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汉阙沈府君应该是沈稚

2022-07-15 06:25李后强李海龙
巴蜀史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渠县铭文

李后强 李海龙

沈府君阙之西阙(肖文杰/供图)

一、引言

“阙”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古代在宫廷、祠庙、陵墓前布局的一种左右对称的独特建筑物。由于两阙之间有空隙,故名缺,与“阙”相通,其形高大巍然,象征主人的尊严与高贵。

“阙”始于商周,兴盛于秦汉,衰落于两宋,有3000 多年历史,在甲骨文中有“阙”字。商周的“阙”多为夯土,立于宫廷之前,属于“宫阙”。战国时期多为“城阙”,在《诗经·郑风》中有记载。自东汉开始,墓前出现石阙,称为“墓阙”,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可在墓前建阙。汉阙是指汉代石阙,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表建筑,在中国阙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四川省渠县被称为“中国汉阙之乡”,相对集中的汉阙有6 处,分别为冯焕阙、沈府君阙、王家坪无铭阙、蒲家湾无铭阙、赵家村东无铭阙和赵家村西无铭阙,其中冯焕阙、沈府君阙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时隔久远又没有文字记载,很多阙的主人和铭文书写者都成为千古之谜,目前只清楚冯焕阙的主人。

沈府君阙位于渠县汉碑乡汉亭村燕家场(沈公湾),是渠县汉阙中唯一的双阙,且铭文完整,但子阙已毁。两阙相距21.62 米,均高4.84 米。双阙形体基本一致,皆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屋顶组成。阙身正面均有铭文,东阙刻“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阙刻“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二阙铭文上端均镌朱雀,下端镌饕餮。东阙内侧浮刻一青龙,西阙内侧浮雕一白虎。两阙楼四角雕力士,四面为汉代社会生产、生活情景及动植物浮雕。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县令王椿源修建的“护阙亭”,撰《沈府君神道碑亭记》并立石碑记其事,说沈府君不是大竹人,也不是邻山人。王椿源说“沈君名无可稽”,史书没有记载,无从考证。沈府君阙略晚于冯焕阙,具体建造时间不详,学界推测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或者2世纪30—40年代。石阙四周有大量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和动植物浮雕,如独轮车、农商贸易、猎射、骑鹿、戏虎以及牛、羊、马诸畜和果树、水草等。其中,射猎场面中有两人为裸体,实为少见;还有西王母、董永侍父、青龙、白虎、朱雀等,但没有发现玄武,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石头风化脱落,也有学者主张本身就没有。沈府君阙铭文历来被世人纷纷摹拓并广泛流传,收藏者称之为“如得异宝”。《舆地纪胜》评价,铭文中之“沈字、道字、丰字,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令字、交字两笔皆长,君字中笔亦长”,为诸阙之所未见。清人王椿源《沈府君神道碑亭记》载,唐代张怀瓘曾赞沈阙的书法“腾飞扬波,自晋魏以来所能仿佛也”。

二、沈府君阙文的“标识字”与离合分析

“离合体”是汉字字谜的一种编制及猜射体例,主要流行于东汉魏晋南北朝以至唐宋时期。“离合体”的破解方法包括增补法、减损法、离合法、参差法、移位法、倒影法、盈亏法、叠字法、推理法、问答法、借笔法、半联法、残缺法、方位法、转运法、一字反义法、异形拆拼法、拆字提义法等变换技巧,其关键点在于把字的形与义、拆与合、圆与方、动与静等灵活运用,把握好“拆字”与“提义”、“组合”与“方位”、“增补”与“转动”、“减损”与“推理”、“移位”与“残缺”等关系。最有名的是“虫二”的典故。泰山和西湖都有“虫二”两字,许多人不解其意。郭沫若在“虫二”两字周围画了两笔,“虫二”就变成“风月”。“风”的繁体字是“風”,“虫二”两个字没有边框,表示“风月无边”的意思。《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也是用“离合体”考证出来的。

沈府君阙浮雕(肖文杰/供图)

沈府君阙文“八分”特征十分突出,“沈”“道”“都”“左”等字有笔画出格、明显长尾的八字形态。这种伸胳膊伸腿的隶书体被称作“八分书”。学界关于“八分书”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东汉王次仲创造的这种书法技艺,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实际上就是隶书。因王次仲创建了“八分书”,中国汉字形态才得以最终确定,并且解决了象形文字与书写之间所有矛盾,同时实现了汉字笔画形态的规范化。但从考古实证来看,“八分书”在战国末期或秦始皇时代就有,在两汉时期发扬光大,于唐末逐渐消亡。多数学者认为,汉字书写左右对称呈“八”字形态,“八分者,若八字分散”。

(一)沈府君是哪里人

从“八分书”和“离合法”入手,对于笔画出格“标识字”作为暗号、密码、标记进行分析。东阙铭文中,“者、屯、都、沈、道”,笔画很长,应该作为“标识字”提取。“汉”字是朝代、时间,“谒”字笔画不长,暂可不管。关键是“沈、道”二字,拖尾特别长,超出常理和预想,应该隐喻“沈府君说话”,就是自己说自己,自己写自己,这是一个突破口,是密码通道。从“者”字离“耂”取“日”,从“沈”字取“乚”,组合成“巴”字。从“都”字取部首“阝”与“君”组合成“郡”。“道”字,离“首”取“辶”,同“辵”,表示“行走的人”。刘咸炘指出:以“人”代“辶”。“道”即说,表示“人说”。上述离合字连通表明沈府君是巴郡人。

沈府君阙东阙铭文(肖文杰/供图)

(二)沈府君是谁

《华阳国志》和《永昌府志》记载,东汉巴郡人沈稚,永昌太守。那么,沈府君是不是沈稚?继续用离合法分析阙文。姓沈,不必说了,关键是名字。古代名与字分开,以单字为多,如冯焕、冯绲等。东阙的“屯”字笔画特别长,作为“标识字”进行分析。“屯”字,意思是难也,像草木初生,屯然而难。甲骨文、金文中的“屯”字形不同,但都表示幼芽破土而出的形状。因此,“屯”表示禾苗,取义“禾”。进一步分析,“屯”表示“幼禾”,就是“稚”字的含义。实际上,从东阙就大概知道沈府君与“禾苗”有关,与“稚”有关。如果从古代单名来说,基本可以肯定就是“沈稚”了。从西阙“八分书”没有出格的非标识字“尉”与“新”入手,“尉”字可分离出尸、示、寸,保留“尸”字。如前所述,古时“寸”通“禾、木”,保留“禾”字。刘咸炘指出,盖隶“寸”有作“木”者。“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解释“取木也”,是“薪”的本字。“新”字形声从辛,从“新”分离提取“辛”字。“辛”古代为刑刀,代表军人的武器。将“禾”“尸”“辛”组合可以得到“稺”字,这是“稚”的异体字、繁体字,表示幼小、幼禾、小木等含义,引申为孩童、幼苗的意思。《说文》曰,稺,幼禾也;《韩诗传》曰,稚,幼稼也。综上,沈府君石阙两句铭文可以离合出“巴郡人沈稚”。

三、沈府君生卒年月日的古天文学分析

东汉时期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22到26岁。经统计,东汉皇帝之中仅有刘秀(63 岁)、刘协(53 岁)和刘庄(47 岁)超过40 岁,占23.08%;另有6 人在20 岁至39 岁之间,占到46.15%;更有多达4 人寿命在20 岁以下,占比30.77%。生卒年份可考的东汉13 位帝王,平均寿命仅26.71岁,远低于西汉的37.67 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假定沈稚享年在40至70岁之间,再根据古天文学分析其生卒年月日。

相比渠县其他汉阙,沈府君阙的雕刻图画独特之处有裸体射猴、董永侍父、独轮车,唯独没有玄武(龟与蛇的混合体、神兽),铭文上部都有凤凰。董永侍父表示孝子,说明沈稚是举孝廉进入官场。谁推荐的他?除了官府更可能是老乡冯焕。东汉时期文字游戏很盛行,都喜欢把自己身世藏于笔画中。阙文中的“沈、道”拖尾很长,超出常规,隐喻沈稚当时还健在,为本人生前所写。沈府君阙铭文笔画豪放,体现的是军人气质,说明沈稚是武官。“沈”字拖尾很长,除了表示他健在,同时表示属性为蛇,长尾表示“蛇”。在五行学中,凤凰和蛇属于“火”,雕画中没有出现的“玄武”属于“水”(暗藏的密码)。东汉时期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生命寄予动物身上,研究沈稚生卒必须从“活的”动物开始。沈府君阙雕画中包括人、青龙、白虎、凤凰、猴子等动物,猴子被裸体人射猎,说明不在考虑之列。青龙、白虎、凤凰在其他汉阙也有,不具有唯一性。但凤凰在铭文之上飞翔,说明有特殊含义,必须纳入分析之列。沈府君阙两句阙文中只有“司马”官名与动物“马”有关,马是阙文唯一动物,因此先从“马”字入手。马属于“火、午”,也与“火”有关,特别突出了“午”。东汉时期也把“马”属性归于“水”,因为马的繁体字“馬”有四点水。

沈府君阙东阙内侧浮雕(肖文杰/供图)

(一)沈稚的出生年份

根据五行和干支,马、凤凰属于火,马、玄武属于水,并且马对应“巳午”,中午太阳。“火”对应天干为“丙丁”、对应地支为“寅卯”,“水”对应天干为“壬癸”、对应地支为“子亥”。假定沈稚享年在40岁到70岁之间,并且只能在建武元年(25)到永寿元年(155)之间选择。

第一种选择。如果以“马”定“年”,那么只能在“丙丁、壬癸、寅卯、子亥、巳午”的组合中选择,并且一定要带“午”字,因为这是“马”的特点。研究发现,有丙午(46年)、壬午(82 年)、丙午(106 年)、壬午(142 年)可供选择,但只有干支“壬午”合适,对应的时间是建初七年(82)和汉安元年(142),那么沈稚生于82年、去世于142年可能性较大,享年60 岁,刚好一个甲子。我们估计,活一个甲子不是沈稚能知道的而是巧合,因为沈稚只知道自己生日但不会知道卒日。

沈府君阙浮雕(肖文杰/供图)

第二种选择。如果以“凤凰”定“年”,那么必须去掉“巳午”,可以在“丙丁、寅卯”中选择。研究发现,其对应的干支只有丙寅、丁卯(分别是66 年和67 年)和丙寅、丁卯(分别是126 年和127 年)。因此,沈稚生于66年、去世于126年可能性较大,享年也是60岁,一个甲子,这是由干支的循环决定的。

第三种选择。如果放宽条件,可以不带“午”也可有“午”,则有干支丁亥(27年)、壬寅(42年)、癸卯(43年)、丙午(46年)、壬子(52年)、丁巳(57年)、癸亥(63年)、丙寅(66年)、丁卯(67年)、丙子(76年)、壬午(82 年)、丁亥(87 年)、癸巳(93 年)、壬寅(102年)、癸卯(103 年)、丙午(106 年)、壬子(112 年)、丁巳(117 年)、癸亥(123 年)、丙寅(126 年)、丁卯(127年)、丙子(136年)、壬午(142年)、丁亥(147年)、癸巳(153年)等可供选择。组合太多,就无法确定了,这已经超出古天文学能力范围。因此,只能在前面两种组合中选择。

根据古天文知识,生卒年份必须带“午”字,东汉只有这两个“壬午”符合假设的时间区间,据此推测沈稚生于82 年(东汉建初七年、壬午年),卒于142年(东汉汉安元年、壬午年),享年60岁,符合沈府君阙建于2 世纪30—40 年代的判断。如果不带“午”字,沈稚生于66年、卒于126年可能性较大,享年也是60岁,但与“马”字不符。

(二)沈稚的生卒月日

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划分成二十八个星区(民间称“二十八星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共四组,每组各有七个星宿。“二十八星宿”分为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上述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从古天文可知,月日对应“二十八星宿”,“北屯”表示方位在北,“交趾”表示方位在南。

第一种可能的推测。根据“天人合一”观点,沈稚的出生要从最早的官位“谒者”推断。谒者,古时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也就是秘书工作。“谒”即拜见、谒见,“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北方七宿(北屯)中,“谒者”对应“壁宿”(文书工作、图书库)和“危宿”(从“谒”推测“跪”,“跪”与“危”相通)。那么,沈稚生于壬午年、壁月、危日,即壬午年、亥月、子日,由此得到两种可能:一是82 年11 月13 日,二是82年11月25日。

根据“天人合一”观点和天干地支对应关系,沈稚卒日可从官位“新丰令”推断。在南方七宿,“新丰令”对应的星宿是“柳宿”(斧头、一棵树)和“轸宿”(独轮车、朱雀尾巴),因此沈稚卒于壬午年柳月轸日,即壬午年、午月、巳日,由此得到三种可能:一是142 年6 月13 日,二是142 年6 月25 日,三是142年7月7日。

第二种可能的推测。方法与上述第一种相同,只是不考虑“午”字,只从丙子、丙寅推演生卒年月日。从“谒者”推测沈稚生于丙子年、危月、牛日,即丙子年、子月、丑日,由此得到两种可能:一是76 年12月15日,二是76年12月27日。从“新丰令”推测沈稚卒于丙寅年、柳月、鬼日,即丙寅年、午月、未日,得到两种可能:一是126 年6 月15 日,二是126年6月27日。

至此,通过古天文学得到沈稚生卒的可能时间,根据阙文和阙雕进一步推测得到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生于82 年(建初七年)11 月25 日,卒于142年(汉安元年)6 月25 日;第二种是生于76 年12 月15日,卒于126年6月27日。如果必须考虑“马”的属性,第一种可能性最大。

四、结果与讨论

本文基于查阅史料、实地考察、专家座谈、姓氏源流、地理分析、文字离合、雕刻剖析、还原历史、五行对照、古天文学计算等方法,确定沈府君阙的主人,并演示了“离合体”方法的神奇妙用,为研究汉阙提供方法和思路。可以肯定的是,沈府君为沈稚,渠县沈公湾人,曾任洛阳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西安新丰令、云南交趾都尉等官职,主要是军事官员,特别是曾任永昌太守,政绩突出。沈稚精通书法、离合体、阴阳五行,石阙铭文可能是他隐退后提前写的。他知道自己官位到顶,最大就是交趾都尉。“太守”之职为什么不说?一是交趾行政长官不称“太守”,只叫“都尉”;二是可能因为得罪了顺帝刘保,不便提及。东汉云南边境很复杂,各种事端不少,很容易被免职甚至杀头。东汉永昌太守王寻因侵犯“蛮夷”引发战争,曹鸾和栾巴都因“上书极谏”被汉灵帝所杀。据推测,沈稚在135年至140年间回到老家沈公湾,提前建好墓阙。冯焕阙文与沈府君阙文字体一脉相承,估计是沈稚为感恩举荐之人冯焕亲自书写,时间约为121 年。冯焕的冤死对沈稚触动很大,因此在官场特别谨慎,只好以字谜方式隐藏在阙文之中。渠县不但是“中国汉阙之乡”,更是“汉代太守之乡”,仅东汉时期就诞生了5位太守。

武周久视元年(700),分宕渠县(渠县)东部设大竹县,县城在今渠县汉碑乡沈府君阙南500 米处燕家场(沈公湾),属蓬州。在秦朝郡县制下,今达州市大竹县一带属宕渠县。东汉末年,该地区属于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废宕渠郡,设渠州,又分邻水、垫江增设邻山、盐泉(大竹)2 县,4 县同属邻州。邻山县城仍设在金城,盐泉县城在今童家镇境内。北宋建立后,大竹曾被并入邻山县。南宋绍兴三年(1133)复置大竹县,属渠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邻山、邻水并入大竹。所以,说沈府君是大竹人、邻山人也是可以的,县令王椿源说的也许错了。从冯焕、冯绲、常员、王寻、冯灏、曹鸾、栾巴、常璩等人任职年份和生卒年时间推测,沈稚生卒年应在80年至150年之间,符合前述的古天文学研究结论。查阅《大竹县志》和《沈氏家谱》,沈稚出生地应在渠县沈公湾。实地调研发现沈公湾现已没有沈姓,但附近的大竹县童家镇等地沈姓很多,据当地人介绍,这些沈姓人几乎都是从渠县燕家场迁徙而来,推论得到部分印证。

猜你喜欢
渠县铭文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渠县:督办卡让信访处置“零积压”
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问题分析与建议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渠县黄花产业的优势、现状与发展途径
夔膚簠铭文读笺
《塔努塔蒙梦碑铭文》译注
“快女”营销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