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江南古镇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

2022-07-15 04:42翟月恒周韧
湖南包装 2022年3期
关键词:古镇村民传统

翟月恒 周韧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上海 200234)

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在于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1]。“目前最严重的乡村问题都是文化问题”[2]。《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首次提出振兴乡村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能有效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水墨小城,烟雨长廊”,江南古镇以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背景下,江南古镇的具体形态、社会结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革,城市现代商业文化的巨大冲击导致古镇传统文化保护遇到了新挑战。鉴于此,本文以江南古镇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个案,运用乡村振兴战略分析该类型古镇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间的得失。具体则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党政、社会和市场三方主体力量出发,对其传承与保护方法进行溯源。最后剖析朱家角古镇文化传承保护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江南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古镇文化研究现状与朱家角古镇案例介绍

1.1 古镇文化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关于“古镇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生产、景观特征、发展策略等方面,这类研究均与古镇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相关。已有文献多从宏观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古镇传统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方法和途径。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内容则着眼于振兴对象、振兴政策、振兴困境、振兴措施等角度。如吕宾认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农民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乡村文化日益衰落、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行政化乡村文化的多重治理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乡村文化治理模式[3]。相关研究对本文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均忽视了社会运动在乡村振兴中的决定性作用,并通常认为外部文化会阻碍传统文化保护。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现实国情,重新分析古镇中村民作为社会力量的作用,补足该视角下的研究缺陷。

1.2 国际化大都市与江南水乡文化交织——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古镇地处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它既具有江南古镇共性,又保留独特个性。较之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这六大江南古镇,朱家角古镇具有绝佳的水路交通环境和地理位置,并于明朝年间开始孕育商业文化。据《朱家角镇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年间……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渐成大镇[4]。”因此,朱家角古镇是该领域研究的典型案例,也使本文具备一定创新性。

朱家角古镇水多、桥多、弄多,人文遗迹丰富,并且具有城市所带来的包容性和现代性,这是它在景观呈现和人文环境上与其他古镇的共同特征。目前朱家角古镇被列为上海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具体规划目标为建成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城镇、保持江南水乡风貌的生态城镇、迈向经济持续发展的旅游城镇、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宜居城镇、带动区域整合发展的中心城镇。因此,上海朱家角古镇作为传统性与商业化结合的江南古镇具有研究典型性。

另外,朱家角古镇有着鲜明的地域个性,它是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处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富庶之地,在资源调配上占据先机。同时,朱家角古镇地理位置适中,它既不同于市内的商业化古镇,饱受城市发展的“侵扰”,也不同于距离市区过远的“世外桃源”,兼具古朴与现代的特征。在“修旧如旧”的政策指导下,朱家角古镇基本完好,保存了原有的青砖黛瓦与人文风貌。时至今日,朱家角古镇景区内部仍有村民居住,这在其他地区的古镇中相对少见。坊间还流传朱家角有“三多”:名人多,建筑多,河埠、缆石多,这些均昭示着朱家角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2020年底,朱家角古镇旅游景区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景区的综合品质和文化传承在政策指导下不乏亮点。

2 乡村振兴视域下朱家角的文化冲突与交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政府开始对朱家角进行旅游产业化改造。现代商业显然与古镇村民自发形成的小商品经济不同。商业资本介入的首要目的是实现盈利,因而在商业利益导向下不可避免地使古镇传统文化出现过度商品化与庸俗化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古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由于城镇化发展影响,朱家角古镇村民在衣、食、住、行上与城市居民几乎无异。他们在表面上服从了由强势商业文化建立的新秩序,但实际上仍不自觉地进行着由个人扩散到群体式的“抵抗”,灵活重塑传统文化,使之与商业文化和谐共生。

2.1 现代商业文化冲击古镇传统文化

现代商业文化的介入导致朱家角古镇原有的乡土建筑、文物古迹和街巷空间被逐步遗忘。游客难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桥文化与水文化,导致当地村民无法依靠这类特色文化谋生,自然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古镇开发后,上海青浦区的青年人开办了许多网红咖啡馆,据不完全统计,仅3.08 km2的朱家角古镇旅游景区有多达18家咖啡馆。当地村民热衷于通过“吆喝”网红咖啡馆的名号刺激游客眼球获得利益,游客也乐意入内“打卡”以满足个人的社交表演和自我呈现。因此,景区内的大部分咖啡馆非但没有体现出“朱家角”的文化特色,反而逐渐呈现出流水线式的标准生产模式。但只要能够通过古镇咖啡馆来彰显自己的品位,建立与他人的区隔,消费者就乐于买单(图1)。与咖啡馆情况类似的还有古镇中的宠物店与酒吧等。与之相对,朱家角古镇曾因“桥乡”而闻名,在原有的36座石桥中,如今有20多座保留完好,依水而立,仿若可以通过石桥看到明末清初时这一江南巨镇百业兴旺、太平安乐的景象。但除“放生桥”“泰安桥”(图2)“中龙桥”等几座相对著名的石桥外,大多已成无名之地;朱家角中最为著名的建筑古迹之一——城隍庙,如今同样人迹罕至。

图1 朱家角古镇咖啡馆(来源:笔者自摄于2021年12月)

图2 朱家角古镇泰安桥(来源:朱家角旅游官网-江南古镇朱家角)

可以看出,面对城市中的消费文化和网红文化,村民并不抵触,而是乐于接纳这种经营模式。旅游产业的开发让村民盈利,但村民原本正常的生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挤占,逐渐转变成为旅游消费型公共空间。如今,朱家角古镇外围虽然依然有少数村民居住,但据调查所知,现在能搬走的人大多数都搬走了,没搬走的人多把家中房屋改造成了民宿或餐馆。久而久之,原本以居住和使用价值为主导的古镇空间转化为以生产价值为主导,由于可以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和间接地提升政治地位,多数村民面对这一现状表现出接纳态度。

但古镇居民对现代商业文化所产生的认同差异和由此所带来的行为、心理区隔不可忽视。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偏向,尽管古镇青年对传统文化未必不认同,但他们更易主动参与商业文化,通过主客观改造使古镇传统文化呈现不同风貌。像古镇外围的很多民宿外部装饰设计保留了古镇明清建筑的风格,在内部则选择了在年轻人群体中较为流行的“简欧”风格。当地中老年人则依然保有原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由此所产生的两代群体间的代际文化隔阂,也成为了古镇传统文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矛盾。文化隔阂还体现于古镇居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间内容和价值认知的差异上。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5]乡情、乡音、乡邻、乡德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核。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古镇居民感觉自己在身份上逐渐从“农民”转向“市民”,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乡土眷恋,在与外部群体参照过程中易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文化的隔阂和撕裂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

2.2 古镇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共生

就朱家角古镇而言,古镇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文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共存。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居民在接受新文化秩序的同时,依然践行着自己的文化主张。创新传统文化的个体实践逐渐转变成为具有合理性、集体性的行为,并且尊重了游客的新需求。

扎肉(图3)、阿婆粽、蹄膀、“涵大隆酱园”的玫瑰腐乳和双料酱油是朱家角的著名小吃。笔者在走访中得知,曾经朱家角古镇景区内的原住民制作食品仅供自家食用,后偶然发觉游客对此青睐有加,故摆摊进行售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为更多人所熟知,“涵大隆酱园”还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朱家角古镇的居民至今还保留了喝早茶、划龙船、灯游船等传统民俗习惯,在清明、端午等节日中也会举办放风筝、拳船等活动。可见,部分古镇传统文化依然能够在商业文化浸染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图3 朱家角古镇的扎肉(来源:笔者自摄于2021年9月)

随着古镇旅游产业的完善,原本主要集中于古镇景区北大街一带的商铺不断向村民的生活区域拓展。但商业开发并不意味着古镇居民完全放弃了对“诗意生活”的追求,例如在古镇核心景区周围生活的居民,现今还会种植瓜果蔬菜、堆放生活杂物,这与现代化市容建设宗旨很不协调。在走访中发现,上级村委曾明确表示村民应停止这一行为,但村民并未严格遵守该规定。有些村民在经营商铺时也显得较为自由。一对在古镇中经营简易餐吧的年轻夫妻会根据时令的变化随时变更店内的菜单,或是不定期举办一些小型聚会;另一村民则利用自家老宅翻新而成名为“薄荷香文苑”的小型书屋,内藏图书近万本,还包含了朱家角文化艺术类的书籍。店主表示,书屋并不盈利,有时会把书籍免费赠予游客。

当地村民面对古镇商业开发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朱家角古镇在商业开发之前与传统、封闭的自然村落类似,村内空间受内生型驱动,文化的生产、发展、变迁主要基于村民自身的需求。如今,现代商业文化和古镇传统文化在内化和共生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新型古镇文化发展模式。

3 朱家角古镇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实践途径

3.1 由政府引导的“历史古镇”到“全域水乡”

在朱家角古镇最新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从“历史古镇”到“全域水乡”的新型构想[6]。该转变意味着朱家角古镇要从全域空间出发,以水为线索,打造多元的功能、文化、景观,并逐步带动周边老镇、乡村、郊野的发展。2020年,朱家角镇年接待游客突破780万人次,实现全口径税收23.72亿元,有效振兴了周边地区经济。政府不仅要引导经济致富,也需兼顾人文发展。当传统文化以新姿态、新方式进行传播时,既要均衡好“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又要在“政府—社会(村民)—市场”这一多元利益体系中建立能够平衡多方利益的综合制度体系。

因为朱家角古镇的特色IP形象“猪加角”形象可爱,名字采用谐音修辞,极易吸引游客(图4)。不过这些文创产品价格昂贵,一个印有“猪加角”Logo的普通马克杯和一瓶90 mL的果酒均标价近百元,导致实际购买比率不高。此外,古镇的文化建筑古迹承载着传统文化,但却因需另收门票导致部分游客不愿入内参观。最终,本真的文化被古镇内价格高昂的商品及门票价格所遮蔽,无法让游客对古镇景观、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均衡古镇商品化和真实性关系最直接的方式为平衡经济效能、社会效能和文化效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升古镇传统文化的真实性表达。健康的古镇开发需要回答“开发是为了什么”的问题,答案自然是要从整体上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凸显人文关怀,而不是一味进行开发和利用。

图4 朱家角古镇“猪加角”IP(来源:朱家角旅游官网-江南古镇朱家角)

建立在平衡真实性和商业性的基础上,朱家角古镇需进一步从三方面构建综合制度体系。第一,实现乡村文化组织振兴,利用古镇中的“小项目”盘活“大品牌”。将细碎的旅游项目组织串联成可闭环、可赋能、可叠加的旅游精品集群。古镇开发过程中设计的小型旅游活动和项目,如曾经举办的捕捞节、江南水乡音乐节等,使古镇传统文化活动呈现出整体性、连贯性特征,不仅有效培养游客忠诚度,而且塑造了“朱家角古镇文旅品牌”[7]。第二,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利用文化“小拓展”助推“大旅游”。朱家角古镇中的小众旅游景点和文化项目还未进行完全开发。如朱家角基督堂,虽然在门口标明是“青浦区文化保护点”,但进入之后荒草丛生,十分凄凉。江南丝竹社、童天和国药号等也只是被部分人所知,影响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效率。在后续开发中,可以以小众景点为基点,在其中周期性地组织文人雅客、网红创客品茶论道、作画赋诗、唱昆曲,逐步扩大文化影响力。第三,实现乡村文化传播振兴,利用“小创新”塑造“大影响”。朱家角古镇的线上宣传渠道主要为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在官网“朱家角旅游”中,可以形象地了解朱家角地区传承的文化故事,如“城隍庙神仙题字”“陈莲舫金蝉脱壳”“放生桥巧合龙门石”等。智慧旅游模式不仅要在线上加强与游客的互动交互体验,也要在线下积极探索年轻人更喜欢的消费模式,让更多游客参与到朱家角古镇的旅游开发中。

3.2 村民主导的古镇传统文化传播与实践

“文化再生”具有积极主动再生之意。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实践路径,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最直接的实践者、受益者。朱家角古镇村民可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古镇文化再生过程,并利用新兴媒介将古镇传统文化传播至外部,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环境。

一方面,乡村振兴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村民需求、保障村民利益、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逐渐占领下沉市场,因具有使用便捷、操作简单的优势,能有效实现数字赋能和乡村资源整合传播。古镇中的景观、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可以通过村民的原生视角传播至外界,以达到有效弘扬乡村文化的目的。如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的“白坭胜哥”、东北农村姑娘何家红、以传播江西非遗技艺让人熟知的篾匠李年根等,既为乡村文化推广做出贡献,又获得流量收入提升个人生活质量,从而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地。另一方面,作为主导力量,村民的整体素养决定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底色与成效。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壮年与素质较高者持续流向城市,剩余村民受限于文化程度、价值观念保守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无法合理参与到乡村文化实践的过程中。为切实从根本上转变村民思维、更新村民的价值观与态度,有必要利用古镇村民间的“差序格局”先转变一部分意见领袖的观念和态度,再带动全体村民传承传统文化。目前朱家角古镇中已有部分村民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喜爱民谣、摇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曾经在朱家角镇人人传唱的田山歌走向没落,但依然有部分老人会在耕作时唱起山歌,他们成为了这一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当多数村民形成习惯后,古镇传统文化知名度也随之提升,从而形成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文化再生过程中,朱家角古镇村民要将政府提出的系列“主题化”构想逐渐付诸实践。青浦本地的艺术家与古镇本地的非遗传承人曾在“江南第一茶楼”演出江南评弹,配上正宗的江南茶点小菜,吸引游客体验水乡下午茶。每年的古镇音乐节穿插有手工市集、农贸创意市集等活动,处处体现了古镇传统文化的新样态。近年,朱家角古镇还提出了打造“艺术之乡”的构想,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上海手工艺展示馆、人文艺术馆、扎西达瓦藏文化体验馆、呼吸集市等,成为古镇中的新型文化艺术空间。朱家角古镇目前所进行的主题化实践形式相对完备且初具成效,但古镇文艺空间的主题依然有待深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主题景观和氛围的营造上入手,景观设计要尽量与主题化节日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真实领略古镇历史风貌的目的。就单体古镇建筑来说,最直接的方式是让主题内涵表现在建筑立面形式上,于现代化公共设施上采用“仿古”的设计形式[8];游客游览时,则通过当地村民扮演历史人物的方法就古镇历史原貌进行重现。同时,为避免损坏部分受官方保护的建筑,适度改造村民住宅是最好的方式。

3.3 商业文化个性化、沉浸式改造

商业文化为古镇发展注入了物质要素,但只有与古镇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融合,才能有效防止资本过度介入所导致的古镇传统文化变异。古镇内古朴的商铺装修设计从形式上虽然促进了传统文化保护,但其类型千篇一律。此外古镇中的麦当劳、星巴克等大型连锁店让古镇尽显现代风采,其整体风格与视觉呈现上却与原有的明清建筑不够协调;阿婆肉粽、江南茶楼等品牌所借用的概念同质化现象严重。

避免古镇商铺“克隆化”的特征,除了在装修风格上与朱家角的明清建筑保持一致外,还可以推出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例如:麦当劳曾经上市西北风格的肉夹馍、大盘鸡汉堡;成都锦里咖啡馆特调的麻辣咖啡与川味冰淇淋,不仅吸引游客购买,也激发了大家对当地文化继续了解的兴趣。此外,进行概念差异化打造需要商家时刻洞察消费者对古镇产品需求的变化,这也是其在众多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古镇中的商业游玩项目则可以变更具体呈现形式,借用智能科技打造虚拟体验,利用传统文化进行项目创意。朱家角古镇在明清时期是江浙沪地区的商业重镇,使用虚拟现实(VR)让游客间进行互动,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此后,人们再谈起江南古镇,能够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4 结语

本文以朱家角古镇为例,总结出了江南古镇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经验。江南古镇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间既有冲突,也有交织,未来建设中需秉承“规避冲突,重视交织”的原则。具体来说,政党力量应发挥顶层指导作用,均衡好“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在多元利益体系中建立能够平衡的综合制度体系;朱家角古镇村民可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古镇文化再生过程,并利用新兴媒介将古镇传统文化传播至外部,构建起传统文化传播环境;商业文化则需要与古镇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

未来本研究还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一,外部力量限制了乡村本土发展的自主性,村民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文化保护,但短期内该主体依然存在个人文化素质不高等局限性,所以应从内部寻找更强有力的动力源。乡村精英是外部政府、企业与内部村民间的桥梁,或许能够在乡村文化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二,基于朱家角古镇的个案分析虽然具有深入性,但研究的全面性还有欠缺,未来应详实地调研更多典型案例,继续夯实研究基础。

猜你喜欢
古镇村民传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