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李仁军
林下养殖
合江县依托204万亩森林资源禀赋,结合海拔、气候等条件因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林上放岩蜂、林下种药菌、林内享康养、林外拓业态等立体发展模式,打通“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既增添翠竹青山美颜,又舒展农民群众笑颜;既守护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
点位设置精准。对福宝镇、先滩镇等山区乡镇的气候数据、植被树种、农药用量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在无规模种植、无污染残留的区域,科学规划设置空中牧区,实施“空中牧场”生态蜂蜜项目,保护和发展传统岩蜂糖产业。
综合养殖精细。成立岩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专合社+基地+农户”带动模式,配备养蜂助手,统一组织清理林间道路,统筹设置蜂箱,围绕岩峰生物学特性、病虫害防治、岩峰越冬技术、蜂王人工培育及岩蜂健康高效饲养技术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入户进行实地指导,全面提升蜂农养殖管理技术水平。
林下菌
质量评比精彩。举办蜂蜜品鉴评比活动,搭建蜂农、蜂友交流“信息窗口”,进一步扩大蜂蜜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蜂农间交流与学习借鉴,推动岩蜂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岩峰良性发展。2021年,全县养殖户达308户,年产优质蜂蜜6.12万斤、产值达795.6万元。
“林+药”配好致富“良方”。充分利用先滩镇、福宝镇、凤鸣镇等地林中土壤腐殖质层深厚、雾气多、湿度条件好等生长环境,精心选址、合理套种金钗石斛、重楼、白芨、黄精等中药材,让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2021年,全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9个中药材奔康产业园,竹药产量达550万公斤。
林下中药
林下种植
“林+菌”种出生态“味道”。发挥林竹业为食用菌提供原料、食用菌的基料为林竹提供肥力,极大改善林业土壤等优势,在凤鸣镇、法王寺镇、九支镇等地发展羊肚菌、球盖菇、竹荪等林下食用菌,打造食用菌采摘体验基地,年产食用菌鲜品320万公斤。
“林+禽”殖入绿色“营养”。依托广阔的山林资源,探索发展“林+禽、林+畜”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养殖企业的龙头带动、合作社辐射带动,帮助群众增收。目前,全县建成林下畜禽养殖基地4.3万亩,年产畜禽13万只。
融入绿的基因增色。充分挖掘福宝、先滩、凤鸣、石龙等独特森林气候优势和自然生态优势,以生态康养、旅居家园、休闲运动、森林康养为主题,培育一批康养基地,统筹开发高山森林氧吧、生态康养产业,发展集避暑休闲、康复疗养、森林探秘、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业态,建设乌蒙山绿色经济廊道。
融入竹的高节提质。大力发展竹生态旅游,精心布局“双龙潭”“佛光岩”等竹景观节点13个,创新设置竹文化长廊、竹林大道、竹体验基地、竹亭台楼阁10余处,打造法王寺、凤鸣和福宝等3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56万亩,合江竹林风景线逐渐成为川渝黔结合部独具特色的竹生态旅游、竹文化科普最佳目的地。截至目前,全县已基本建成金龙湖、玉兰山和法王寺3条竹林风景线共65公里。
融入禅的文化赋意。千年古刹法王寺拥有“寺院禅”与“自然禅”的悠远意境,以休闲禅苑和禅修圣地为两大发展模式,推出半山云舍、见禧山语等精品民宿,主打禅意休闲与养心、养生度假,为香客游人提供在祭拜之后舒展身心的场所,成为体验纯粹与生态的最佳禅意休闲旅游目的地。凤鸣镇金龙湖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半山云舍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宿。
抓质量丰业态。大力推进中药材、食用菌和林竹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金钗石斛产品展示中心及初加工基地建设,完善以精品石斛花、石斛切片、石斛保健酒为主要产品的加工体系,金钗石斛花茶获泸州市第三届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积极推进“林竹+工业”,依托威腾家具、华盛竹业、金田纸业等企业,形成集竹基复合材料、竹地板、竹墙板、竹炭以及竹木高档家具、纸制品为一体的林竹产业加工体系。2021年,合江生态林竹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3.5亿元,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树品牌扩影响。发挥川滇黔渝交汇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重庆、贵州、云南等市场,通过举办农产品交易会、石斛主题花展等展销活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打响合江中药材、林下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合江金钗石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宝镇福森石斛种植基地被评为“四川省林下经济总评榜十大产业基地”之一,合江“权家成”牌金钗石斛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名单。
抓经营增效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职业森林经理人,发展久利石斛、仙凉洞竹木专合社、妙灵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等专门从事林下产业发展主体20余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4家。建立“专合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林下经济运作模式,创新“整体流转、按需转包”“林地入股、产品分成”等土地流转方式,让农民群众既能当“地主”,又能当“股东”。法王寺镇天池村探索形成土地股金10%、村集体公司20%、企业30%、劳务分配40%的“1234”利益联结机制,凤鸣镇探索形成村集体10%、群众土地入股分红20%、企业运营及收益70%的“712”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本地农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就地务工得“薪金”,村集体设施租赁得“租金”,经营主体盈利得“溢金”,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