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提升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07-13 20:43汪佳颖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围栏建构房子

汪佳颖

大班幼儿的游戏从角色游戏到了建构游戏,虽然之前有接触过建构材料,但是只局限于乐高、雪花片,而现在他们有了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所以在搭建的过程中时常伴有问题的出现,经常会听到有小朋友说“老师,这个我不会搭。”;随着同伴交往的深入,会遇到人际矛盾引起的冲突问题……因此,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做,该放手还是介入?该怎么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推动游戏有效发展呢?

经过研究,我发现我们班孩子从一开始只会找老师解决问题,到现在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和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分析、教师提供的支持策略是分不开的。

一、适时地观察,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游戏发展

刚刚接触新的建构材料,孩子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材料连接的问题、材料倒塌的问题、材料使用的问题……这个时候,他们第一时间会找老师,“老师,这个该怎么搭?”“老师,这个该怎么拼上去?”……

实录:

今天有孩子选择了子弹头这个建构材料。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材料,只见几个孩子在摆弄。

孙嘉胤搭成高高、长长的刀和枪。范曼绮搭成了漂亮的房子。于是他们发生了争吵。

范:你看,一个个搭上去,就能变得高高的。房子可以搭成不同样子的,但是刀、枪只能那样的,之前你不是已经搭过了吗,今天换一换吧。

孙:好吧,那就房子吧。

朱:那么我们就开始吧。看看谁的房子高。

所以他们用子弹头这个材料开始了房子的搭建。

范曼绮把子弹头一个一个往上面搭,有三个连接在一起的,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她没有发现这个子弹头可以转弯的秘密,所以她的房子搭出来的是方方正正的。

只见孙嘉胤搭了两个房子,一个是瘦瘦高高的,还有一个是有屋顶的,和范曼绮的是两个不同的风格。

范曼绮看到了孙嘉胤搭的房子,就来问我了:“老师,为什么孙嘉胤的房子和我的房子不一样?”我看了看孙嘉胤的房子,说到:“你可以去问问他呀,说不定会有新奇的发现哦。”于是,范曼绮就去问孙嘉胤了:“孙嘉胤,为什么你的房子可以有屋顶呀,还有不一样形状的?”孙嘉胤停下了手中的搭建,去看了看范曼绮的房子,说道:“你看呀,这个子弹头不仅能往上搭,还能转弯的。”孙嘉胤边说边演示给范曼绮看。

但是在演示的过程中,碰到了旁边的瘦瘦高高的建筑物,那个房子倒了。“哎呀,房子倒了。”朱云蕾说道。孙嘉胤看着自己的房子,问道:“怎么会倒的呢?刚刚还好好的呢,我们去问问老师吧。”范曼绮制止了他,说:“不要,我们可以重新搭,试试怎么让它变得稳,不行再去找老师。”于是,他们三个人继续进行搭建、修补,在这个过程中,房子还时不时会倒,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尝试,最后把房子搭的越来越稳。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游戏过程出现了三个问题。首先,搭建的作品主题不统一、建构材料相同,但是作品样式不同,这个时候,他们采取了商量的方法,来统一了作品主题。其次,在搭建中,女孩觉得自己搭的和男孩不一样,就提出了疑问,这个时候她来寻求了老师的帮助。我这个时候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幼儿,而是让她去询问男孩,男孩就把自己的发现——子弹头可以转弯的,这个发现告诉了女孩子,所以他們继续尝试。还有在搭建的作品发生了倒塌的问题。当男孩要来找老师来解决的时候,女孩子制止了他,他们继续尝试,当再次遇到了困难也没有放弃,继续尝试,讨论商量倒塌的原因。

作为教师,看到孩子出现的问题,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我在一旁进行适时地观察、倾听他们的讨论过程,以便于之后游戏的分享。其次,在游戏分享中不仅让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作品容易发生倒塌怎么办,并让其他幼儿讨论,一起帮忙想办法、解决问题。还把这两件作品进行了展示,并让两名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可以把作品变成不同的样子。不仅如此,对于幼儿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进行表扬、鼓励。从游戏中的个别指导,到游戏分享辐射到全部幼儿,推动之后游戏的有效发展。

二、适时地介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游戏发展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搭建,每一种建构材料孩子们都去尝试、探索过了,他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喜欢哪种建构材料,可以用这个建构材料搭出哪些作品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合作就尤为重要了,我们班孩子有合作的意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把自己的作品很好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主题,所以该怎么办呢?我采取了介入的方式,介入的时机和方式都很重要,有的时候需要直接接入,有的时候只需要间接介入就可以,那么我用了两个典型的案例来说说我是怎么利用介入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游戏发展的。

1.间接介入

实录:

我们班从10月开始尝试把建构作品放在教室中间进行主题式组合搭建。在开始的第一周,孩子们处于不知道怎么把作品组合起来,以至于搭建出来的区域很小、很杂乱。

在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是非常着急的,但是还是想推到孩子的身后。于是我把教室里的垫子从不起眼的地方,拿到了建构材料区的旁边,想看看孩子们会不会有突破。

没想到有一天,马俊秝和孙嘉胤看到了垫子,他们把两块垫子拿了出来,一前一后放在一起。马俊秝说:“我们用积木在垫子外面围一圈,当成围栏吧。”孙嘉胤想了想,说:“好的。”于是,他们来到了建构材料区,看了看里面的材料,马俊秝说:“我觉得子弹头这个材料可以用的。”孙嘉胤点头道:“好的,我们试试吧。”于是,他们拿了子弹头积木,开始了围栏的搭建。洪仕珩和黄博文看到他们的做法,也参与到他们当中。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但是缺乏了把作品和作品组合起来的方式,导致搭建的区域没有关联性,看起来很杂乱。这个时候,我是有点着急的,该怎么推动游戏的发展呢?我采取的是适时地介入,为幼儿提供材料,观察他们的游戏行为。果然,有了新的材料,两个男孩子也是比较善于观察的,能观察到别的班有亮点的地方,运用到了自己班级。所以这一方法,是能解决幼儿游戏中出现的瓶颈期,推动游戏发展的。

2.直接介入

实录:

在今天的游戏中,我发现四个女孩子们围在一起,感觉很忙碌,但是也没有什么作品出来。于是我直接问了她们。

我说:“范曼绮,你们在搭什么呀?”范曼绮抬起头说:“汪老师,你看,我们四个在搭围栏。”“一直在搭围栏吗?我感觉你们很忙碌,但是...”我指了指她们的短短的围栏,又说了:“你看出来了吗?”杨语萱听到了我们的谈话,说:“是呀,我们几个在搭围栏,可是姐姐妹妹一会说这个不好,一会说那个不好,一会又去搭这个,一会又去搭那个,所以围栏就这点了。”于是,我去找了姐姐妹妹,我说:“姐姐妹妹,你们今天搭了什么呀?”姐姐说:“我们想搭围栏,可是感觉一点不好看。”妹妹也说了:“是呀,汪老师,我觉得围栏这样子一点不好看,你说怎么办呀?”我说:“你们发现了问题,很好,但是怎么解决,你们想到了吗?”“没有。”她们两个异口同声的说道。我说:“我想你们可以去那边材料库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她们两个来到材料库,寻找了一番,找到了几张图示,是其他积木的图示,但是她们翻到了围栏的样子,她们拿着图示在旁边研究,不一会儿,围栏就搭好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几个女孩子进行了一番商量。

范曼绮说:“我们商量一下今天搭什么吧,不能像上次一样什么都没有。”杨语萱说:“我来用小颗粒积木搭滑滑梯吧。”范曼绮说:“好的呀,正好我也想搭滑滑梯。”仲凌霄说:“那我和妹妹一起搭围栏吧。”仲凌沄说:“好呀,我和姐姐一起搭围栏,我们分工合作吧。”商量完了,她们就跑到我旁边来,说了说她们的想法:“范曼绮和我用小颗粒搭滑滑梯,姐姐和妹妹搭围栏。”我点了点头,说:“可以啊,你们去试试吧。”在她们搭建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观察,她们有商有量,用了不同的材料,把围栏搭的非常漂亮,还跟其他小朋友介绍她们的成果。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游戏中存在了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合作意识,在搭建的過程中只是自己搭自己的,只顾完成自己的作品,与同伴的作品无关联。这个时候,我是这么做的——用婉转地口气试探性表达,让双胞胎自己去找材料库里有用的物品,她们发现了其他建构材料的图示。其次,幼儿在搭建的时候,一会搭这个,一会搭那个,导致用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新的作品出来。我采取的是退一步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发现新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推动游戏的发展。最后,幼儿在搭建围栏的时候,发现作品不好看,但是毫无头绪,无法解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在游戏后进行分享,用提问的方式强化幼儿的经验,分享她们在游戏中的所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我发现班级幼儿合作意识变强了,而且能够分工合作了。不仅如此,他们能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围栏,围栏变得越来越好看了。作品之间有联系,而且能够和主题联系在一起了。

三、适时地发现新材料,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游戏发展

在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孩子们的游戏经验越来越丰富,搭建水平也越来越高,同伴之间会相互提出问题,有的时候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有的时候摸索了、尝试了依然解决不了,还有的时候,现有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游戏了。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实录:

又过了一周,朱云蕾用方块积木搭了舞台和观众席,搭完以后就拿进来放到了大宁公园的舞台区域里,王思晗看到了朱云蕾搭的舞台,就问了:“朱云蕾,你的舞台感觉好矮哦,还有观众席,都是矮矮的,观众怎么看得清楚呀。”朱云蕾听了王思晗的话,陷入了沉思,“该怎么办呢?”王思晗说:“要不用方块积木继续搭,搭的高一点。”于是朱云蕾和王思晗就去试了,试了以后发现,不行,舞台虽然变高了,但是观众席会不稳,容易倒下来。她们两个一直在尝试,都失败了,我发现了这一情况,就问她们了:“你们想想,除了现有的积木,还有其他辅助的材料可以用吗?”朱云蕾和王思晗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边看边商量,这个能不能用,那个能不能用,最终他们锁定了在班级的运动区域材料区里的软砖块,试了几次,终于把软砖块用在了观众席上,变成了三层有高有低的观众席。

从这个实录中可以看到朱云蕾搭好了舞台和观众席,王思晗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朱云蕾也听从了王思晗的建议,把舞台和观众席搭得高一点、大一点。对于王思晗提出的问题,他们自己在尝试着解决;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就是在利用现有的建构材料进行调整后发现不能完全地解决三层观众席是有层次的变高,游戏无法继续下去。这个时候,我采取了直接介入的方法,主动询问幼儿出现的问题,间接地告诉他们找找看有没有辅助材料可以利用。最终他们找到了辅助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推动了游戏的发展。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把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分享出来,让朱云蕾和王思晗把自己的想法、怎么做的和全班幼儿进行分享,这样就能让全班幼儿了解到整个事情的过程,孩子们也知道了除了现有的建构材料,教室里的一些废旧材料也是可以用来当做游戏的补充的。

辅助材料对于孩子来说是新的尝试,也是给孩子一个新的思路,但是该怎么用好、用巧辅助材料这也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的。

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是常事,用什么策略解决才是重中之重,观察幼儿游戏中的行为,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策略,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推动游戏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围栏建构房子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围栏
动物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洗澡围栏
孤独的房子
建构游戏玩不够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澳大利亚新围栏法促邻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