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迪
不管是科幻小说家还是美国和欧洲的航天局官方都认为“可控的冬眠是载人太空飞行中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200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几位专家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概念性研究论文,主题是人类未来对外太阳系的探索。项目详细规划了未来人类要如何“冲出太阳系”,并将战略中继目标定为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即木卫四,认为那里位置绝佳,可以建立基地,为更远的探索提供燃料支持。论文脑洞大开,还预言了人类将在2045年(或更晚的时候),首次派6名宇航员飞往木卫四。而这一去,光是飞行时间就长达5年之久。
宇航员为什么必须休眠?
论文中没有提到宇航员将如何生活,但我们也不难想象:躺进休眠舱,设定好时间,一觉醒来,木卫四就在不远的前方……为什么休眠会成为未来星际航行必备的关键技术?
首先,远离地球熟悉的环境,长年累月只能在狭小的飞船里生活,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精神层面上。如果可以通过“低温休眠”的方式睡过去,避免长期的思乡之苦,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年轻状态,这样的诱惑恐怕没人能拒绝。
其次,太空中没有资源补给,宇航员的饮食都需要从地球带过去,长距离飞行如何携带、保存食物?如何降低随之而来的重量和成本?“低温休眠”的第二大好处就是宇航员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不需要进食或饮水,甚至不会产生很多生理废物。有研究估算,仅这一项,航天器的质量就可以减少1/3。
休眠的第三个好处是有利于宇航员本人的健康。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射线,在地球上时,地球强大的磁场能够保护我们不受辐射攻击,但身处太空环境的宇航员则失去了这种保护,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加强太空舱的辐射屏蔽能力。人造休眠舱显然可以增加一层屏蔽能力,让宇航员更安全。
总之,不管是科幻小说家还是美国和欧洲的航天局官方都认为“可控的冬眠是载人太空飞行中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人类为什么不冬眠?
历史上,农民、猎人和博物学家都观察到了动物冬眠的现象,比如18世纪的欧洲流传一个故事:从秋天开始,野外的土拨鼠数量就会不断减少、消失,在春天又会重新出现。故事推测,土拨鼠在消失的这几个月中,都进入了昏睡状态。1865年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伯尔纳描述了动物冬眠的几个基本特征,拉开了对动物冬眠的研究序幕。
冬眠的动物种类虽不同,但都有类似的代谢特征:减缓新陈代谢,不同程度降低身体的能量需求。哺乳动物中已知的最低记录是一种北极松鼠,它们的体温最低可以达到-2℃。冬眠的动物如熊或土拨鼠,要么进入完全冬眠状态,有效地长时间睡眠,要么进入一种周期性睡眠,在冬季会多次醒来。甚至蛇之类的冷血动物,不但会冬眠,还会在夏天高温的时候进行“夏眠”,随心所欲地进入“待机状态”。
这种机体自主抑制能量消耗的非活动状态,是动物在遇到不利环境时的应对策略,是适应环境的最生动的实例,但是人类却并不拥有这个本领。我们进化学上的祖先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完全没有冬眠的需要,在过去大约10万年里才迁移到温带和靠近北极的寒冷地区,这点时间根本不够进化出冬眠所需的代谢适应能力。
体温的开关在哪里?
冬眠的奥秘,很多人认为,应从体温研究起。我们可以控制动物的体温升降吗?
早在19、20世纪,人们就认识到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然而传统电极实验的方法无法精准地找出具体的神经元,最终还是靠遗传生物学的方法标记出了大脑中的“体温开关”。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将新生小鼠下丘脑中的神经元挑出来进行单细胞培养,再给它们热刺激,观察这些神经元对热的反应,终于发现了表达TRPM2基因的神经元对热很敏感。随后,实验人员给小鼠的大脑注射了特定药物和蛋白质去激活TRPM2神经元,成功观察到小鼠体温在2小时内从37℃降到了27℃。十几个小时后,随着药物的代谢,小鼠的体温又回归到正常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健康损伤。这说明被激活的TRPM2神经元就是小鼠大脑中的温度控制器,可以直接命令小鼠的身体加快散热、降低体温。
诱导性降低体温仅仅是冬眠研究的一小步,摆在人类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三体》作者刘慈欣将冬眠技术称为“人类在时间上的首次直立行走”,其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征服宇宙的星辰大海。前者决定人类能活多久,后者决定人类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