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梓
秦素萍
“心系妇儿是我一生的使命。”江苏妇女儿童事业杰出贡献者、江苏省妇联原主任秦素萍曾如是说。她曾被周总理亲切地称为“棉花姑娘”,在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创下“金山银山一担挑,勇夺粮棉双高产”的辉煌。1973年~1989年,秦素萍连续三届担任江苏省妇联主任(主席),她组织妇女积极参与经济建设,设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门机构,在她的带领下,江苏妇女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持续蓬勃发展。
光阴荏苒,在江苏大地的田垄间,那些挥洒热血汗水,将温暖播洒在妇儿心间的故事一直在续写。“秦素萍身上有一种干劲,她敢拼敢闯的精神、心系妇儿的情怀,值得我们新时代女性传承发扬。”连云港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徐瑶表示。2011年以来,她作为新坝首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带领村民成立了蔬果种植合作社,把绿色无公害蔬果销往全国,带动小荡村数十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增收。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的粮棉产量很低,了解到有些地区的孩子冬天没有棉衣棉裤穿,时任启东县副县长的秦素萍很心疼,暗自立下“要让启东老产棉区为全国做贡献”的誓言。她发动启东全县干群,特别是广大妇女群众,甩开膀子干起来,除了培养大批科学技术骨干帮助群众学好栽培技术,还总结并积极推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合理轮作、套作、间作的耕作制度,促进了粮棉双增产。
当选江苏省妇联主任后,秦素萍根据江苏棉花生产以妇女劳动管理为主的特点,在全省由点到面推开银花赛,前后建立了十七万个银花组,为江苏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皮棉超千万担的省作出重要贡献。
在徐瑶看来,“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是前辈们留下的农村工作的宝贵经验,她想接好这支“乡村振兴”的接力棒。2011年大学毕业后,徐瑶选择了返乡创业。创业之初,她承包了10亩土地种植西瓜,四处奔走学习农业种植技术,一有空便“泡”在田间地头查看瓜苗长势,饱尝了风餐露宿的艰辛,也遇到过资金短缺、货源和销路不畅等困难,有亏有盈坚持了一年才稳定下来。“拓展市场销路才是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在实践中,徐瑶逐渐积累了经验。
凭着一股子拼劲、韧劲和闯劲,徐瑶坚守在家乡的田野上,她培育出来的西瓜皮薄汁多、口感清脆鲜甜,长势还特别好,创业一年,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0亩。“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带领乡邻共同致富是我的责任。”在事业有起色后,徐瑶没有忘记自己的创业初心,她主动走入村民家中与乡亲们交谈,鼓励大家一起合作,打造规模化生产。
“一开始,村民的思想比较保守,认为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有一定风险。我就让他们将土地流转给我,一方面他们可以收土地租金,另一方面解决了他们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来我这里打工还可以增收。”在徐瑶的带动下,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纷纷加入创业行动中来。2013年,徐瑶与十余户村民成立了连云港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小荡村承包了120余亩土地,开始了现代化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筹建蔬菜大棚60个,西瓜大棚80个,黑鱼、季花鱼养殖30亩,豆丹绿色养殖40亩,带动周边1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七成为农村留守妇女,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我喜欢看到乡亲们收获后的笑脸,也欣喜于和大家一起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徐瑶由衷地表示。
秦素萍曾说,“妇联工作就要‘实’字当头,要有自己的阵地才能更好地服务妇女儿童。”1984年,为了提高妇女素质,她创建了省妇女干部学校。她还动员全社会筹集资金,建成了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困境儿童上学、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做了大量实事、好事。“让穷苦的孩子都有学上。”这个朴素的愿望让秦素萍在工作岗位上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对于徐瑶来说,参与妇联工作能够让她更好地扎根基层,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农村妇女就业,守护留守儿童成长。
2017年年底,徐瑶开始参与村里的妇女儿童工作,“成立合作社入户走访的经历让我对村里的情况比较熟悉。”结合种植事业,徐瑶最先关心的就是妇女就业问题,“对村里的一些困难妇女,我们会给予技能帮扶,定期组织种植技能培训,鼓励她们到田间地头学习技术,引导她们自主创业,或者来合作社就业增收。”
徐瑶在田间地头教授妇女种植技能
帮扶困难家庭子女也是徐瑶的工作重点之一。村里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比较多,她积极建好用好妇女儿童之家,开设读书角、活动区、教学室等场地,为妇女儿童提供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除了捐贈课外阅读书物,我们还会为困境家庭提供一些生活保障,包括帮助他们修缮房屋等。”徐瑶每年都会资助两名困难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还积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上网课的难题,通过提供学习设备、技术指导等方式保障学习条件,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学习。
1988年,秦素萍任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着力推动江苏制定出台相关地方法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1994年离休后,秦素萍仍然心系妇女儿童事业,二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慈善理想,并将30余万元家庭积蓄资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2004年,中国儿基会授予秦素萍“春蕾勋章”;2008年,江苏省儿基会授予秦素萍夫妇“慈善大使”称号。
作为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徐瑶格外关注解决“一老一小”难题、帮扶弱势群体、关爱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民生实事工作。“我们要在基层一线落实好这些工作,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收获感和幸福感。”这些年,在积极组织农业种植、关爱妇儿活动之余,徐瑶仍常去农户家坐坐,向他们请教农活技巧的同时,了解各家各户的家庭情况及困难。
“踏踏实实种好地,让家乡的蔬果得到认可,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让妇女儿童获得更多幸福感”是徐瑶奋斗的目标。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秦素萍这样的老妇联人为妇女工作绘就了奋斗底色。”徐瑶表示,下一步,她将带动身边的返乡大学生“抱团创业”,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打响合作社品牌,以质兴农,绿色发展。同时,持续做好农村妇女培训,提升女性素养,实现家门口就业,并聚焦家庭教育工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家教观,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儿童更好成长。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从“棉花姑娘”到“慈善大使”,从致富“领跑人”到妇儿贴心人,妇女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她们接续奋斗步履不停,一路满芬芳。
图片由江苏省妇联干部学院和本文主人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