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倒挂带来的金融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可能难以达到定期存款利率倒挂所预定的相应目的。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真正目的是让更多民众将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变为期限较短的定期存款,从而使商业银行减少对长期负责的成本。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追求这个目标没有错,但要看实际能否达到这个目标,比如定期存款利率倒挂有可能产生如下金融负面效应:其一,民众有可能将大量存款转移到购买非银行金融产品之外的金融投资产品或参与相应的投资活动,那么银行存款有可能出现大幅下滑态势,最终银行降低筹资成本达不到目的,负债端的成本也难以真正降低。其二,不少民众有可能将大量资金参与到股市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其他非法金融活动比如非法集资、其他高利借贷平台等等,由于不少民众缺乏足够的专业投资知识以及足够的金融风险防范与识别能力,有可能使不少民众的养老钱、血汗钱和救命钱亏得一干二净全部打了水漂,带来很多社会不安定隐患。
另一方面,过低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更不能实行存款负利率政策。我国目前是一个财富分化正在加大的国家,广大普通民众享受的社会财富占比低,很多人指望靠自己手中这部分存款来提高自己在养老、医疗、教育、购房等方面的能力,而不断倒挂的定期存款利率只能让他们的财富越来越少,形成明显的社会马太效应;加上我国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障碍或困难。这种社会心理预期一旦形成,会让广大普通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更多、更大,这样不仅不敢消费和投资,反而会使普通民众把自己手中的钱攒得更紧,看得更重,将钱牢牢锁定在银行存款里,使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困难加大(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下滑就是比较有力的证明),中国经济内循环可能就真正出现乏力局面,民间投资也无法拉动,稳住中国经济大盘就会增加很大的阻力。
再一方面,定期存款利率长期倒挂或倒挂现象越严重,事实上最不利于银行金融机构加快经营战略转型,更加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目标。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从某种程度上看,不利于增强银行经营的危机感和忧患感,不利于推动其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变,以便迫使其尽快从传统存贷款业务经营向中间业务经营转轨;也不利于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轻资产、低资本业务。同时,也有可能使商业银行形成不理性的投资行为,盲目扩张规模尤其是将过多资金进行监管套利及脱实向虚投向资产泡沫领域的倾向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而且,还有一种可能是,不利于督促银行提高社会服务意识,消除各种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自觉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就是衣食父母”的经营原则,不利于为商业银行真正走向商业化正途奠定基础。
2022年,受“三重压力”以及国内外环境影响,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亟须金融强化对各项稳增长政策的支持。而从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受疫情冲击影响,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特别是一些民营银行和农商银行)有一定下降,这对中小銀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考虑到夯实中小银行资本的必要性,未来应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永续债等创新资本工具的发行主体扩容,支持中小银行建立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是扩大投资者参与范围,改善投资者参与结构。二是丰富支持性工具,促进市场流动性。三是适度放松准入门槛,丰富细化条款。
滞胀虽然对中国会带来很多冲击,但是对中国供给能力会有一个全面的释放,对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会提供全面的契机。中国因素将成为平抑全球物价水平持续上扬的核心力量,中国超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将进一步显化。
大宗商品的上涨、尤其是能源价格的上涨的确会带来中国进口成本的大幅上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确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但是,中国经济目前对于成本冲击的释放能力、缓解能力已经大大提升。其中最好的例证就是,本轮石油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虽然对中国PPI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对CPI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基本上是由生产者消化了大宗商品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冲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在过去二十年快速提升的供给能力缓解了目前的这种成本压力。
另外,必须看到最终服务和制成品价格的上涨占到本轮物价上涨的75%,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只占20%多。汽车、芯片价格、租金以及耐用品和制成品的价格上扬是主流,这对中国这个世界制造业中心十分有利。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一改过去非常平缓的态势,出现了一个强劲的上扬态势,从99.6上升到109.6。而与此同时进口价格指数从117.4下降到112.7,中国贸易条件指数改善了14.7个百分点。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欧美CPI的上扬对于中国的采购需求上扬,导致我们出口价格出现上扬,从而使我们的贸易条件在近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使大量的规模性制造供给能力得到了释放。欧美CPI的上升不仅来源于成本的上升,同时也来源于供给能力的下降,中国强大的制成品供应能力可以很好填补这个空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