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坊,这个地处资溪县北部马头山原始林区、与贵溪市接壤的小山村,今天于我,正像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杨坊村所属的镇中学当教师,班上有10来个杨坊的住校学生,他们每个星期带米来校蒸饭,我常见他们带的菜,不外乎是一瓶罐的干腌菜、萝卜干、霉豆腐之类。
因为要家访,我去过好几次这个山旮旯小村。近20里的砂石山路坑坑洼洼,有几段是坡陡弯急还老长,上坡得推著车,人就拉风箱似地直喘粗气;下坡则要边掐闸边小心地慢行。每回我都搞的一身臭汗淋漓,满头土灰。
杨坊村共4个村小组160余户人家,散落于峡谷中和溪流旁。村民住屋,除双门石小组一部分来自浙江新安江库区移民是干打垒土房外,当地村民家是一色的木瓦结构旧屋。
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置身于此,我脑海里油然泛起古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所表达的那种荒僻寂寥的意境感觉。
大山阻隔了外界都市的尘嚣,也远避现代经济和信息的传入。那时杨坊村民的经济收入基本源自农田耕作;以前还有部分人上山采伐木竹,春上从门前溪流扎排放远外地……
“春插几丘禾,秋收谷几箩。夏斫几根树,冬拢一盆火。日子慢慢过,神仙不如我!”这是一位学生的老爷爷,攀谈中笑着给我念了这段当地流行的顺口溜。从中我意味到,这实际是那种小农生产者安于现状心态的流露,抑或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而无奈的自嘲和调侃吧!
不久后,我调入县城机关工作,在之后的30余年里,一直未再踏足那个熟悉的俨然世外桃源的杨坊村。
二
我与杨坊村再续前缘,媒介物竟然是一种洋食品——面包。
提起面包,年过半百以上的人们似乎都会想起当年热映的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中,列宁的卫士长瓦西里安慰妻子时反复念叨的那句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说实在的,那时国人中真正见识过面包的并不多。
而当时光流转到1987年冬,在不出产小麦、也不加工面粉的山区小县资溪,一位来自杨坊村的退伍军人张协旺,利用在部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中学到的烘焙技术,在城市试开面包店获得成功。而后数年间,通过“亲帮亲,邻帮邻”“一姓带一村,一村带一乡(镇)、一县”,如此原子裂变般地“刮”起了一股“面包旋风”,他们不仅在全国数千个城镇开起了面包店,还将资溪面包推向了海外,在俄罗斯、法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资溪面包的一席之地。
2006年,资溪县被冠名“中国面包之乡”,资溪面包成了与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一样响亮的知名品牌。
资溪面包源自杨坊村。继张协旺之后,杨坊村相继闯出了钟启文、张风林、严品行、江梁、周金华等数个拥有中心工厂和众多直营门店的“面包大咖”。由此,杨坊村也被人们誉为“面包第一村”。
因为参加编纂《资溪面包产业发展史》,我有机会再次踏访久违的杨坊村。
新修的水泥公路宽平坡缓,蜿蜒通向深山林海。从县城到杨坊近30公里路程,汽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村口。
下车伊始,抬头前望,一时间我恍若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找不到北,之前脑海“收藏”的杨坊村旧印记,在现实中已所剩寥寥。
跨过宽畅的面包大桥,迎面赫然入目的是一座颇具古典牌坊式风格的大牌坊,巍然伟岸屹立在村前。牌坊上镌刻一副鎏金大字颇显豪气又十分切题的楹联:
小村庄砺创大品牌享誉四海
大智慧精作小面包泽惠千家
穿过牌坊,宛若进入一个“面包王国”:村前广场四周,绿树掩映、繁花簇拥着的是一个个形状各异、硕大无朋的“面包”造型。村民告诉我,这是杨坊人就地取材,从附近河滩上搜罗来的鹅卵石,经过打磨再加彩色油漆修饰制成一个个放大的几可乱真的“面包”,有的还装饰成“表情包”,惟妙惟肖,摄人眼球。更令人注目的是,就连立在醒目处介绍村情概况和记载捐资公益事业的“功德碑”,也颇有创意地将其制成洋面包切开状的横截面……再加上面包亭、面包小道、面包农舍等,以及异国情调味十足的荷兰风车,让我们几乎忘记了眼下是在中国境内一个丛山峻岭围抱下的小山村。
当年我熟知的村民旧木屋和移民“干打垒”泥瓦房,大多被换成了别墅式的小洋楼。颇有意味的是几位面包大咖的旧居,或许是为了不忘自己艰辛创业的初心吧,被修缮改建成别具一格的农家小院:院前挂着“面包人家”牌匾和表达面包创业主题的楹联,传统的书法古装艺术和舶来洋文化在此碰撞,典雅中蕴清奇,迸发出意趣别致的火花。
三
我试图找到解读杨坊村令我大感意外的“密码”。
我随面包史编写组远赴南京、扬州、杭州、绍兴、湖州等城市,采访了从杨坊村走出去成就卓然的几位面包大咖,实地参观了其经营的大产业——规模化生产中心工厂和多家位据闹市区的直营门店。我分享了他们奋楫市场经济大潮,将面包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成功喜悦。而当提到千里之外家乡杨坊的话题时,他们无一例外都流露出对那方滋养过自己的土地,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在湖州采访我过去的学生张风林,他麾下的面包前端产品——鲜奶油企业年产量居全国前列,可谓家大业大;可当他谈起年少在家的情景时,已年过半百的他,眸子里竟透出孩童般晶莹泪光……
在夜深人静时,他们常常会感觉到家乡远山有声无声的呼唤。近些年来,他们情系乡亲反哺桑梓,为家乡的建设和父老乡亲倾其所能地付出:
——2005年,张协旺、钟启文、张风林、周金华等联手出资创立杨坊村公益事业基金会。由基金会拨款在杨坊村建造了面包大桥,还在各村小组修路、种树,初步美化村容貌,方便村民出行;
——每年重阳、春节,杨坊村的几位面包大咖都要向全村花甲以上老人送上慰问红包;
——优先安排村里的待业青年到本公司就业;对上门来取经、有意开店的老乡,热情接待,提供吃住,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无偿地提供资金扶持他们开店,放飞理想……
然而客观地讲,这些对家乡的援助基本上还仅仅是停留在“输血”的层面上。
四
好风凭借力,是近年来开展的“双返双创”活动,即鼓励和引导外出创业能人和乡贤返乡创业创新,撬动了兴村富民的引擎,也真正激活了杨坊村自身的“造血”功能。
千里之外乡愁浓,远山呼唤游子归。
2017年,已把“资溪面包”品牌,在浙江绍兴全城及所属县(市)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地步的钟启文,把绍兴的产业托付给管理团队打理后,毅然回到杨坊村。
是杨坊村的现状,触动了他的归心。每次回家探亲,像火灼似地他目睹杨坊村农田搁荒严重,除路边住屋附近处少数田地外都基本废置。多年来村里没有一项具体实施项目,村民们依然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
是地方政府再三邀请,杨坊村乡亲们的热切期盼,让游子终回家。
众望所归,他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就职演讲极其简短扼要,字字滚烫暖心:“我一是深怀真心,感恩家乡父老乡亲;二是不忘初心,我既然回来了,就同大家全力干好一件实事:富民强村!”
钟启文深谙“车厢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朴素道理,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他将企业管理模式“移植”到村两委班子建设上,推行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和群众监督机制。
强村富民,他使出了几招“绝招”:他从立足本地优势、盘活现有资源入手,把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列为主攻方向。用具体的产业项目激活村集体的“造血”功能。
钟启文利用他在外打拼多年的丰富经验,借鉴江浙农村“田园综合体”的做法,创办杨坊村生态种养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股份制,村民自愿入股。合作社建立村集体与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按入股占比总数分红,其所得用于奖励表现突出的股东;而对于较困难的村民和8户贫困户则另眼给予倾斜照顾,分别馈赠半股和1股股金。钟启文自己不领村里一分钱工资,还每年捐出不少钱资助公益事业。
同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闲置土地和尚未承包的土地折价入股合作社,其中380亩荒地高价建成高标准农田,用于发展立体化农业产业。
“杨坊村号为‘面包第一村’,我们不能让它浪得虚名!”钟启文笑着告诉笔者,他在回杨坊村任村支书的同时,还受县领导盛请,由他领衔筹建总投资30亿元的资溪面包产业城,即打造中国烘焙业首个争取上市的全产业链。于此,他触发灵感地想到杨坊村,他决定瞄准这个机遇,将村里的产业开发列入这个“面包航母”宏伟规划中,担负先行先试的角色。于是他和村两委班子商定,从高标准农田中辟出328亩种植南瓜、黄桃、水稻等作物,其产品直接供应面包城,经创新加工成为面包糕点馅料。
他还指导村民在高标准农田栽种朝天椒、紫薯等作物,复合发展“林下经济”:在枫树下养蜜蜂,在竹林下种竹荪,采摘、加工野竹茶等土特产品。钟启文还利用多年在外创业结交下的人缘、地缘资源,在杭州成功注册“神马缘”“山岭野竹”商标,将这些原始森林的纯天然农林产品推向都市,线上、线下卖得十分火爆,给村集体增收,让村民致富。
他还借助资溪被列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东风,着力做好“面包第一村”生态旅游文章:凸显面包文化特色,并在村前公路沿线村落打造“枫竹繁花”景观带,栽种波斯菊,连珠成链,点缀美化,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游览。
就在我们结束采访启程回县城时,正逢一辆大巴车载着浙江的游客慕名来访面包村。他们兴致勃勃从杨坊大桥那头来,紧忙不迭地四顾观望,纷纷用相机、手机拍照,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来的分明是“惊艳”二字。
是啊,如今的杨坊村,给世人惊艳地展现的,是活脱脱宛然一幅不乏原始自然底色,又赋予时代元素的景致绝佳的山水画:远峰披黛洇青,近岭凝绿耸翠;杨坊河绕村缓流,明净如镜,那面包村大牌坊、面包亭、荷蘭风车、新修石砌岸堤等一一悉入“镜”中;微风乍起,水波漾动,在艳阳映照下,似锃亮夺目的琴弦,不时地弹奏出清亮悦耳的乐曲……
作者简介: 李明华,抚州市资溪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档案馆)。
■责任编辑: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