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涵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写作不仅是学生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准。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都在创新,但是目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平衡,有的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有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本文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创新写作教学的方法,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阅读和写作之间关系密切,有良好阅读习惯和较强阅读能力的人,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强。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国学经典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丰富和启迪他们的心灵。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作品,能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提高写作能力,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国学经典阅读对写作教学的作用,以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为例,探讨国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他们高度的文化自信,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一、将国学经典融入写作教学的意义
国学经典经过了历史沉淀和时代检验,在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具有示范性、多元化等特点。中国国学经典不仅体现了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继承了优秀文化传统。古典文化作品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哲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可见,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让他们对自然和社会有更多的感悟,提升观察力,加强情感体验,丰富内心世界。文学经典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量阅读国学经典作品对提升作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新体验也会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
因此,教师要把国学经典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实现读和写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两者才能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要重视国学经典阅读教学,积极探索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二、少数民族学校写作教学的现状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国学经典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影响,本文调查研究了众多少数民族学校的读写教学情况。以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和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各学校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写作教学,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用汉语与学生进行互动,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1.重视阅读教学
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教师对国学经典阅读的倡导力度也不够。大多数学生的汉语读本以通俗文学为主,文学名著占比较小。除了少数学生能主动阅读国学经典作品,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基本限定在課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史记》等节选部分。
2.语言文化差异
虽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师生的汉语综合素质较高,基本没有妨碍他们用汉语进行交流,但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写作素材,另外,地方方言语法和地方文化的迁移也是导致写作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写作有抵触心理。
众所周知,表达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材料的丰富程度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积累素材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生活和阅读中获取。然而,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语境以地方语为主,这不利于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素材,阅读国学经典作品就成为积累汉语材料的最佳途径。
因此,国学经典阅读是学生写好汉语作文的基本保证,其中健康有益的经典读本具有示范作用,其在语言和思维方面,可以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国学经典阅读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国学经典阅读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经典阅读情景,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国学经典阅读计划,加强阅读指导,指导学生主动积累素材,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1.养成诵读国学的习惯和意识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习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作品,努力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为未来使用汉语写作做好铺垫。
例如,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或背诵国学经典文章,或者每天拿出10-20分钟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对国学经典的看法,大胆表达。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比阅读不同的书籍,发扬探究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认识,增加了他们的文化底蕴。经常阅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改善学生汉语表达能力较弱的问题,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进而养成使用汉语思考和交流的习惯。
2.加强背诵,打好语言基础
大部分学生写作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语言匮乏,而积累素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他们朗读和背诵经典作品,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建立背诵晋级制度,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乐趣,在诵读中获得成就感。从《诗经》到《离骚》,从古代到近代,从段落到篇章,文学经典不仅语言有美感,内容也有深度,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含蓄隽永。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不同作品的风格,把握文章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通过背诵掌握语言知识,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3.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全日制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应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督促学生积累。
例如,对于起点低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课本节选入手,逐步指导他们阅读全文,积累写作材料;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比较阅读,并要求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积累的内容包括好词好句赏析、人物塑造、选题分析、写作线索安排等诸多方面。为了让学生树立阅读国学经典的信心,教师制作阅读清单时,内容可以由浅到深、从简到繁,篇幅可以由短到长。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目录、序跋、批注、索引等,让学生快速了解书籍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等,从而流畅地阅读。如果作文教学脱离了阅读教学,学生写作时就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感觉无话可说,作文极易出现假大空等问题。
阅读经典名篇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透过作者的文字,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悟出人生的智慧,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点,用最小的教学精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可以从片段出发,指导学生把握整本书的价值。比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以“智”为主题指导学生分析,从文中好汉身上可以学到哪些智慧,了解《水浒转》中各位好汉的谋略才干。
经典名篇中渗透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比如阅读《赤壁赋》《苏东坡传》《东坡突围》,能体会到苏轼、林语堂和余秋雨等人虽经历诸多磨难,仍有坚强的意志,可以学习他们超凡洒脱的人生态度。这些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悲悯情怀,也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教师可以从主题出发,根据文章类型分类,比如文学类、游记类等,指导学生阅读同一类型的经典作品。比如,《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属于史传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主题相同,但人物刻画各有千秋。《陈涉世家》的描写有详有略,详细描写了起义的谋划过程,突出了陈胜的个人能力;而《唐雎不辱使命》则是通过对白塑造唐雎忠于使命的形象,从侧面烘托了秦王的阴险狡诈;《隆中对》则通过正反面描写,全方位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文化经典,如《史记》《战国策》《三国志》等作品,拉近学生和经典之间的距离。经典名篇无论是在情感抒发,还是在写作方法、结构布局等方面,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比如,读完经典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审视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可以从经典作品中选取合适的点,指导学生写作,从而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4.运用体感训练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
形体语感包括对某种文体(语体)的所有构成因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特殊要求的理解,涵盖了语言形式规范的整个领域,并贯穿于语言认知和创造的阅读和表演全过程。形体语感的形成就是文章(言语)图式的认知建构。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对汉语的体感,就是让学生了解汉语的体系,了解汉语使用的基本节奏,掌握汉语的相关知识,进而能自由模仿和使用。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不同,教师需加强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安排文言文的应用训练。
“如果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如果学生在读书时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自己原有的语汇重记下来,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会使书失去原始思想的光彩。”实践证明,学生结合扩充词汇量、词句修饰、句型变换、章节组织等方式进行语音训练,更适合语文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学到与汉语使用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提高阅读素养和阅读水平,而且为汉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学习,就理解而言,是获得一种知识;就应用而言,是养成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必须在理解之后应用;知识是必要的,但必须使它成为一种习惯。语言学习的起点是“知”,终点是“练”;就像一個人学走路,从开始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健步如飞,皆因习惯成自然。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累。真正的经典总是超越民族和时代,具有前瞻性。文学、历史、哲学的经典更注重深度,由于经典作品的语言大多生动有趣,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所以,经典阅读是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字词积累,而且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因此,阅读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而且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思维,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