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鑫瑀
从体教分离到体教融合,这是教育体系的革新,也是时代教育进步的体现,这一教育背景的出现意味着,无论是青少年学生,还是青少年运动员,都需要全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不能只顾学业成绩,而忽略身体素质的强化,而运动员也不应一心追逐竞技成绩,而全然不顾文化素养的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多方面的,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能教育等各育同步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体教融合在新时代教育事业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始终围绕“体教融合”这一教育方向,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在此种情境下,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具备了基础的开发助力,同时也表明其构建的必要性。短式网球是基于原网球项目改造的缩小版网球运动,是为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小型网球运动项目,融合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这项集竞技、娱乐、锻炼和学习于一体的体育活动中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育锻炼自主性,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短式校本课程的构建对于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育而言,是一种教学创新,更是一种丰富教育内容的方式。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教学工作来说,首要的就是创新,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才能赋予课程原先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成为助力学生培养计划的有效资源。
而短式网球正是基于这种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所延伸出的新项目,该体育活动在原有网球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的改造,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特征以及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相应调整,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有效提升他们的体育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极大推动了校本课程的优化开发。
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极大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通过这种在合作中对抗竞技的体育锻炼方式,也为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基础。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两方面的增质提效,一是将国家性、
地方性课程较好地融入到了学校课程中,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教学培养;二是有助于在已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特色课程的创新,从而使学校课程更具科学性和适应性,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体育锻炼中学会团结协作、良性竞争。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优势就是为学校课程增加教学特色和优化程序。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育中,要想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首先就要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他们升起专注课堂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短式网球课程,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技巧性和灵活性较强,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难掌握这一运动项目的实践,还很有可能在运动中受伤。而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快速掌握短式网球的操作技巧,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强化素质的目的。
基于体教融合的大教育环境,如何打造具有特色和创新的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将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师的核心工作内容。为进一步落实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相关教师应合理设置教育计划,科学设定校本课程目标,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设立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在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并在基础的短式网球活动下进一步创新,像组织同学们进行“团队作战”,要求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抗竞赛,在这种形式的训练下,既能培养同组搭配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默契,同时也能促进班级同学间的良性竞争,从而使他们在运动技能增强的同时实现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二是针对短式网球进行对应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运动,以推动小学体育课程的校本化。短式网球其实就是缩小版的正规网球,是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同比例缩小的网球运动,适合初步接触网球活动的学生,同时也是衔接正规网球训练的必经阶段。可见,在既定的学校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延伸出新的课程内容,这也是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体现。
在校本课程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极其注意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程度的教学,种种考量要素决定了教师在制定校本课程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而展开短式网球教学。众所周知,网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者力量、速度和耐力等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而正规的网球运动是根据成人的需求进行设计的,小学生必定无法参与正规网球运动,倘若不进行课程的调整,直接带领学生开展网球学习,学生可能不仅无法驾驭训练强度,还有可能使其身心受挫,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学校在引入这一运动项目时,就应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运动水平等各项指标,科学开发课程,并在短式网球运动的基础上融合更多趣味教学法,赋予生硬的教学更多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能够提起更高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培养,有效落实短式网球这一体育锻炼项目在小学教育中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开展具体的网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快乐的游戏互动中掌握短式网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整体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个人熟悉球性到双人对打练习、从整组练习到小组合作学习,每一环节都要求同学们进行游戏比赛,看看谁掌握得最好,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如此,整个课堂的活跃度就会更高,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有动力。再者,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相对适合小学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运动技能训练的必要方式,也是增强学生体育知识认知的有效渠道,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短式网球运动时,也要多关注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室内体育理论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之一,通过一些具体的网球比赛视频和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创新传统授课方式,使其在动态学习中加深对短式网球的认识,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短式网球运动的一些核心技巧时,就可以在教案设计,包括内容和具体的课堂活动上进行创新。像在“正手击球”这一运动技巧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展开系统的训练介绍,主要透过微课视频加以指导,并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比赛视频,让学生在网球比赛的复盘学习中感受“正手击球”这一技巧在实际运动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学生外室外进行实践训练,主要的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握拍和准确击球的姿势,并通过反复的击球练习感受课堂所学,学会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一来,就能使原本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既不会是课程过于理论化,也不会给学生造成长时间训练的疲累感,这是基于创新理念下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创造性发展。
在体教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愈发收到关注,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短式网球这一体育项目逐渐延伸出校本课程,这一课程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特色教学,是富含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新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的交流学习,以不断优化体育教学。同时,这一课程的优化也有助于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短式网球的交流学习,从而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由此可见,体教融合视域下校本课程的设立对于学生短式网球技能提升的有效性。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短式网球的集中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网球技能的基础上,带领其到其他学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交流训练,或是打友谊赛,或是组织学生集体训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既有的网球技能,又能使其在交流学习和友谊比赛中获取来自他人的高超技巧,并在学习中逐渐转换为自身的优势,以促进自身球技的提高。这一训练方式可以作为校本课程中实践部分的组成内容之一,利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校本课程的开放性和开拓性,使学生在短式网球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提升技能、强化素养,真正落实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教育。
总体而言,体教融合的发展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创造性,也让短式网球这一训练效果更为显著的运动项目走进小学体育课堂,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并且实现了学校课程开展基础上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和运用。在这种良好的教育大环境下,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在短式网球这种学生更不熟练的体育运动的教学中,更应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赋予课堂更多创造性,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