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

2022-07-15 16:23于焕庆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设施工质量管理

于焕庆

摘要:在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作为重要的工程建设指标,建设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了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功能的完善性,一些质量问题还会增加城市运行隐患,为此,在质量管理方面,监督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遵循精细化的监督管理原则,把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隐患,达到规范要求的工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综合评估;施工风险指标

引言

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大重要经济实体,建筑工程行业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在建设施工单位引入先进生产工艺的同时,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也没有什么改变,这反而导致了更多的建筑工程出现一些重大的质量问题,比如非常著名的“楼倒倒”。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和水平,通过严格的把关,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条件下,为广大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市场中行为的不规范

由于建筑市场发展时间较晚,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监管等约束制度。在这些情形下,由于当前的城市建设活动还不够规范,对建筑业的良性发展也没有保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如下。建设部门未经监理部门批准擅自施工,导致设计施工明显跨越;项目实际建设期合同或包代管情况发生明显变化;项目招标存在明显的乱降价现象,特别是在整个项目分解完成后,与多个建设单位签订合同。这不仅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还会影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尤其是独立管理的现象,对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无益。监理市场也存在恶意竞争市场行为。督导队伍素质不高,即使是没有行业背景的员工也能从事督导工作。一些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过程检查和工程管理落實不到位,建设单位的质量问题不能真正得到改善[1]。

1.2检测手段陈旧

检测工作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由于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病害,但是一些病害具有一定的隐藏性,肉眼不可见,必须要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病害的高发位置进行检测,验证其质量,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病害,达到预期的质量监督管理目标。比如在混凝土结构的验收过程中,就需要利用相应的检测技术,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对其内部结构的密实度进行判定,通过检测结构,确定建设工程的结构质量是否达标。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技术因素对管理效能的影响极大,正确应用技术手段,规范检测流程,能全面发现建设工程施工隐患,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实际上,在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中,关于检测技术的应用,经常存在各种不合理的情况,不仅技术应用流程缺乏规范性,而且技术手段陈旧落后,不符合质量检测要求,会影响最终的监督管理效果,这种问题要受到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

1.3质量监督执法不严格

近年来,国家不断制定和完善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监督的相关规定,但仍存在不足。在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层面,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正常执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经常出现谈人情、讲关系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项目监督和质量管理的开展,严重影响了公正执法。一般来说,日常质量监管工作主要由相关监管部门承担,必须通过执法、取证、调查等方式开展。因为这些工种的专业性和设计质量的技术特殊性,许多非专业人员根本无法胜任这种工作。另外,由于调查、取证工作与执法机关的项目查处工作是分离的。这也是各个组织或机关共同的职能,因此许多项目查处工作很容易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就造成了项目质量监管中缺少有效的质量监控与管理职责[2]。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2.1完善监管制度

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制度因素对监管工作的影响极大,所以,监督部门要真正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以质量提升为导向,不断优化和完善监管制度,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有力依据,规范监管流程,促进此项工作的真正落实,这也是当前的监督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讲,制度的构建目的,是为了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对质量监督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促进各项检测技术的有效落实,在监督部门制定的制度中,要有责任制内容,监督部门要严格地按照制度内容,对质量监督流程进行监管,对于质量监督管理中出现的疏忽大意的问题,要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罚,如果因个人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监督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要对其进行绩效处罚,利用制度手段,促进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落实,规范监督管理流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出政府部门的重要监督职能作用。

2.2重视信息化综合能力建设

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中,工程建设领域必须深度融合多种新型信息技术,提升业务能力,以综合信息化、科技创新、科技应用为依托,以发展方式持续推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高效发展,改进其监督手段和方式,规范其执法行为和程序。通过信息技术将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及时发现和找到监督管理的不足之处,掌握互联网是质量安全和监督的薄弱环节,搭建一个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监督管理模式[3]。

2.3创新检测手段

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及时发现建设工程质量隐患,尤其是在隐蔽工程质量验收环节,对检测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监督部门必须要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并且加强技术创新,以便于实现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消除工程隐患,实现高质量建设工程项目的构建。回弹法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材料检测方法,在当前的建设工程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属于一种典型的检测模式,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行有效检测。该方法的应用,需要借助于专门的设备,利用弹簧装置,根据弹簧的反击力度,对结构强度进行评价,回弹检测方法的应用设备为回弹仪,在该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中找出光滑的检测位置,使设备进行回弹测试,在这个环节,必须要合理的调整设备角度,保证回弹设备与混凝土结构保持垂直,尽可能地提高试验检测准确度。回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其结果精准性不高,需要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的试验检测目标。另外,在桩基检测过程中,要采用静载检测和动载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桩基础的承载力以及完整性进行判定,及时发现基础施工问题,实现对工程质量问题的事中控制,严格的落实检测技术。

结语:建设工程涉及的影响因素和人员较多,必须保证各业务单位和施工人员在各单位施工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推行责任制在实践中的落实,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不仅从根本上保证了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也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永鹏,薛晨.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及建议[J].河南建材,2019(2):10-11.

[2]张秀彩,康秋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J].江西建材,2020(10):39-40.

[3]苏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J].能源科技,2020,18(10):10-13.

猜你喜欢
建设施工质量管理
浅谈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与养护管理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管理探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国家电网建设安全管理技术剖析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