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第一大股东生变

2022-07-14 09:48吴田田
金融理财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信集团中信证券金控

吴田田

中信银行与中信证券控股股东同日生变!

6月22日,中信银行控股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有限”)将其持有的约314亿股中信银行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控”),无偿划转完成后,中信银行控股股东将由中信有限变更为中信金控。

同日,中信有限、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中信股份”)将所持有的中信证券股份约27.34亿股无偿划转给中信金控,划转完成后,中信金控将承继中信有限目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

中信金控是我国首批获得金融控股牌照的公司之一,是中信集团内部新设立的一家公司。中信集团将其金融机构的股权划转到中信金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此来隔离实业业务,防范风险交叉传染。目前,金控公司统一管控金融板块或将成为趋势。

6月22日,中信银行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中信有限将其持有的约314亿股中信银行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64.18%)无偿划转给中信金控,并且将其持有的面值约为263.88亿元的中信银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无偿划转给中信金控。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国有资产内部无偿划转。

本次无偿划转完成后,中信银行控股股东将由中信有限变更为中信金控。中信银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截至今日收盘,中信银行A股报价4.78元,上升0.42%。

据了解,中信金控于今年3月拿下金融控股牌照,是我国首批获得金控牌照的公司之一。3月24日,中信金控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50亿元。3月31日,中信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李庆萍在中信股份的业绩发布会上介绍称,中信金控未来将承接中信旗下的金融牌照和资产,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保险、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

关于此次收购的目的,中信银行在《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中称:2022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了中信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中信集团将通过中信金控进一步加强对综合金融服务板块的集中统一管控,强化金融服务能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促进综合金融服务板块的长期健康发展。

目前,中信金控正式纳入中信银行牌照成为控股股东,中信旗下其他金融牌照也正在陆续划转中。《金融理财》注意到,同日晚间,中信证券也发布了《关于第一大股东签署股份无偿划转协议暨股权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中信证券于2022年6月22日收到中信有限通知,中信有限、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信股份”)将向中信金控无偿划转合计持有的中信证券股份约27.34亿股,包括中信有限直接持有的中信证券约23亿股A股以及中信股份直接持有的中信证券约4.34亿股H股,占中信证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45%。

6月22日,中信金控与中信有限、中信股份分别签署了无偿划转协议,中信金控将承继中信有限目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

通过以上中信银行及中信证券的股权变更能够看出,中信集团正在通过中信金控加强对综合金融服务板块的集中统一管控落地实施。包括中信金控在内,我国已有两家金控公司牌照获批。央行曾表示正按程序开展金控公司审批工作,还有三家已受理企业,将稳妥有序推动其他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随着首批金控公司牌照的落地,相关审批标准和程序已经相对清晰,金控公司设立和批准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主管合伙人陈静表示,预计在审慎研究和试行相应的监管规定后,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推出管理细则并要求落实执行。

纵观央行及中信集团种种举措可以见得,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金融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環。

实际上,不仅是中信银行,就在不久前,兴业银行、厦门银行也刚刚经历了第一大股东的变迁。

今年3月,福建省财政厅将持有的兴业银行普通股股份35.12亿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16.91%)按程序无偿划转至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金投”)。福建金投为福建省财政厅100%控股子公司,福建省财政厅与福建金投在涉及本公司权益事项时互为一致行动人,划转完成前后福建省财政厅与福建金投合计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数量和比例均保持不变。

无独有偶,此前厦门银行发布公告称,厦门市财政局持有的该行4.8亿股股份将全部划给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圆投资”)。金圆投资系厦门市委、市政府组建,也是由市财政局作为唯一出资人的市属国有金融控股集团。

目前,该集团在金融领域已拥有厦门国际信托、金圆统一证券、金美信消费金融、公募基金公司圆信永丰等多张金融牌照,另外还拥有多个地方金融牌照,如厦门创投、福建省最大政策性担保机构厦门市融资担保、厦门市首家经银监会备案的地方AMC厦门资管、区域金融要素市场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两岸股权交易中心等。

种种迹象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已然成为金融资源集中管控及统筹的重要抓手,业务涵盖面十分广阔广,为集团金融统筹协调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金融控股公司为何能够统一集中管理金融板块?这样做又会为集团带来哪些好处呢?这要从金融控股公司本身的职能说起。

金融控股公司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专门从事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和管理的企业,不能从事非金融业务。同时也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种追求资本投资最优化、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资本运作形式。

在金融控股公司下,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独立运作,业务发展空间更大、自由度更高,有利于各子公司在各自领域充分发展业务,各种业务与产品间的交叉销售更加市场化,透明度更高。

此前,市场将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概括为两种,即“大金控”模式与“小金控”模式。此次获得首批牌照的两家公司恰好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设立。

上文提到,我国已有两家金控公司牌照获批,获批日期为3月17日,分别是中信金控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这也是我国首批获得牌照的金控公司。实际上,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两家获批机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金控公司设立模式。

所谓“大金控”模式,就是企业集团母公司直接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企业集团整体被认定为金融控股集团;“小金控”模式,就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单独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集团无疑属于后者,将其金融机构的股权划转到新公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此来隔离实业业务,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业内人士表示,实质控制多类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企业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纳入监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补齐金融监管短板的重要举措。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信集团中信证券金控
乐天百货首进上海 明年将经营中信集团购物中心
张佑君执掌中信证券
PPP模式城市运营的投融资风险
——以中信滨海新城为例
中信证券涉嫌内幕交易
中国联通与中信集团签署战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