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旧小区的绿化设计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2-07-15 04:42张悦王润泽黄志红
湖南包装 2022年3期
关键词:绿地绿化植物

张悦 王润泽 黄志红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老旧居住小区普遍存在基础绿化环境杂乱甚至缺失、居住区公共空间匮乏、私搭乱建现象居多、交通困难、废物排放难、小区绿化景观单一、趣味性、互动性差等问题,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难题。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重点做好核心区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直至2025年,力图将整个北京市21世纪之前建好的、待修缮的1.6亿m2的旧城住宅区改造目标完成,积极做好6 000万m2中央单位在京老旧居住小区改造任务,所以应该尽可能发现老旧小区改造的可能性和修补的珍贵意义[1]。居住区绿化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使人们能够自发性地走进居住区公共空间内进行活动。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下,通过对北京老旧小区绿化环境进行修复改造与提升的研究,力求为北方的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带来新的思路,改善老旧小区整体居住环境,有效地缩小新旧居住区绿化环境之间的差距,创造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城市老旧社区作为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要素之一,如何将城市的现状与地域具体的情况结合起来,在北方旧城居住区的改造中,体现城市生态化的设计方式和概念,通过绿化提升、绿地面积增多、增加立体绿化等手段来改善老旧小区的绿化环境与公共服务空间,让人们生活的地方不仅只有新开发的居住区具有生态性,是研究关注的重要议题。老旧居住区也可以展示它们的绿色理念。

1 城市老旧住宅区的绿化现状

老旧住宅区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和时段性的概念。老旧住宅区主要是指随着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其功能性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居住区。它是起初的功能特性受到现代综合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陈旧”过程的区域[2],是旧住宅单体与其居住环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空间、社会经济形态和使用年限上的整体功能状态的集合。其附属的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植物长势过高、影响居民视野、植物配置不合理、种植形式单一的情况,造成绿化景观呆板、色彩单调、季相变化不明显等问题。

1.1 绿地规划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

居住小区绿地对老旧小区起到功能分区、规划统筹等作用,也为居住区内所有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绿地,是户外活动用地。而目前老旧型居住小区普遍存在绿地划分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等问题,使居住区绿化缺乏整体性,并未起到对居民活动区域的功能划分作用。由于老旧小区缺乏物业管理,居民经常占用绿地资源,圈地私用,破坏了原有的规划和生态群落。

1.2 植被单一,缺乏美感

通过对北京市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调研(表1),发现老旧小区的种植形式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等问题。根据调研统计结果,小区内主要地被植物种类3种,藤本植物种类2种,常见灌木种类8种,常绿乔木种类3种,落叶乔木种类11种。根据北京市城市更新政策中提出的加强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功能的要求,应该注重城市中的植物多样性与美观性。

表1 北京市老旧小区绿化现状调研表

从植物类型来分析,旧居住区绿化植物大多属于落叶植物类型,缺少常绿和带色叶状树种植物,季相变化也不多。根据分析发现老旧小区在绿植类型的选配中植物种类太少,缺乏多样化;绿化设计缺乏多样性,几乎都是一个模式。虽然适应北方气候的植被种类有限,但可以选用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城市老旧小区进行种植。

1.3 居住区绿地面积不足

居住区绿化环境通过对居住环境的美化,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向往,缓解人们对城市的焦虑,使人们能够自发性地走进公共绿地空间内进行活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佩里(Clarence A.Perry)从改善居住绿地环境的角度探索居住区规划,分别提出“光明城市”(1922年)和“邻里单位”(1927年)理论,主张控制居住区内部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邻里内部设置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生活服务设施,邻里间布置大片绿地[3]。在居住区绿地改造设计中应该结合当前城市新旧社区环境发展不均衡现状对居住区绿地设计进行统筹设计,化零为整。吴良镛先生曾说:“人居环境科学针对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尝试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4]他提出设计应当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通过对绿化环境的美化设计,吸引居民自动走进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185-2002,绿化系统可以分成3个类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其中包含5个大类、13个中类和11个小类。5个大类细分为:公园绿地(public park)、防护绿地(green defend)、生产绿地(nursery)、附属绿地(attached green space)、其他绿地(other green space)[5]。居住区绿地属于5大类中附属绿地中的一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公共空间,是整座城市基础景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改善居民生存环境的重点区域,同时也以此为标准来评测旧城区的环境质量[6]。从总体状况看,居住区绿地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30%~60%。通过对北京当地部分老旧小区的绿化环境进行调研发现,其居住区绿化面积并未达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要求。

2 老旧小区绿化提升特点

老旧型居住小区绿化提升设计是指为造就适宜的人居环境,在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一种布局合理、健康、绿色的居住氛围。“老旧小区绿化环境改造与更新”是指在原有建筑保留的前提下,通过对居住功能、绿化配套设施、绿化率以及绿化植物进行更新与补充,使老旧小区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7]。旧居住区绿化提升不仅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地率的问题,同样也是对老旧居住区的妥善保留、继续与城市和社会发生联系的一种方式。

2.1 平面绿化提升

老旧居住区环境的品质提升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老旧居住区改造设计中,应将环境优化与功能提升相结合,特别是对绿地布局的重新规划与空间的重构。当前老旧小区年久失修,路面不平、停车困难、绿化破损、违章建筑多、设施设备不齐等问题凸显,对小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了不良效果。居住区公共绿地是主要提供居住区内所有居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绿地,老旧小区的居住区绿化环境由于功能分区不明确,导致公共绿地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

白云社区是上海街道办的老旧社区,在改造中以白云的元素将晾衣杆、座椅与绿化进行地面上的景观再造,创造一个小而美的户外空间,在道路规划和绿化布局方面进行了再设计,对功能与环境同时进行提升,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使老区焕发新生(图1)。

图1 上海白云社区平面绿化提升

2.2 植物配置提升

植物配置是把所需要的各种植物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能够让人赏心悦目的植物群落[8]。可以从植物相互之间的主次搭配、疏朗有序的排列、四季景色季相的变化等方面入手,挖掘老旧居住区内未合理利用的场地,通过对种植和地形的优化,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同时,对植物的污染性因素考虑到位,使植物配置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提升后绿化面积增加,不仅对老旧小区的透水排污功能起到增益作用,而且有利于社区景观生态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包头市九原区老旧小区绿化提档升级改造完成后,运用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其绿地层次丰富,展现环境舒适宜人的新面貌,达成改善民生、优质绿化景观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的品级和档次(图2)。

图2 包头市九原区老旧小区植物配置提升

2.3 垂直绿化提升

垂直绿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平面空间绿化的局限,大大增加了绿化量,是一种有效的绿化空间再创造的途径。在老旧小区利用此方式,可以在不浪费有限土地的前提下提高绿化率。在绿化匮乏的老旧居住区中加入垂直绿化,不仅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还可增加城市空气湿度,使空气环境更宜居,也可以减少光污染。垂直绿化给人们带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园林景观发展新思路,为环境绿化开辟新道路,为我国城市绿化实现更大的价值。近年来,该技术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垂直绿化景观应用的优秀实例也非常多。

庐阳老城区垂直绿化建设项目对城区70余个点位的老旧小区及单位的屋顶、围墙围栏和市政道路护栏处进行墙体绿化、地形栽植和模块墙、垂挂花箱、小品建设等,整体设计新颖、布局丰富。通过添加垂直绿化的提升再设计,扩大了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噪音和过滤空气,并调节了人们的心理和视觉感受(图3)。

图3 庐州老城区垂直绿化

3 老旧小区绿化提升策略

3.1 平面空间“见缝插绿”

通过叠层设计将场地分解成5个部分,分别是灌木层、植被层、口袋公园、小区路网、小区原始肌理,如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小区场地的构成情况,有利于以节能高效的方式促进场所的生态循环(图4)。绿地的使用空间应与观赏空间同等重要,然而老旧小区在建设初期绿地规划面积小,功能单一,所以需要使用“口袋公园”的设计理念取代传统单一“为绿而绿”的种植方式,达到“见缝插绿”的效果。

图4 “见缝插绿”策略图

“口袋公园”概念在中国提出的时间不长,普及范围不广,在国内老旧小区中推广的程度更是有限,将此理念引入老旧居住区绿地提质工程中可以提升居住区绿化率,对整体环境生态功能起到增益作用,使功能性与审美性达到融合统一。除此以外,“口袋公园”的加入还能与老旧居住区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属性。“见缝插绿”的绿化策略手段使老旧小区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增添生物丰富的种类,小规模营造了生态群落栖息地,另外还可以增加雨水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它对于增加城市绿化率、满足各区域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需求更具优势和可实施性。在老旧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依托创新性思维引领,对居民的传统绿化设计理念进行更新,创新人居空间设计手法,使其可以满足人们对生存空间不断增长的需求,解决老旧小区绿化紧缺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9]。

3.2 优化老旧小区植物配置

在旧居住区绿化改造过程中,对绿化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从生态化、乡土化、功能化、审美性等众多方面进行研究,因地制宜地做设计。比较适配的设计应该为:通过绿化提升的方法,对形态树种、花期、叶状或结果树种、具备季节表征的树种、宿根树种及地被花卉、芬芳馥郁的植被等,针对不同适配性的植被类型进行合理的搭配,提升植物造景多样化、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色的生态性绿化居住区环境(表2)。

表2 北方城市适配植物分类表

老旧小区的居住人群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儿童,除了以观赏性的原则来配置植物以外,更多的也需要考虑安全性,在植被的选择上优选无毒、无絮且适宜本土气候的植物。飞絮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及皮肤过敏,而老年人和儿童是呼吸道疾病高发人群,因此在植物的选配上要注意避免。

3.3 增加垂直绿化,提高绿化率

目前城市密度越来越大,老旧小区绿地面积紧缺,在合理使用原始场地环境、既有植物、保留居民平时休闲活动所用的场所和环境的基础上,运用垂直绿化技术,使用攀附性植被对外立面或支柱进行绿化提升,实现生态绿色效果。另外可增加复合型空间利用,将景观小品与绿化相结合,提高老旧小区绿化率,从而达到人均占有绿地面积的要求。

通过将垂直绿化融入景观小品增加户外活动空间,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通过空间限定手法添加垂直绿化元素增加空间私密氛围(图5)。半私密遮蔽空间给人非互动性,满足了人的尊重需求和安全需求,同时植被的添加还优化了吸附空气中污染物的功能,起到排污纳垢作用。

图5 垂直绿化策略图

4 结语

城市中的老旧居住区在整座城市的发展进程、环境改造中一直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更新中有着重大意义的改造对象。城市老旧居住区的绿化提升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人居空间质量需求的追求,是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的要求[10]。这不仅对于修补城市生态缺失和绿化匮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居民日常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绿地绿化植物
朱屺瞻《绿化都市》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走进绿地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