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赐 杨扬 太原师范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理想。2002 年10 月,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施动员大会——“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而大多数设立音乐专业的院校并未充分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教学活动。
截至2021 年,山西省的高等院校有82 所,其中设立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学专业的院校有21 所,据了解仅有个别学校将“非遗”引入课堂,如太原师范学院的《山西民歌赏析》(2005 年至今)、《中国锣鼓》(2019 年至今),山西戏剧学院的《山西民歌》。多数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如2016 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山西民歌赏析汇太原师范学院专场演出”;2017 年11 月17 日,由山西省歌舞剧院附属合唱团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山西民歌合唱音乐会”在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南校区会堂隆重举办;2018 年10 月17 日,“唱响主旋律,礼赞新时代”暨高雅艺术进校园山西民歌赏析会,在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同泽会堂成功举办;2018 年6 月23 日,“晋风晋韵 晋文化”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山西职业技术学校启动;2019 年9 月29 日,山西水利学院师生零距离接触了河东民艺、剪纸、晋绣等非遗技艺;2020 年10 月20 日,太原师范学院音乐厅举办了二人台专场音乐会;2021 年6 月9 日,“左权民歌汇·喜迎建党百年汇报演出”暨“左权民歌汇”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晋中学院西操场举行,拉开了“左权民歌汇”进校园活动等。
据上述山西高校“非遗”传承的现状来看,太原师范学院在“非遗”进校园和进课堂两方面的实践活动较多,且有较多活动由本校学生直接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系主任韩晓莉教授的带领下全系开展“非遗”传承的普及教育,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非遗”传承链,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的《中国锣鼓》课程开设于2019 年,本课程为音乐系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授课36 课时,教材为课程组自编教材,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音乐感悟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音乐素质。课程内容包括:中国锣鼓概述、山西鼓乐文化概述以及太原锣鼓、绛州鼓乐、威风锣鼓、云胜锣鼓的历史发展、民俗文化、艺术特征、主要传承人以及作品等方面,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研究和创新特点,以太原锣鼓为主进行编创、演奏。课程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不同时期中国锣鼓发展的风格特点与美学追求,对学生已有音乐知识进行系统的补充、丰富并加以整合,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完整的音乐文化观,提高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综合能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成果:2019 年4 月太原师范学院校运会开幕式中集体亮相展演;2021 年太原师范学院大学之声新年音乐会前鼓乐团进行了迎宾仪式,由太重鼓乐团和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鼓乐团演奏的太原锣鼓《战鼓》拉开音乐会序幕。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开设于2015 年,被评为太原师范学院精品课程,本课程为音乐系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授课36课时,教材为王耀华主编的《中国民族音乐》和韩晓莉教授编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山西篇》,课程内容包括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和民间舞蹈五部分,课程着重学习民间歌曲和说唱音乐的相关知识,教授在授课时除了讲解专业知识,还积极把山西优秀“非遗”文化系统地引进课堂,如左权开花调、《夸土产》《看秧歌》等。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形式和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演唱(奏)能力、地域风格分析能力、风格掌握能力、创新意识能力等方面。
韩晓莉教授于2016 年担任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在任期间在全系开展“非遗”传承的普及教育,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山西音乐文化艺术导读》课程,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形成一条完整的“非遗”传承链,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将爱国主义思想、爱国音乐及革命传统教育贯穿始终。
任俊文副教授于2005 年9 月在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开设《山西民歌赏析》课程至今,开山西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之先河。2021 年9 月,在太原师范学院各系开设《山西民歌赏析》选修课,来自全院17个院系的72 位同学从对山西民歌的一无所知到乐享其中。本课程为音乐系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授课36 课时,课程内容以学唱山西民歌为主,如《桃花红杏花白》《樱桃好吃树难栽》《大红公鸡毛腿腿》《交城山》《走西口》等,同时讲解山西各地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以及与山西民歌有关的方言、故事等,定期邀请石占明、刘改鱼等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莅临课堂教学,学生对山西民歌有了清楚的认识并学会了自己家乡的民歌,提高了学生演唱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
任俊文副教授多年来坚持深入河曲、左权、祁县、太谷等地,采访民间艺人,采录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民俗活动等影音像资料,他对山西民歌的搜集整理,教学研究,传播、传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效果明显,成绩突出,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媒体誉为“山西民歌打捞者”,他对民间音乐爱得深沉,十几年来在民歌的海洋里,以留住对生活和土地的歌唱,让山西民歌传之悠远。
2018 年太原师范学院承办关于二人台和祁太秧歌的研培项目,由音乐史、作曲、声乐、民乐专业的老师及太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共同参与,以小戏、歌舞、器乐、民歌等形式为主,在太原师范学院音乐厅、山西大剧院、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厅共演出6 场作为结题汇报。这一项目使民乐专业学生参与其中,深入学习并演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19 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灵丘罗罗腔在太原师范学院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举行使太师学子了解到灵丘罗罗腔的历史渊源、唱词、唱腔、动作、伴奏乐器、代表剧目、传承现状等,领略了灵丘罗罗腔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扩充了一定的戏曲知识储备。
随着《非物质文化教育宣言》的推出,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积极响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将具有本民族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列入院校教育体系进行传承,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值得山西其他高校借鉴和学习,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国锣鼓》和《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授课时长较短,可能致使传承形式和内容浮于表面,使学生对“非遗”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未能起到传承的作用;《山西民歌赏析》课程教学模式多样,定期邀请民间艺人莅临教学指导,但没有理论知识支撑,缺少相关教程;多次举办的研培项目内容综合性较强,与学生的“非遗”音乐文化知识体系不符,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不高等问题。故而山西其他高校也存在:第一,传承的活动和课程形式、内容、传播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规范化和创新性。与民间、社会未能产生有效的互动。第二,缺少系统的相关教材,缺乏理论支撑。传承中各个院校并没有统一的教材,甚至出现授课无教材的情况。第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第四,山西各高校大学生缺乏“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意识,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文化接触较少、兴趣相对较低。综上所述的问题,是“非遗”在高校传承的重大阻碍,若要切实地将“非遗”传承在高校进行下去就必须重视其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就太原师范学院“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来看,若要使山西高校“非遗”真正地进校园、进课堂,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关部门应对山西高校“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活动与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具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和惩治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山西高校“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开展。课程设置上,可根据年级、专业、性别、兴趣等方面开设不同的“非遗”课程;进行小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定期举办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非遗”活动,使学生巩固知识、参与其中,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等。
“非遗”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有牢固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高超的技术和技巧。定期组织“非遗”授课教师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和采风活动,“非遗”源于民间,许多山西“非遗”都以当地的方言、土语演唱,教师需要跟随民间专业人士学习纯正的方言和具体的实践,将原汁原味的艺术带入课堂,同时注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邀请专业研究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莅临指导或直接聘用其在校教学,确保教学过程中教师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及丰富的教学内容。
学生是传承音乐文化的主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高新技术丰富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非遗活动或对某非遗项目进行采风、调研等,将具体情况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被更多的人感知。
教程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都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与保障,是加强理论知识的支撑,“非遗”的传承离不开相关教程的编定,需要将各高校的教程系统化、统一化。《山西“非遗”传承系列教程》(以下简称《系列教程》)符合“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发展趋势。编定教程无疑是“非遗”进课堂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多数情况下不再是初高中阶段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是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索,查找资料,完成相关课程作业。课程组在进行大量田野调查的同时,也会将“非遗”传承人和研究专家纳入教程编写队伍,“非遗”传承人在实践方面具有权威性,并对本地区的地理特点,风俗习惯,人文文化等具有深入的了解,可为教程的编写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产生、发展及其形成原因等具体情况;研究专家根据自身的专长和优势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出发将自己的编写理念、对知识体系的深度领悟及其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规范性、通俗性等对教程进行编定,具有严谨性、先进性和权威性,定会独领风骚,独树一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教程组对各类“非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演奏(唱)进行整理和编定,借助发达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编定成教材运用在高校教学中,供大学生们参考学习或引入课堂系统学习,势必是“非遗”传承的良好平台。
目前,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面临资金匮乏、演出市场萎缩、传承人流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各高校恰是合适的载体,将“非遗”知识系统地传授给音乐专业的学生,“非遗”课程在高校的开展将会像播撒种子一样在各地生根发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所以《系列教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教程组编定的《系列教程》共四册,分别适用于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将山西“非遗”相关内容贯穿到大学四年的课程中,包括山西锣鼓、山西民歌合唱、山西说唱音乐、山西四大梆子四部分。《系列教程》 主要供山西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使用,可辐射到山西省的21 所具有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的高校,约供5000 到6000 名学生学习。大学一年级将开设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教材——山西锣鼓》课程,对于新生而言锣鼓的学习只需要注意节奏和动作两方面,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课程内容为绛州鼓乐、威风锣鼓、太原锣鼓、云胜锣鼓及山西其他地区锣鼓艺术的相关概述、基本形态和技术演奏;大学二年级将开设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教材——山西民歌合唱》课程,作为山西高校学生,学习并了解山西民歌是必须的,可学习到山西多地区民歌,如:河曲民歌、左权开花调、山曲等;大学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非遗”课程学习,其知识储备量逐渐增加,艺术造诣进一步加深,这时开设《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教材——山西说唱音乐》 课程更易于他们对山西“非遗”的了解和传承,可学习到沁州三弦书、临县三弦书、河东说唱道情、翼城琴书等;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艺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对其唱腔进行学习即可,在大学四年级的课程中增设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教材——山西四大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学唱戏曲选段并比较山西四大梆子的异同、了解他们的演唱风格、唱腔、唱词及其他音乐特征。
将“非遗”引入课堂是实现大学美育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程编定的必要性所在。2019 年美育已被国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美育工作不容忽视。“非遗”是最适合融入大学的美育课程,这不仅符合当今的时代潮流,也顺应着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品质。近年来,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工作愈加重视,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美育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非遗”蕴含的精神就是美育所寻求的精神,是重要的美育教育资源和精神财富,因此,非遗作为大学美育的素材和案例非常合适;最后,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地域性特点突出,将其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有利于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实现教育目标。
山西高校“非遗”传承的意义重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其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山西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山西的优秀文化,体悟山西民族精神的内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大学生的个人人格。“非遗”蕴含着一种美,往往寓于真善美之中,诱导学生审美,使学生懂得音乐是真的情感和自然流露,表现出勇敢、坚强、乐观、豁达,对未来充满希望与信心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心态。山西各高校将共同发挥院校母体机制职能,让学校教育领域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共促山西“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