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伊玖磨歌剧《荒山狐乐》中独唱与合唱《阿宝》的幼童音乐特色

2022-07-14 06:44:14王嘉欣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幼童阿宝声部

王嘉欣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团伊玖磨(1924—2001 年)是日本著名作曲家,1942 年考入东京音乐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本科。1945 年毕业后专门从事音乐创作活动,并经常指挥乐队演奏自己的作品。团伊玖磨的创作范围极广,从歌剧、戏剧、交响乐、管弦乐、室内乐到电影音乐、合唱曲、儿童歌曲,几乎涉及每一个音乐领域。

《荒山狐乐》这部歌剧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 周年盛典期间初演于中国,剧情取材于民间传说,讲述的是生活在荒山的狐狸和它儿子的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忧虑是歌剧的主线,剧中的主要配角是心地善良擅长打渔的水獭川兵夫妇。冬季即将降临,狐狸老爹欲将世代相传的生存秘技传给儿子阿宝,而阿宝却整日撒娇无心学习。狐狸父子便变成一对美女设下一场骗局,在水獭夫妇那里饱餐一顿。不久寒冬来临,老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俩人饥饿难熬。老爹只得偷学川兵夫妇捕鱼的方法,并于深夜来到湖中央,将自己的尾巴插到冰窟窿里引鱼上钩,但这一切却是善良的水獭夫妇谎言性的报复,结果狐狸老爹的尾巴被冻住了。天亮了,手持猎枪的人们逮到了守在一边的阿宝,老爹因救子心切,不顾一切扯断尾巴将阿宝从众人手中夺回并逃进了深山,最终气绝身亡。歌剧的音乐已远远超越民间故事的范畴,成功表现出世界上共通的人间悲哀,刻画了世间众生与厄运拼搏时的高大形象。《阿宝》这一唱段中团伊玖磨的独具匠心体现在“卡通式”的幼童音乐特色上,独唱声部包含的音乐结构、旋律特色以及合唱对阿宝幼年生活环境的渲染,无不向观众呈现出小狐狸稚嫩的模样。

一、并列结构特征

独唱与合唱《阿宝》 的曲式结构为并列三部曲式,分为前奏、呈示部A 部、中部B 部、中部C 部四个部分。(见表一)

表一:《阿宝》的曲式结构图

此唱段采用自由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前奏Ⅰ开始的上行大跳与前奏Ⅱ的下行大跳形成反向对比,中板的速度营造了冬日里日落黄昏时小狐狸出场的氛围。作曲家利用大跳的旋律配上阿宝的喊叫,首次向观众展示了这只胆怯幼狐的内心独白,作为前奏,向观众暗示了阿宝这个角色形象特征。呈示部为三句式的非方整型结构,中部B 部为两句式的非方整型结构,采用衍生句法,为展开型中部。B 部中同音反复和上行级进由呈示部A 部的材料发展而来,c 句八度下行大跳也是对呈示部中下行八度大跳的模仿。中部C部同样为衍生句法,e 句由合唱声部唱出旋律,随后独唱声部的E-B、F-B 再现了呈示部中动机的尾部。

因为描写的是幼年时期的阿宝,出世不久的它对未知世界充满疑惑与恐惧,总是畏畏缩缩。为了在结构上突出幼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特点,所以在这里运用并列三部曲式,使音乐充满张力,“这种张力不仅是吸引观众往下看的动力,也是提供歌剧向前发展的必须力量。”

二、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旋律特色

《荒山狐乐》这部歌剧选用了卡通性的神话题材,从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团伊玖磨早在创作这部歌剧之前就写了许多与儿童有关的音乐,例如《六首儿童歌曲》等。《阿宝》的音乐旋律具有明显的幼童特色,同时也是围绕日本语言音韵的特点展开的,含有较为浓厚的日本民族特色,加之配器中使用的日本民族乐器,再通过旋律起伏的变化将作者心中的民族精神全面展现出来。他也通过这些旋律,将幼狐阿宝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展现给观众。

(一)上行五声性旋律表现幼狐对新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阿宝》为歌剧《荒山狐乐》中主人公小狐狸的首唱。为突出阿宝在山间寻觅的小心翼翼,此时速度转至小快板。

谱例1:《阿宝》的62~69 小节的谱例:

此谱例的歌词大意为:“嘿,已经晚上了,啊。”等分型节奏接顺分型节奏的动机被休止符隔开,每一个跳音都宛若阿宝胆怯的心跳。初次面对未知的世界,小狐狸满心期待的在山间探寻着。62~64 小节的第四个音为止是五声调式,富有日本情调。

(二)离心式进行表现幼狐对新世界的畏惧

《阿宝》44~54 小节运用了离心式下行旋律,动机尾部的减五度音程表现出小狐狸阿宝在荒山里独自一人的惶恐。歌词大意为:“那里已是黄昏,那边已是晚上,像月饼一样的月亮已经出来了。”一系列下行旋律为此唱段铺垫环境。随着夜幕的降临,阿宝内心的恐惧加深,短小时值的节奏仿佛是阿宝愈发紧张的语气。离心式的旋律巧妙表现出阿宝探出头来又因胆小而躲回洞中的这一动作。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五连音在此时出现是描绘这部分场景最恰当的写法。如此,团伊玖磨通过旋律写作的变化表现人物心理的变化,将小狐狸阿宝这一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三)七度大跳表现幼狐生活环境的荒芜

1.七度大跳接反向级进

《阿宝》1~8 小节为前奏的第一部分,由合唱队女高声部演唱,用大跳表现冬日里的凄凉,幼年小狐狸在日落黄昏时出场。歌词为无实义的语气词,模仿风声。团伊玖磨利用大跳旋律,加上阿宝的喊叫,向观众展示这只胆怯的幼童小狐狸的内心独白,为观众铺垫了它在整部歌剧中的形象。

2.连续七度大跳

《阿宝》24~29 小节为前奏的第二部分,由合唱队女高声部演唱。傍晚阿宝从洞里探出脑袋四处张望,它拿着泥土玩耍,不经意间刮来的一阵风又将它吓回洞中。歌词为无实义的语气词。下行大跳表现出阿宝的吃惊,它试探性地将头伸出洞口又立马把头缩回去。最终通过山路后它又向洞里窥视了一下,随后两组下行小跳引出阿宝的正式演唱。

(四)半音阶下行表现幼狐滑出洞穴的姿态

半音阶位于这一唱段结尾部分,阿宝踉踉跄跄的走出洞穴,一不小心摔个跟头从斜坡上滑了下去。歌词大意为:“从山上刮下来了风。”半音阶下行至结束,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全曲。“近现代作曲家即使抛弃了功能和声的正格或者变格终止式,却仍然会借鉴其终止逻辑,并通过音高、时值、力度、音区、音色和织体等音乐要素,以及和声、曲式、配器和对位等技术手段的精心设计,达到营造并最终形成终止感的目标。”其中,时值无疑是较重要的手段。

团伊玖磨通过对旋律进行精心设计,将幼童阿宝的内心活动描写得恰如其分,同时展示了它的性格与特点。在这一唱段中,音乐为成功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合唱与独唱的交置

“在歌剧舞台上,由于剧情的需要,各种声乐织体会发生交置,例如独唱和合唱、独唱和重唱、重唱和合唱、合唱与合唱以及重唱与重唱的复合组合等。这些交置既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增强了戏剧性,又发展和丰富了歌剧音响织体。它们在音乐写作技巧方面把线与线的对位发展到体与体的对位。这些交置的织体不仅增强了音响,而且也扩展了歌剧的表现力。”其中独唱和合唱的结合是声乐织体交置形式中最常见的形式,从声部性质的构成上讲,可分为“同步交唱”与“异步交唱”。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交唱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优势,发挥着各自的戏剧功能。

《阿宝》这个唱段的独唱与合唱的交置从旋律与情绪方面来看显然是同步的。合唱声部是对独唱声部的模仿,并且两个声部诉说的情境相同。以下对合唱声部与独唱声部进行分析:

(一)合唱声部小二度完全模仿

《阿宝》中第44~56 小节的独唱与合唱中,独唱声部歌词大意为:“那里已是黄昏,那边已是晚上,像月饼一样的月亮已经出来了。”;合唱声部歌词大意为:“那里已是黄昏了,那里已经是晚上了。”合唱中女高声部是由独唱声部下移小二度而来,这种二度模仿是不协和的完全模仿。独唱声部由阿宝演唱,处于主导地位。随后在独唱部分稍有停缓的时候,合唱中女高声部和女低声部以低主旋律二度的形式模仿了两小节,男高和男低声部再次向下二度进行模仿。

(二)合唱声部与独唱声部相隔大九度的纵向空间

《阿宝》第62~69 小节的合唱中,独唱歌词大意为:“嘿,已经晚上了,啊”;合唱歌词为无实义的语气词。独唱声部与合唱声部之间的八度空间形成一个立体形态。男高声部和男低声部低九度于独唱声部进行,随后出现的女低声部与男高男低声部同音汇入合唱,合唱声部与独唱声部形成大九度的纵向空间。

(三)合唱同度模仿后变异

《阿宝》中第57~61 小节中独唱歌词大意为:“山上刮下来了风,哎呀”;合唱歌词大意为:“像月饼一样的月亮出来了”。合唱声部先于独唱声部出来,而旋律仍是对独唱声部的同度模仿。由于同度模仿是协和的,因此进行了三个音的模仿后旋律开始发生变化,上行三度跳出独唱声部的旋律线。

(四)独唱模仿合唱的动机尾音

《阿宝》中第83~88 小节中独唱歌词大意为:“嘿,嘿”;合唱歌词为模仿风声的语气词。这部分为《阿宝》的最后部分,虽然独唱声部与合唱声部在谱例的视觉效果上是一种强烈对比,而合唱部分是连续的跳跃,下行的旋律似与独唱对抗而行,但实则存在内部联系。独唱声部的E 音模仿男高声部动机的最后一个音,仍属于独唱与合唱相一致的交置。

独唱与合唱的同步交唱,大多数出现在抒情场面或色彩性场面中,其戏剧性功能也往往是抒情性或色彩性的。在歌剧音乐中,戏剧性是一个总体范畴,也是一种概念;在歌剧中,运用音乐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和各种表现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戏剧冲突,进而最终完成音乐在歌剧中所担负的创造使命,这就无可争议地获得了戏剧性。

四、合唱对阿宝幼年生活环境的渲染

《阿宝》这一唱段中幼童小狐狸怯怯诺诺的首次登场,合唱队在它的身后模仿风的呼声,营造一种深山寂静的只剩下风声的夜晚场景。它的作用是渲染性、烘托性的,造成一种凄凉孤独的气氛,并从整体上为阿宝的这部分唱段提供一种“背景墙”,从而极为强烈地营造出一种阴森的舞台效果。

(一)模仿风声

谱例2.《阿宝》中第1~6 小节合唱部分

此谱例的歌词为无实义的语气词。合唱队在前奏部分作为布景排列在舞台上,模仿出夜晚山间阵阵寒风的气象。太阳快要下山了,冬天枯萎的草坡上有个洞穴,山间开始吹起晚风,合唱队用大跳的旋律烘托出周围寒风瑟瑟的环境。

(二)模仿土石崩塌

《阿宝》第83~90 小节中,这部分合唱声部先于独唱声部出现,并用连续的跳音表现出夜晚山林土石崩塌的破碎场面。合唱部分为无实义的语气词,模仿风声。独唱声部的歌词大意为:“嘿,嘿,嘿。”合唱声部中女高、女低声部以同音的形式落后模仿于男高、男低声部。此刻阿宝战战兢兢地行走在深山里,不时被黑夜中的这一场景吓得张皇失措。

《阿宝》中的合唱部分有着特殊的表现功能,是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在许多作品中,合唱不仅是特定气氛的渲染,而且间接地衬托出主人公的品格或心境。合唱有时会被作曲家用于一剧或其中一幕之始,像一道布景似的在舞台上排开,这是为带出规定情境气氛而布局的。从审美意义上说,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感。在许多歌剧中,合唱既不表示什么特定人群,也不代表某种社会力量,只是作为风俗性场面的渲染,或是带出规定情境的气氛而布局的。无论何种类型的歌剧,都依托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而存在,且这个环境和氛围将对整部歌剧的情感表现、人物形象塑造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荒山狐乐》这部歌剧首演于1975 年,历经几十年仍久演不衰,可能因团伊玖磨在创作时常常考虑的是音乐与人的关系,考虑怎样才能用音乐来表现人生的意义,使人们奋发进取,憧憬未来,因此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与哲理性,也因此受到观赏者的喜爱。他的“歌剧创作以日本人的感情表达和戏剧结构向音乐结构升华为目标,在音乐语言和戏剧语言的辩证统一、管弦乐法的色彩性与民族性、和声手法的现代风格与东方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荒山狐乐》是一部二幕四场歌剧,它从制作上看并不像西方歌剧那样豪华,但其内在寓意性上则远远超过了一些大手笔的歌剧。《阿宝》这首定“性格”的首唱,着实让我们感受到团伊玖磨创作的魅力。因为描写的是幼年时期的阿宝,出世不久的它对未知世界充满疑惑与恐惧,为了在结构上突出幼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特点,结构上运用了并列原则的三部曲式,使音乐充满张力。通过对旋律进行精心设计,团伊玖磨将幼童阿宝的内心活动描写的恰如其分,同时也展示了它的性格与特点。虽然是以现代手法进行创作,但却完美地将听众引进这部现代歌剧里。加之合唱的特殊表现力,使整部歌剧既无乏味也无晦涩,真正做到了生动的表现、有机的串联、无形的感染。科尔曼说:“戏剧需要揭示人对动作和事件作出反应的特定性质。歌剧在它进一步强化这种揭示时才能成为戏剧。”如果音乐不同,一部歌剧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阿宝》中的音乐完美诠释了这句话,团伊玖磨通过卡通性的音乐旋律准确表现出小狐狸的性格,以及在规定情境中的心理反应。这对于作曲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歌剧音乐中创作成功与否的鉴别点,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键之所在。这部歌剧通过人性化的细微处理,展示了狐狸父子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相依为命、舐犊情深和矛盾纷争等方面的种种情感,构成了一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赞歌。

猜你喜欢
幼童阿宝声部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5:18
开心堡垒
趣味(数学)(2022年3期)2022-06-02 02:32:58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阿宝向前跳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黄河之声(2021年6期)2021-06-18 13:57:18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English Clause Syntax
西部论丛(2018年4期)2018-08-25 09:42:22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黄河之声(2018年20期)2018-01-24 12:04:48
熊猫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