐从“人文热”中回归理性,大家逐渐认识到: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是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课程,本质上应该是“语言课”;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本体,应该围绕语文教学“独当之任”开展教学;语文课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可以追求课堂的热闹,更要重视语言的品味、语感的培养和能力的习得;语文课固然需要学生主体,但是同样需要教师主导,二者同等重要;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没错,但是人文性教育不能刻意为之,更不能大张旗鼓,喧宾夺主,应该在文本解读的同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水到渠成。随着这些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趋同,重视文本语言分析的“文本细读”教学开始得到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文本细读”源于二十世纪流行于英美的文学批评流派“新批评”,主张文本阅读过程中无需思考、揣摩作者意图,而是将文本本身当作一个自给自足的客体,直接从文本本身进行细致阅读,字斟句酌,阐释意义。“文本细读”理论在人文性盛行并受到责难之际,让语文老师眼前一亮,很快引起语文届的重视。大家认为语文教学同文学批评一样,也应该立足并紧扣文本语言;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在细细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重视对文本语言的内涵、意蕴、情感的领会和感悟,重视语文语感的培养和积累。黄厚江老师就明确指出: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解读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这是语文课的五件大事。[1]一时,文本细读教学得到全国普遍认同。
(五)重视语用教学(2012年左右至今)
文本细读教学推行几年之后,在一味侧重于文本语言品味、咀嚼、欣赏的过程中,有的有识之士又开始反思:这,是不是就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价值?学生学习语文最应该获得的能力是不是伴随着细读的品味、咀嚼、鉴赏、审美能力?应该不是。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运用。对语言理解、分析、欣赏无论怎么透彻,如果不会运用或者不擅长运用,这种学习都是失败的。就像英语学习,我们背上很多单词和语段,能熟练分析各种语法,但是如果不能交流和运用,那么学习注定没有价值,这就是我们一直批评的“哑巴英语”。语文学习也同样如此。于是,一场新的语文教学变革开始酝酿。2011年底,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开宗明义就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这本薄薄的小册中,“语言文字运用”即“语用”被提了48次之多。于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语用型教学”破土而出。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率先突出“语言文字运用”之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却迟迟没有面世。这是因为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教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第一次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小学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为了贯彻习近平總书记的指示精神,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要将“立德树人”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融入到最新的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于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开始思考、研讨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终于面世。高中版课标延续了初中版课标的核心精神,也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放在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在语文“课程性质”中同样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到底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专家组提出来两个新的课堂教学路径——开展“整本书阅读”和“学习任务群”教学。
整本书阅读较好理解,这里不再赘言。“学习任务群”是这次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最大热点,也是我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的重大创新。
语文学习任务群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最初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的应该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依据”部分有如下表述: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2]
可见,任务群教学需要改变以往单篇文本一篇一篇按部就班讲解的模式,对整个单元文本或者结合其他文本进行重新整合,然后针对新的教学内容设计情境,在情境中完成一系列任务型、项目化、实践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锻炼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任务群教学设计初衷当然是好的,因为它试图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从传统知识文本到现代语言实践的转变,落实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角色理念的转变,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无疑是语文教学改革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追求“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式的项目化学习,这些脱离了老师长期熟悉的单篇教学习惯,脱离了老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使得新课改理念无法普遍落地生根。为此,很多学校正在进行任务群教学变通式的校本化尝试,比如针对教材文本的实际情况,有的开展单篇文本任务群教学;有的以文本解读为主穿插进行任务教学,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
二、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在曲折中前行,不断深化着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认识。然而不管对于哪一阶段教学改革而言,文本解读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作,都无法回避和绕过。离开了对文本丰沛、深刻、全面的解读,其他所有的“改革”包括“任务”“活动”“探究”等,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高中语文课本,一般篇目都较长,大多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有的文本如《祝福》《雷雨》等一两个课时都难以穷尽其妙,如果没有对教材文本的细致解读,何来解读基础上各项任务的完成?因此,大单元任务群教学现在不被老师们普遍接受、难以推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务群教学的初衷、理念并没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教材文本的不同特点,尽可能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对于内容、特色、风格等都相近的实用类、论述类等文本,由于不需要细读品味,则可以直接采用大单元任务群进行整合教学。比如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共有六篇文章,其中前三篇《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都是人物通讯;都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都扣住典型事件,利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此时,这三篇便没必要单独教学,而是适合组合起来,利用“大单元任务群”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那些意蕴丰富、需要精读品析的文本,则应该变通一下,仍然采用单篇文本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可以压缩讲析时间,用于穿插进行“项目任务”训练。这就既读透了文本,同时也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很多老师都在尝试的“单篇文本任务群教学”。
(二)语言品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
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凭借就是品味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体会感情,感悟思想,理解主旨,实现对文本深入、有效的解读。离开了语言品味,语文学习就会失去“语文味”。语言品味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首先,没有了语言品味,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支撑,在长期的语言品味、反复诵读中逐渐形成。有了语感,就能很快披文入情,发现文本语言之美,与文本共鸣共振;没有了语感,文本学习就会兴味索然,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其次,语言品味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语言的条分缕析、细嚼慢咽,才能读出语言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读出朴实文字背后的丰富意蕴。再次,语言品味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古人历来重视“涵泳工夫兴味长”,古代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就是细品语言。因此,要通过细品语言,使学生喜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即使是在强调任务群教学的今天,语言品味仍然忽视不得,没有深入细致的语言品味,就不会有独到高效的文本解读,那么所谓的任务完成也就变成了凌空蹈虚。因此,任务群教学中的任务设计要多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之处,体会品味文本的语言之美和语意之丰。
(三)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
从1904年语文学科单独设科以后,语文教学中就开始逐步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1929年8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把“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明确列入了中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1949年叶圣陶先生将小学“国语”、中学“国文”合称为“语文”,随后新中国教育部制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初稿)》,厘定了语文教育的三大任务:使学生能独立、顺利地阅读通俗报刊和科学书籍;能正确地用白话文表达思想感情;能正确、迅速地书写。要求语文教学要按听话、说话、阅读、写作施行,至此“听说读写”作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核心组成正式进入国家课程标准。1956年,颁布了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其中在《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中指出:“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是初级中学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第一次明确出现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之中,并被以后历次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沿用。
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的摸索中,“语用能力培养”并未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只是到了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后,语文教学的“语用观”才真正得到应有彰显和重视。当下,推行任务群教学,就是为了改变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应该将文本解读、语言品味和语用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在语言品味中训练语用能力,在语用能力训练中加深对文本语言和情感意蕴的理解。比如语言品味之后,布置学生写出赏析性文字;或者用指定的修辞、句式写出语言品味之后的自我理解或感悟。等等。这样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创新,才能有利于新课标理念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J],语文建设,2013(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