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敬敬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临沂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时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总结临沂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主推技术与取得的成效,分析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强宣传与技术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临沂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2)03-0023-03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战略选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临沂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时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推进绿色防控工作实施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临沂市在绿色发展植保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实施农药减量控害,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集成、示范,绿色防控成效显著。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由2019年度39.1%提高到2021年度43.31%,其中,烟草高达74.29%,葡萄达到61.28%。2019年兰陵县、莒南县,2020年平邑县、费县,被评为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2021年,沂南县、沂水县、蒙阴县也正在积极申报创建中。
1 主推技术
针对临沂市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如发生作物、发生区域、发生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制定了以大田作物、蔬菜、水果、烟草、茶叶、中草药等主要作物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和技术规程,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在搞好监测预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绿色防控。
1.1 生态调控
重点在保护和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上下功夫。例如,在郯城县、兰陵县等农作物种植大县进行作物间套种、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农田生态工程等技术推广;同时,大力推广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自然天敌保护利用技术,如在作物周边种植天敌诱集带等,进行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生物种群的自然调控功能,最大程度地限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展,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1.2 农业防治
在品种选择、品种定期轮换、合理耕作栽培、平衡施肥、土壤消毒、合理灌溉等农业措施上下足功夫。例如,近两年重点推广小麦高抗品种济麦22号、水稻高抗品种苏秀867和苏秀852等;在土壤中,一定比例添加以有机质、微生物菌剂和生物炭等为原料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炭复混肥料,高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效,综合增产增质;在大棚休棚期,对大棚土壤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进行高温消毒,配合日光物理高温闷棚、使用抑线虫菌剂,同时增加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微生物菌剂的施用量,实现种养结合,来高效地控制大棚生产中的土传病虫害。
1.3 生物防治
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推广使用上下功夫。例如,在沂南县黄瓜种植上,使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等;兰陵县在垦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鸿强种植育苗基地等尝试熊蜂授粉,以虫治虫技术,对于小麦蚜虫,引入蚜虫的天敌瓢虫、草蛉虫、食蚜蝇、蜘蛛等,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在发生麦蜘蛛的虫害时,采用人工释放捕食螨的方法进行防治,降低化学药品造成的危害。同时,积极推广应用生物生化制剂。
1.4 理化诱控
在物理防控、生物诱剂等防治方法上下功夫。防治果蔬、烟草、中草药等农作物害虫,积极推广应用防虫网阻隔、植物诱控、食饵诱杀害虫等技术。例如,郯城县,在玉米田结合草地贪夜蛾防控,田间大量放置性诱捕器、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12 226.6 hm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4.5%;2019年至2021年,在李庄镇金鸡岭合作社、为彩合作社、神泉朱英福冬桃合作社及泉源乡永晖合作社等处,设立苹果毒蛾性诱捕器、桔小实蝇性诱捕器等,并安装杀虫灯100余台套。
1.5 科学用药
在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合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依法经营农药,依法查处违规经营行为。在蔬菜种植县区,结合新型药械-高压管道喷雾技术,对大棚进行药物喷施,此项技术既大大提高了农药使用效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人体接触药雾,杜绝了农药对人体的伤害。2021年9月,山东省第一台电解水设备落户临沂市费县,电解水既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增产增效,又无毒无害,此项技术为推动国家药肥双减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新途径,临沂市将电解水技术与高压管道喷雾技术完美融合,用实际行动落实“减肥减药”。
2 主要工作成效
2.1 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
在国家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基础上,2021年,临沂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沂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强化农药使用管理,规范农药生产、经营销售制度,健全农药追溯系统,严禁经营和使用禁用农药。以兰陵县、郯城县、沂南县等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区为重点,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到2021年,農药利用率达到40.6%,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3.31%。
2.2 病虫损失率下降
一是通过加强测报技术力量,搞好调查监测。在加强县区测报力量的同时,充分发挥临沂市设立的100名基层测报员作用,扩大病虫监测信息的采集面和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病虫预报的准确性。二是搞好重大病虫防控,实施统防统治。在小麦、玉米等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中,及早部署防控工作,动员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小麦茎基腐病、赤霉病、穗蚜、吸浆虫、玉米穗虫、稻飞虱、稻瘟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危害,实现了常发性病虫不减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到2021年,全市病虫草鼠害发生374.4万hm2次,防治408.4万hm2次,通过防治减少粮食损失48.9万t,果菜252.5万t,油料7.2万t。
2.3 品牌形象提升
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改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高,品牌形象提升。根据现有资料统计,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已超3万hm2,约占全市耕地的57%。到2021年,临沂市已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8个,“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503个,临沂市形成了苍山大蒜、平邑金银花、蒙阴蜜桃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农产品都是一品一码,可追溯,可认证。同时,高标准设立农产品检测站,保证所有农产品为无公害、无农残。
3 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以政府项目推动为主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用成本较高,实施中主要依赖政府项目推动,通过政府项目推动,建立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示范引领模式单一,普遍投入少、规模小,严重限制了绿色防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 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模式亟待进一步优化
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市推广范围还不够大,推广面积还不够广,其他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力度不足,类似赤眼蜂等天敌释放与控害技术的应用还很有限,生物性、植物源农药的应用力度还有较大空间,新建病虫监测点的人员不够,人员素质和设备配置还不够,现有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3.3 农民认识程度亟待提高
目前綠色防控技术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技术本身需进一步完善,生物农药、部分物理防控设备等绿色防控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对害虫的控制效果比化学农药慢,不如传统化学药剂防治来得快、可以立竿见影,加之农民群众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对绿色防控新知识接受慢,进而影响了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
3.4 培训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近年来虽大力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培训宣传,但还滞后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绿色防控的认识与学习,掌握并应用好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同时,缺少科学化、规范化的绿色防控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缺少规模化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难以满足民众使用。
4 对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4.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要提高对绿色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各级绿色生态导向的财政资金,积极争取各种相关财政补贴,最大程度的增加绿色防控资金量。建立试验示范区,扶持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生产基地、服务组织,充分发挥试验示范的引领作用,将绿色防控工作落地落实。
4.2 优化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要进一步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及试验示范。将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等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绿色防控技术试点与推广,推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批技术规程,让民众的操作使用技术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
4.3 加强宣传与技术培训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平台,多层面、多维度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加强绿色防控的宣传力度,让民众切实认识绿色防控。同时,技术专家实行岗位责任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时到田间地头,向农户宣传绿色防控技术,及时进行推广应用。在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玉米草地贪夜蛾、二代粘虫、玉米螟、大蒜叶枯病、蒜蛆、蔬菜灰霉病、菜蚜、粉虱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点对点进行实地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万才,朱景全,赵中华,等.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研究进展[J].植物医生,2021,34(5):5-12.
[2]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6):5-6.
[3] 范小建.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植保导刊,2006(6):5-13.
[4] 郭玉玲,丁文峰,姜启双,等.花生迎茬种植使用新型肥料试验初探[J].基层农技推广,2021,9(2):27-28.
[5] 丁文峰,胡乃意,王振华,等.大棚番茄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96-97.
[6] 曹学东,刘长新,杜为刚.大棚黄瓜土壤改良及土传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7):60.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Linyi City
JI Jingjing
(Liny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Linyi Shandong 276000,China)
Abstract: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one of the measures of Linyi city to implement the new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technologi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Linyi city,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 optimizing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mode,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technical training.
Key words: crops;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i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