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时候,如果因为笔芯墨不够流畅,字迹不够清晰,总要把它描清楚;如果字写歪了,那就更烦人了,一定要擦掉重写;有时候改来改去,好好的方块字变成了涂鸦,甚至可能让笔记本遭了殃……你有没有同款抓心挠肝的小习惯,或者大家形容得更多的一个词——“强迫症”?甚至还有一些江湖传言把它和星座、血型搭上了关系。
这些怎么也改不掉的小习惯,背后到底有什么心理学的奥秘?“强迫症患者”请听好……
首先要澄清的是,刚刚提到的小习惯,并不能算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至少有1000 万中国人受到强迫症的严重困扰。这种疾病最痛苦的地方在于,明知道自己有一些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或非常不适宜的想法,却没有任何办法加以控制。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儿童精神卫生分院的主任朱迪茜·瑞坡坡特在《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强迫症的经验和治疗》这本书里讲述了几位强迫症患者的故事。
五是运用PDCA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和完善。余昌胤认为,医疗技术的标杆管理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持续改进工作永远在路上。医院借助PDCA管理工具,要求对各项技术实行全流程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档案资料。通过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医院的医疗技术管理迈上了全新的台阶。
将距首站3.60 km处的块状黑粉用SEM观察(见图4),可以发现黑粉颗粒黏结在一起,但并不致密,存在较多孔隙;EDS结果显示,黑粉主要由C、O、S、Fe等元素组成,同时有少量规则形状的颗粒。EDS结果显示其S含量较高(见表1)。
7 岁的小男孩扎奇,一天要洗35 遍手。他只能用手肘拿东西,因为他害怕自己的手被弄脏。除了不停洗手,他还有很多仪式化的行为,比如一天中要花很多时间把卫生纸撕成长宽各1 毫米的碎片,然后冲进马桶;咽口水的时候,他必须要做眨眼睛、擦地板、触碰肩膀和下巴之类的动作。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不得不做,任何试图不去做这些动作的尝试都让他感到无比焦虑。他每天要花几乎1 个半小时来重复这些毫无意义的仪式动作,严重时甚至会超过3 小时。他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即使他知道这些动作和想法是奇怪的,他也停不下来。
外语语言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在教学中鼓励两种文化的互动,既要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也要保持知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输出中国文化的精髓。(贺宏志、周建设,2013:13-37)
一位36 岁的心理学博士,从6 岁起就受到强迫症的困扰,直到成年他也无法摆脱那些毫无根据侵入大脑的想法。当他开车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个可怕的念头:我可能撞了什么东西或什么人。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种悲剧的发生。他尝试用理性来压抑这种念头,但焦虑、痛苦和压力导致的胃痛不断折磨着他。最终,即使他知道这是荒诞可笑的,他还是不得不调转车头,仔细检查刚才开过的路上是否有任何异常。结果当然是否定的。一段寻常的旅途,他往往会因为这个阴魂不散的念头而不得不多次折返。
这就是强迫症患者的日常。他们的行为在其他人看来很可能是可笑的,其实他们自己也深知这一点,但就是无法停下来。强迫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两种主要症状:一个是无法控制的侵入性思维,另一个是无法控制的仪式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仪式行为的出现正是为了缓解侵入性思维带来的影响。只有靠吃药抑制或减少这些侵入性思维的出现,再辅以心理医生的专业治疗,他们才能勉强夺回对大脑和身体的控制权。
显然,这和那些困扰我们的小习惯是完全不一样的。想让字迹清晰和把字写整齐都是很理智的做法,也不算特别花费时间;至于越改越糟糕而让纸张成了牺牲品,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不过建议以后还是用好一点的橡皮或涂改工具。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到卷面整洁,也被提醒过如果老师看不清楚有可能会扣分,所以追求字迹清晰和整齐正是我们记住了老师训诫的体现。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你本来有充足的时间写作业,却始终停留于描写开头几个字的轮廓,或是反复擦了重写,那你可能得了另一种并不需要看医生的“疾病”——拖延症。拖延症可能源于你对自己的不自信,你总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好,对自己的答案没有信心;或者你根本不想开始写这个作业,但不得不在老师或家长的注视下进行,于是你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那个工作上——给文字描边。于是,时间慢慢流逝,直到最后一刻,你再也无处可逃,只能匆匆写下答案。真诚地希望你不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你不幸真的有这种拖延症,该怎么办呢?拖延症其实并不容易“治疗”,因为一个人做事的动机和意愿是很难改变的。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是永远不会拖延的。如果你不得不去做某件事,又暂时没有找到享受和喜爱它的理由,那你只能努力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在做事之前,分清主次,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频繁给自己打上“强迫症”的标签,把耗费时间在(可能)无意义的事情上的行为正当化——“我有强迫症,我也没办法啊”。有些行为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比如追求卷面整洁,而有些耗费时间的举动可能只是你逃避问题的“缓兵之计”。找到真正的原因,再对症下药,那些有点恼人的小习惯就不会再成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