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滇秋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要在“做”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陶行知先生还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在语文课上,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做”起来,就应向他们明示活动的目的,一定要下足功夫,把每一步都落到实处,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
首先,语文教师要关注活动的“主体”。有时候,我们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会选择音频、视频等形式将文本内容呈现到多媒体上。但学生不应只是“看客”,教师更希望看到他们对音频、视频等内容进行评论和讨论。如果学生只是观看,那么多媒体就只是沦为了一种呈现方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活”起来、“动”起来。以《魏公子列传》为例。《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章。该文详细地记录了信陵君从保护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礼贤下士的一系列活动,歌颂了信陵君心系魏国、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高洁品质,值得学生学习。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引导他们阅读这篇文言文,需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对《魏公子列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关注活动的“主体”,看看学生读完故事后有何反应,再引导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语文教师要布置具体的任务。例如,在讲解《魏公子列传》第8至11节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阅读任务:1.韩信真的谋反了吗?请说明理由。(学生需从文章的第9至10节中抓住细节,结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等进行探究)2.研读第8和第11节,思考韩信被杀的原因。在活动中,我发现收到的效果并不好。经过反思,我发现,任务虽有一定的价值,但过于笼统。于是,在给另一个班的学生上课时,我把第一个任务改为:韩信之死是叛逆所致,但司马迁最后却说“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似乎委婉(用“曲笔”)地表达了韩信并不可能反叛,而是被吕后、刘邦陷害的。请你从文本的第8至11小节寻找韩信不可能叛逆的证据,并在小組内讨论交流。(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情节的合理性等方面思考)此外,教师要把具体的“任务”投射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一抬头就能看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事实证明,有了明确的任务,学生才能在“做”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11个证据:认可天命,甘愿称臣;陈豨谋反,事实存疑;手中无兵,怎能造反?私怨而告,岂可相信?真的谋反,怎可骗人?立马斩杀,没有调查。刑非其地,死得蹊跷。知恩图报,拒绝造反;死前真言,“诈”显阴谋;真的谋反,怎可怜之?天下已定,造反已迟。人人都有学习任务,都能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课文里寻找答案,相互启发,其思维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此外,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邀请学生答题,不能只让他们用嘴巴说,而要通过适当的训练让他们把答案写到纸上,念一念;或是将答案放到投影上,让大家都看到。这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总之,我们只有牢记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牢记“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真正体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实在在地让阅读活动“落地”,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