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中的儿童美育观探析

2022-07-14 09:50:21孙继超
美与时代·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丰子恺创造力漫画

摘  要: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他的漫画极具特色,具有清新脱俗、明净朗然的审美意境,其儿童漫画中的儿童美育观对我国儿童的教育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丰子恺先生漫画中的儿童美育观与现代儿童美育实际情况相结合,浅析丰子恺先生漫画的儿童美育观对我国当代儿童美丑观以及道德观念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如何让儿童在美育中得到精神的陶冶,运用艺术来调节身心健康、净化心灵,让儿童在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健康、更幸福。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儿童美育;创造力

丰子恺先生(1898—197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集文学、音乐、美术于一身,可谓多才多艺,尤其在漫画艺术方面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鼻祖”。在丰子恺先生的儿童题材的漫画中,他笔下的儿童形象都是活泼机智、十分可爱的,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是非常关心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是一位有慈爱之心的艺术家。我們可以从他的漫画中感受到童心美,引发我们对于儿童在精神方面、审美方面以及价值观方面等成长问题的关注。所以,丰子恺先生的儿童美育观对当今儿童美育有着很大的启发。

一、浅析丰子恺先生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漫画

丰子恺先生在《漫画的描法·漫画的由来》中介绍了“漫画”二字的由来。首创“漫画”二字的是日本的葛饰北斋,“葛饰北斋自称其画集曰《北斋漫画》。漫画之名由此诞生”。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独具特色,其中最独特的当属他对儿童的描写。在其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漫画中,他对儿童神态的把握非常到位,并且表现得细致入微,以及以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也非常耐人寻味,其漫画中表现的场景和事件都十分贴近生活,并且清丽脱俗。

丰子恺先生能够保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单纯可爱,还能在生活中敏锐捕捉到童趣瞬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对周围事物越来越熟悉,难以再有好奇心,童心逐渐消失,功利心越来越重,想象力也随之消减。但丰子恺先生却还可以保持对周围事物非常敏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无论是儿童题材,还是社会题材,都可以看出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十分新奇,创造力和感知力保持旺盛状态。

图1 《欣赏》

丰子恺先生的绘画线条与吴道子的莼菜条有相通之处,古拙而又流畅,自然而然,弥漫着生命的张力。如在图1《欣赏》中,5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虽然看不清每个小朋友的长相和表情,也不知道他们在观看什么,画家也没有交代,但是从他们的姿态动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观看有意思的事物,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画面传达的氛围欢快放松,丰子恺先生对于儿童形态把握得非常准确,可以把儿童的神态特别自然地表现出来,几根线条看似随意,但是已经把想要表达的氛围和思想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十分打动人心。从这幅画可以看出:第一,丰子恺先生对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的捕捉非常巧妙;第二,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图2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又如图2《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中的小女孩儿阿宝,只见她表情认真,正赤着双脚蹲着给凳子的四只脚都穿上鞋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这两双鞋子是不一样的,但从鞋子的尺寸可以看出是小孩子的鞋子,阿宝可能给凳子穿的是自己的小鞋子。笔者认为,阿宝之所以给凳子穿鞋子,是因为她觉得凳子也像人一样有脚,也需要穿鞋子。小孩子思想单纯,容易产生这样的移情,经常会赋予周围物体生命,如他们会认为周围的物体也有知觉,有冷暖感知。丰子恺先生能发现儿童对周围事物特有的情感和想象力,并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笔者认为,画面中的题字也十分轻松,有童趣,画面内容配合题字,使画面效果相得益彰,能拉近与观者的距离,使人感受到丰子恺先生漫画的魅力。

图3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

如图3《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只见大人们在楼下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叉腰、怒目圆瞪,其中有两个大人还伸出手指指着对方争吵,场面非常激烈。而他们双方的孩子在楼上阳台互送小花,十分童真美好,足见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感情思想纯粹。两个小朋友即使吵架了,也会很快和好,忘掉过去的不愉快,不会心生芥蒂。所以孩子们的世界美好单纯,也正因如此,小朋友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忧无虑的。这幅漫画是在呼吁成年人回归“童心”。我们这些成年人遇事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去面对,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少一些焦虑,多一些真诚,从而在精神世界中多一些放松。所以,成年人在精神愉悦方面确实要向儿童去学习,不要计较太多。通过反思可知,儿童虽然幼小、不成熟,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但仍有我们成年人去学习的地方,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对成年人也有着教育和感化的作用。

二、丰子恺漫画中的美育观对儿童的影响

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对美育实施和发展的重视,其中儿童美育尤为重要。从丰子恺先生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漫画来看,他的美育观对当今儿童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并与当代美育精神有相通之处。丰子恺先生十分关注儿童的心灵成长及儿童的生活,在他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漫画中,儿童形象活泼可爱,并且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子恺先生的漫画能启发我们思考: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我们该如何保持一颗“童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一)珍视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似的天真绝不是婴儿般倒退的标志,它是生命力和创造潜能存在的来源和证明。”[1]37在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中,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十分关注儿童成长,并且鼓励孩子们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己独特的想法。如在图4《瞻瞻底车(二)脚踏车》中,一个小男孩用两个大蒲扇来当脚踏车的两个车轮,小孩儿神态也十分机灵顽皮。蒲扇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成年人很少会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联想和比拟。但在孩子们的世界中,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会把相像的东西联想起来,蒲扇和车轮都是圆形的,并且蒲扇上放射状的脉络和车轮的辐条也非常相似。丰子恺先生赞扬孩子的想象力,并且经常在生活中捕捉这样的场景。

图4 《瞻瞻底车(二)脚踏车》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儿童的创造力比成年人强得多,他们可以发现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相似性,会对两个相似的事物进行奇妙的比拟。他认为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因此常常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创作,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儿童眼中的世界。儿童虽然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儿童能看出事物本身的美,是一种“大巧若拙”的美。由于成年人接受了大量的逻辑训练,并且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个新事物时,这些技能会束缚成年人的自由感知。在当今社会,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在精神上的追求也要有所提高,满足我们的精神需要,所以美育非常重要。美育要从娃娃抓起,可以通过美育保持儿童的创造力,引導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感知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在美术创作中,有的作品造型准确、结构严谨,但缺乏血肉、神态呆滞;有的作品,人物造型虽然歪歪扭扭,比例也不准确,却能把人物的神态表现出来,使观者产生共鸣,所以有时候创造力比技能更为重要。

(二)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寓教于乐

如今许多中小学美术课上,老师会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涂鸦及各种手工创作,这要求老师要多给孩子们一些创作空间,不需要过多指导孩子如何涂鸦、如何创作。因为儿童的想象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理解一些事物的方式是非常新奇的,是我们想不到的,让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涂鸦,笔者相信孩子们的涂鸦一定会呈现出一部“大片”。

与专业美术教育相比,儿童美育更像是启蒙游戏,儿童美育不要求儿童可以创作出严谨协调的美术作品,也不需要给儿童灌输大量的美术技巧知识。儿童美育能以游戏的方式去启发儿童,在玩耍中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法国启蒙代表卢梭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2]成年人有着固定的理性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这是后天训练而成的,已经形成了一种直觉定势,这种后天的训练会遮蔽人们天生的感知力。但是在儿童时期,还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这种天然能力是非常珍贵的,老师应加以引导,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保留这样的天然能力,并且还可以让这种能力更好地增长。

(三)儿童美育不是“教”而是“浸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弘扬丰子恺先生的艺术精神和美育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当今“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基础教育的核心要义不是培养学生成为单纯的有知识、有技能并掌握方法的人,而是使之成为有修养、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不妨暂时称为有‘核心素养’的人”[3]。美育知识固然重要,但其背后的人文内涵以及儿童成长心灵的需要更为重要。面对当今美育,更重要的是能够“浸润”孩子的心灵,让其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更幸福。

实施儿童美育不能过于着急,儿童需要从小开始接受熏陶,需要耳濡目染。儿童美育是长期“育化”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长时间的艺术教育中不断熏陶,一点一滴“浸润”出来的。孩子们要学习系统的美术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将美育作为强制性教育,要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

三、结语

“培养童心和创造力的最佳途径是美育,因为以自由创造为本性的审美活动可以充分保护儿童的创造性表现。”[1]40儿童美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引导儿童感知世界,并且对其今后的审美活动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儿童的创造性表现也离不开儿童美育,丰子恺先生漫画中的美育观充分体现出了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首先,丰子恺先生可以观察到儿童的想象力,生动地记录儿童生活,通过漫画的形式把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记录下来,这是其观察能力强、感知力敏感的表现;其次,画中的儿童想象力丰富,可以把周围的事物与其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拟,这是创造力强的表现。这两点在当下儿童美育观中都非常重要,也体现出儿童美育中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在今后的儿童美育中,实践教育还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让每一个儿童都可以快乐放松地接受儿童美育。

参考文献:

[1]冉祥华.美育·童心·创造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9(8):37-40.

[2]卢梭.爱弥儿 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01.

[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63.

作者简介:孙继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丰子恺创造力漫画
爆炒米花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20:24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4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MINI漫画
知识漫画
百科知识(2016年18期)2016-10-28 0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