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霖
还记得“守株待兔”的故事吗?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宋国的一个农夫,自遇到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后,他就每天都守在树桩旁,盼着兔子再次撞上树桩,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这个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人们不要指望不劳而获。实际上,在先秦时期的很多故事里,被嘲笑的宋国人比比皆是。
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予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闵】mǐn,忧虑,担忧。
【抠】ya,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指家里的人。
【病】疲劳,困乏。
【趋】快走。
【槁】gǎo,枯萎。
宋国的一位农夫,家里有几亩良田,种上了禾苗。他嫌禾苗长得太慢,总想找到办法让它们长得快一些。
有一天,农夫突发奇想,想到一个“良方”:手动帮助禾苗长高。于是,他花了一天的时间,将刚种下不久的禾苗一株一株地手动拔高。一天下来,农夫累得气喘吁吁,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回到家,他骄傲地跟家人炫耀说:“今天可把我给累坏啦!不过收获也很大,我们家的禾苗总算一下子就长高了!”
田父献曝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陕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喧,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列予·杨朱》
【缊黂】yùnfén,用乱麻做絮的冬衣。
【暨】等到。
【东作】春耕。
【隩】yù,暖,热。
【纩】kuàng,丝绵。
【狐貉】狐狸和貉的毛皮制成的衣服。
【暄】暖和。
他儿子一听,感觉事情不太对劲,立马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已经全部枯萎了。农夫本来是想帮助禾苗长快点儿,却违背客观规律,想当然地拔苗助长,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把地里的禾苗都害死了,真是好心办坏事。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发展都有着自身的规律,我们在做事和处理问题时需要循序渐进,一味想走捷径,往往会适得其反。
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中贫寒,常年穿着粗麻破衣,即使是在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大冬天,他也只能披着用破絮填充的布衣取暖。
好不容易熬过冬天,迎来春天,这位农夫开始忙着春耕。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照在身上特别暖和,农夫觉得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忍不住感慨道:“晒太阳这个取暖法子可远比穿着粗布麻衣要好得多呀l”
回到家中,农夫对妻子说:“世上的人们恐怕都不知道晒太阳就能取暖,如果我们把这个办法告诉国君,一定会得到重赏的!”
农夫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见过深宅大院、丝绵衣裳和狐皮袍子,晒太阳就是他所知的最好的取暖方式了。农夫的孤陋寡闻令人啼笑皆非,但细细想来,又让人觉得辛酸。这位还在寻找“温暖”的农夫并不知道,国君住在豪华的深宫大院里,锦衣玉食,根本不需要为取暖而发愁。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筑】修筑。
【亦云】也这样说。亦,也;云,说。
【盗】偷窃。这里指偷窃者。
【亡】丢失。
【智】以……为智,认为……聪明。
有深宫大院住的可远不止国君。宋国有个富人,他家里的房子非常华丽,围墙也很高,既能抵御寒风,又能防贼。
可是有一天,天降大雨,富人家的一面围墙在大雨的冲刷下坍塌了。见到这情景,富人的儿子赶紧劝说父亲:“如果我们不赶紧把这堵墙修好,就会有窃贼进来偷东西。”富人听了,不以为然。
正好这天,隔壁的老人也看到富人家围墙坍塌了,就对富人劝说道:“破了这么个大洞,咋还不修理呀?不把墙修好,晚上一定会有窃贼来偷东西的。”富人依然不为所动。
富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天晚上他家里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宝。第二天,发现财宝被偷,富人后悔自己没有听儿子的话,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不愧是我儿子,连这都能预知,真是太聪明了!”那么家里的财宝究竟被谁偷走了呢?富人猛然想起了隔壁老人,忍不住心生怀疑:他昨天不是劝我修墙吗?还说不修墙就会招贼,那我家的财宝应该就是他偷的吧!
为人处世,贵在公正客观、实事求是,若只是想当然地判断是非,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最后难免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为何受伤的总是宋国人
你可能会好奇,在这么多先秦故事里,为什么常常会有一个“傻傻”的宋国人呢?
有人分析原因,认为这和宋国是商朝遗民所建立的诸侯国分不开。周灭商后,为了体现自己的仁义,周王把商朝的遗民安置在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附近,由纣王的哥哥微子建立了宋国。相较于姬姓诸侯国和周朝功臣们所建立的諸侯国,宋国人自然是异类,也就成了人们嘲讽的对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和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有关。先秦故事里的宋国主角不乏农夫、富人,也说明了宋国的农业和商业比较发达。再加上文化昌盛,很多寓言故事便起源于宋国,因而造成了宋国“傻人”特别多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