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新媒体的兴起为高校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多载体和舆情监控手段,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但多元文化的冲击、尚不完整的工作体系、专业度较低的工作队伍制约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高校只有完善领导机制,建立舆论管控系统,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生产贴合大学生喜好的内容,方能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思想的认同感,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 关键词 ]
新媒体;宣传思想工作;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5.0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表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其碎片化、去中心化、即时互动性的信息传播模式,带来了多元、海量的信息。大学生三观尚不成熟,在不同社会思想的冲击之下,极易迷失,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阵地建设,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关系到大学生价值取向构建,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方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青年。
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
1.1 新媒体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更多载体
传统的校园宣传思想工作媒体平台以校报、广播台、校园电视台、海报墙、学校官网为主,这一类校园媒体曾经在高校宣传工作中占据主流地位,但以上各类媒体分别在空间、时间上受到限制,當下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其全方位的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超时空性让宣传思想工作变得更加灵活,既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即时将重要新闻、通报等信息在平台发布,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又可以集声、画、文字、视频于一体,增强内容感染力。同时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展示个性和价值观,便于宣传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数量高达10.32亿,手机端网民达10.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3%,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时自媒体平台的发展给予了师生更多的话语权,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的思想。目前在高校中常见的自媒体网络平台有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微博、小红书、B站等,这些媒体不仅是学生表达自我的平台,也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树立学校形象的手段以及传播主流思想的重要阵地。
1.2 新媒体为学校思想安全稳定提供舆情监控
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大学生往往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对关注的校内外事件发表观点和意见,容易在网络形成舆论导向和趋势,反映出学生的态度和情绪。安全稳定是高校重要的工作之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让辅导员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于可能出现的危机防患于未然,让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有树立舆情预警机制的功能,特别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思想情况,对可能发生的舆情问题提前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握校园舆情的主动权。
1.3 新媒体改变教育主客体,让思想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首先,传统的思想宣传模式是“满堂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新媒体的交互式信息传播可以实现双向沟通,信息发布者可以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多人、双向的沟通是将主流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可以促进主流思想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融合,特别是师生双方的沟通讨论,可以进一步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新媒体的反馈机制也可以促进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维护学生权益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部分高校通过企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校长信箱,允许学生直接与校方管理者进行互动沟通,将学生的声音传达给管理者,既有利于解决管理方面的矛盾,也推动了文明校园的构建。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新媒体平台众多,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环境错综复杂,娱乐化、商业化的信息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以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来看,监管起来难度大。目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均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标准的模板,也没有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同时新媒体平台众多,学校宣传思想战线缺乏统一管理,宣传思想考核制度无法全面覆盖到位,校级单位、二级学院、各部门的媒体之间没有形成合力,生产的内容同质化严重,不仅无法共赢,反而在内卷中消耗力量。
2.2 宣传思想工作人员专业性薄弱,内容输出质量不佳
青年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倾向于娱乐化、个性化的自我展示方式,目前新媒体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新型App层出不穷,大部分宣传工作者缺乏相关培训,制作的内容和形式难以跟上学生需求、部分高校在新媒体运用上,甚至依赖于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本身的能力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宣传效果。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碎片化和交互式,但宣传工作者尚未完成理念的转变,尽管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或者微博号,但更像一个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同传统的海报、校报、告示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将线下内容复制到线上。以抖音为例,即便是相对火爆的视频引发学生关注,但评论区几乎看不到宣传工作者的回复,更谈不上后台私信沟通,无法发挥互动功能。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部、团委等主要面对学生群体的窗口部门,宣传思想工作负责人员往往还承担着其他繁杂的日常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尴尬地位,更遑论媒介素养是否能达到工作要求。
2.3 多元文化冲击,大学生缺乏分辨力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和网络的普及,高校学生接触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但处于三观树立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仍有欠缺,原本不稳定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冲击。
3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
3.1 做好顶层设计,健全领导体制。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高校宣传工作并不单纯是宣传统战部门的工作,应当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形成合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所以首先要明确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是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围绕马克思主义开展教育,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保证为社会主义培养人,为党培养人。高校是意识形态阵地的前沿,只有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才能抵制西方敵对势力的侵蚀。其次,学校党委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一支通力合作的宣传领导班子,宣传统战负责人应当是党委班子成员,统一监管团委、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处、网络安全部等涉及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部门,并对各部门进行明确分工,落实相关责任人。
3.2 加强平台监管,完善舆论引导
第一,建立负责人制度,从学校、二级学院延伸到班级、宿舍,层层设立舆情分析管控队伍。负责人及时将学生关注的热点舆论向上级反馈,教师负责人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特别是辅导员,应当作为第一责任人,分析学生意见初衷、心理状态,建立预警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自主识别信息的真假,通过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爱国主义等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源头上降低舆情危机出现的可能性。第二,设立专门的素材筛选人员。凡拥有发布信息权限的媒体部门,要安排专职人员对发布素材进行质量把控,确保发布信息符合主流价值观,实行多级审核制度,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第三,做好舆论引导。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网络匿名性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言论自由,对学生在社交账户上发布的负面信息要及时进行回复疏导,避免扩大化。除学校管理的平台,类似于“表白墙”“知乎”“贴吧”等学生自我发起讨论的媒介,亦要安排舆情分析人员。第四,提升学生法律素养。要在日常教育中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应当对网络言论负责,特别是关于言论自由的法律条款要解释到位,通过学生手册对有害校园舆论坏境的行为作出规定,依法依规管控不良网络思想,提升学生自我管控能力,建设充满正气的校园环境。第五,打造权威发言人。权威发言人可以是学校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老师,也可以是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学生代表,通过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发言人,及时发布热点事件的真相,化被动为主动,避免以讹传讹。
3.3 建设高质队伍,落实物质保障
其一,要严把入口关,吸纳对宣传思想工作有热情,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人才进入宣传队伍,同时开展培训,保证宣传工作人员跟上时代的脚步,并建立起宣传队伍评价机制,避免人浮于事;如有条件,应当让宣传统战部门、团委、学生工作部门、二级学院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合署办公,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还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即时互动性,转变传统发布者的身份,学习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网络语言,与传播受众开展互动,用马克思新闻观的“人本”理念指导工作,坚持师生为本,关注师生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多方面引导大学生成长。其二,从政策上支持宣传工作开展,保证宣传工作经费充足,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配备高配置的电脑、相机、云台等工具。其三,要支持相关科研工作开展,支持鼓励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开展对新媒体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研究,并将学术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能力,推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
3.4 树立全媒体意识,输出优质内容
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平台普遍存在着“存而不活”的现象,关注人数少,阅读量小,活跃度低。通常一个学校同时拥有多个公众号、抖音等媒体端口,但发布内容同质化严重,不仅没有吸引更多学生,反而导致粉丝量分离。因此,各媒体首先要进行融合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根据学生兴趣和媒介特点,发布不同主题的宣传思想内容。例如文体娱乐相关的更适合在视频媒体,政策解读适合文字类型媒体。其次,要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改变说教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网络热点词语对晦涩的思政内容进行评述。宣传思想教育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视角,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考方式,对热点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聚焦学生实际需要,吸引受众喜爱。大数据算法可以做到千人千面的推送,学校宣传工作也应该做到精准推送。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同年级的学生直接,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是有差别的,应当根据受众特点来制作内容。
3.5 繁荣校园文化,线上线下联动。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可见学习生活环境对少年成长非常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校园文化精神建设要传播主旋律,新媒体则应该承担起校园向上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国家的各项政策以及发展目标都会指引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高校文化也反映着国家的价值导向。宣传思想工作要结合主题思想教育,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且参与度高的线下活动,通过学校抖音号、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号进行活动前意见征集、宣传动员,活动中投票互动,活动后意见评价,构建良好的新媒体文化氛围,将传统文体活动通过新媒体展现到师生面前,通过活动设计号召学生进行转发宣传,打造全员宣传的新局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发展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媒体育人功能不容小觑。在马克思理论的主流思想指导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主动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提高媒介素养,转变媒体运用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创造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思政教育内容,发挥各类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维护校园舆情安全,铸牢意识形态阵地,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志.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20.
[2]王菊芹,刘正慧.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的创新路径[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34-37,109.
[3]张丽芳. 全媒体时代关于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吸引力的几点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 (3):122-125.
[ 作者简介 ]
马任兰,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网络思政。
[ 项目名称 ]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19FDY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