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评价标准为语文学科保驾护航

2022-07-13 20:43姜红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命题试题考查

姜红霞

如何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课标精神为准绳,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持续发展,促进课程改革,为课改保驾护航呢?我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要端正命题指导思想

考试评价必须遵循《纲要》指出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应该让评价成为学生一次精神的体验与愉悦;成为点燃孩子心灵的火种;成为教师的一次检验,一次关怀,一次期盼;成为学生的一次展示,一次创造,一次满足。考试命题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必须体现“依托文本,放眼生活,加强整合”的理念。做到对学生语文学科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查,尤其注重加强对学习习惯和学科创造力的考查。力求更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水平,引导师生转变教和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内外进行生动活泼的学科学习,使学生语文学科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考试命题范围与依据

1.命题范围

原则上小学各年级考试应以所学内容为主,并注意体现对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考查;毕业年级需综合考查小学段所学。

2.命题依据

基本依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本参照是各年级所用新课标教材,应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

三、考试命题的内容要突出“四性”

考试命题的内容是关键。关系到对学生评价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我认为命题的内容要体现“四性”,即积累性(基础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差异性。

1.积累性(基础性)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考试的内容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这些内容应该是语文的根,是语文的保底工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

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些?我认为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基本习惯就是语文的根,要留住。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方面来命题,正确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的本体。

总之语文考试命题要坚持立足文本、夯实基础的价值追求,这对于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防止语文教学“学科缺位”“双基丢失”有着积极的引导价值。

2.综合性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努力通过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具体体现在:知识点的整合:课内知识点的融合、课内与课外知识点的融合、语文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合。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引导学生加强积累,以此为基础,进行语言迁移运用,重组仿造,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能力与方法的整合: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又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生活性(实践性)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命题的价值取向要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试题要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因此命题的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凸出真实性和情境性,焕发出学生学语文的激情和活力,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开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4.差异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智力、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性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因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也具有不同步性。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挥语文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语文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命题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四、考试试题的设计做到“两个体现”

1.试题要体现人文性

体现试题的“人文性”,要尽量拉近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感受考试的乐趣,致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在试卷上出现一些友情提示语和激励语,提高试卷的亲和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让考试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试卷的上面写“同学们,经过一个学年的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大胆做,相信自己能行。”比如阅读题前给一个委婉的要求:“不要急着答题,仔细多读几遍!”习作前既有要求,又有鼓励:“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很容易哦!”

2.试题体现知识的迁移性

一直來,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老师只是阐述和传递这些内容,这样,其教学不得不走向单调、乏味。因此,作为教学导向的试题,就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这种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命题,往往也会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的评价思路应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力求通过考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真正使语文考试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只有加大评价改革的力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命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