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沙拉提·努尔买买提 依提卡尔·阿不都沙拉木
[ 摘要 ]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国家一项特殊而重要的政治任务。首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做出探讨;其次,根据国家近年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后,结合既往经验和时代特色探索在新时代下开展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路径。
[ 关键词 ]
新时期;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5.038
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年来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方向,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的过程中,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万千中国人民中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1 新时期思政教育概述
1.1 思政教育必要性
近年来,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中央的政策导向。同时,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和在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院校进行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少数民族群体当中,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各民族的优秀代表,不仅是所属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还能为各民族地区文化生活的充分交流提供契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不仅自身接受了教育,同时负担了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使命。所以,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够为国家培养爱国爱党的高素质人才,从狭义上说,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前提保障,也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创新提供支持。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多变,这是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的现实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不仅须作用于普通高校学生群体,还应该作用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1.2 思政教育前景
新时代,众多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思想理论为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其中,新时期的内容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方向,也引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开始把新时期的内容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相结合,这为之后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活力和注入动力。因此,融合理想信念与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可以纳入新时期的理论中,推动高校创新发展。
基于我国已经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强调新时期的思想内涵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从而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相对较弱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终促进民族复兴事业的发展。当前,中华文明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业已诞生一百多年,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的今天,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迫切性和稳定的发展前景。为了实现人才强国,需要深度了解新时期的内涵价值和提出背景,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国家,获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无论从少数民族群体的特殊性,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以及高校教育的重要性来说,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诸多问题和亟待完善之处。近些年才大力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成果是否惠及或贴合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还需探讨。
2.1 思政教育现状
我国致力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对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这一政策的提出为西部地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少数民族大多在西部地区,随着国家对西部教育发展政策的实施,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占比提高。从高校少数民族生源不断扩大的趋势来看,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习惯、文化基础、教育背景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民族性,又由于其思想亦或意识形态较普通学生更具复杂性,所以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较为显著。从实际的调查数据和各方面新闻报道可知,我国西部高校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对少数民族教育有前沿性研究。
在当前全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学习的氛围感召下,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我國发达省市区也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相对较少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学生报考较少的地区,常常忽略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或者把对普通高校学生的教育方式平移给少数民族学生。这样的举措虽然强调了平等的学习体验,但是并不具有针对性,也无法使本就具有特殊性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国地域辽阔,从政治教育的大环境来看,各地区乃至各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基础都不平衡,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在意识形态尚未成熟的时候容易受到国内外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全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边缘,呈现出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关注。
2.2 思政教育困境
本文根据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以及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2.1 民族情节较深,政治文化认同感低
大多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本民族地区,根据环境造就人的规律,少数民族学生自带的民族属性浓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存在生活环境和饮食等差异,所面对和接触的群体大多是汉族学生,所以融入时的认同感大为降低。在新时期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大部分学生可以明确识别理解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但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大政治理论背后的内涵理解略有欠缺。此外,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课依然按照“原理课”“概论课”“基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理论性过强,又缺少介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民族情结深厚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难以形成统一坚固的政治文化认同感。理解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将新时期的内容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需增加和强调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
2.2.2 学习能力较差,同辈竞争意识薄弱
当前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仍较严重,究其原因是高校教师并未注意少数民族群体和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或者学习能力不够,当少数民族学生对新时期内容提出理解性问题时,可能得到过于死板和僵化的口号性答案。同时,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教育环境并不和大多数省市区的生活教育环境一样具有竞争意识,当进入竞争意识强烈的学校环境时,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上不如普通学生。在新时期的思想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容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性和给予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感受不深。
2.2.3 心理承受力弱,意识形态思维差异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容易自带差异反应,对从他人处接收到的评价和反映较为关注。在把新时期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理解偏向于个人利益或功利化趋势。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本就具有严肃性,这样的教育环节或灌输教育使得少数民族学生难以消化,甚至产生抵触或叛逆心理。在对新时期内容的理解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从中直观感受到其为自身带来的直接影响,因此他们可能会对崇高的理想信念产生质疑。而在对其进行纠正教育时,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可能导致其心理承受能力差,无法共情。长期以来,我国注重高校和社会实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越来越丰富的网络文化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吸收各种思想的机会。所以,在新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设计时,要把少数民族的内心情感考虑进来,要大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否则将违背教育的初心。
3 思政教育路径
3.1 从理论出发,更新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理念
当前新时期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研究,所以要深挖其内涵,把其中关于民族复兴、振兴、团结等元素纳入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来,提出更为丰富的包容度更高的教育思想,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且国家要首先重视对各社科高校研究课题和内容的选择,加强对中国梦和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要想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陌生感,就要积极推进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架构,保证全国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一性。根据不同地区实施的困难度,可以优先把新时期等政治话语首先融入思政教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政教材配置。
3.2 从实践出发,打通新时期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在解决理论问题以后,在高校和社会共同开设更为丰富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能够为减少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提供帮助。目前的实践活动中,针对各大高校普通学生的活动内容已经有所发展,此后要不断考虑符合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由于各民族具有多样性,所以尽量把各民族的共性纳入新时期的活动设计中来。另外,根据网络时代特色,可以加强互联网优势的考量,构建属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的统一。以新时期内容为指导,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为民族团结助力。
3.3 从教育出发,重视民族理论培训和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作为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方,需要国家下力加强经费投入和体系建设,才能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拥有更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聘请有关专家对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门管理。在这一模式标准化以后,逐步形成服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比如,可以在各高校或各省市设立单独的少数民族学习咨询部门,并对所在学校或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由专业的教师提供专业的理论讲解、实践活动安排。因此,高校专门进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加强民族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个人素养,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还要根据现有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新时期的内涵对于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国意识具有鲜明的教化作用,可以作为打开少数民族心灵的钥匙,引导其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不断发掘思想内涵,不断嵌入民族情感,不断强化文化历史认同,能够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带来新气象和新机会,为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在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全国一条心的情况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侯东丽,周思聪,穆闯录. 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2):83-85.
[2]孔云. 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1,9(2):176-184.
[3]王丹凤,宋玉成. 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17-19.
[4]刘洪珍,张国忠.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53-155.
[5]李珏,李岚,袁勋. “大统战”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5):88-90.
[6]熊光红. 基于中国梦语境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3):11-13.
[7]徐曙峰. 精准思政视阈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8):75-76.
[8]刘晓.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以河西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8,5(34):289-290.
[9]胡会敏. 多元化、多民族背景下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内江科技,2018,39(4):101-102.
[ 作者简介 ]
努尔沙拉提·努尔买买提,女,新疆阿勒泰人,河海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提卡尔·阿不都沙拉木,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河海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