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燕华
普通高中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无法回避的是,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唯分数唯升学评价教育质量等突出问题,依然是当下普通高中教育的顽瘴痼疾,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破解和应对这些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表述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以学生形象涵育行动为重要切入口,努力探索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路径。
育人目标定位:围绕学校精神核心,呼應时代教育要求
目标要求与现状分析 我们从三个维度考虑,设计并不断明晰澄中学子的形象特质内涵。一是“立德树人”的时代教育要求。“培养什么人”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引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来阐述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育才必须建立在立德的坚实基础之上。因此,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方向,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2016年9月,教育部明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普通高中教育必须承担起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培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应然责任。三是校史学情形成的学校文化特点的体现。受社会开放带来的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冲击,且长期处于应试压力和重分数重升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当代学生常常呈现出观念混杂、目标短视、心态佛系等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缺失现状,甚至把“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等利己追求作为理所当然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明确高远目标、涵养高尚品格,在学情现状下尤显重要。澄西中学1938年建校,集江南水秀和红色烙印于一体。1939年10月,陈毅同志亲临学校,赞誉澄中为“江南第一所抗日中学”,捐赠银圆二百枚助学,并为师生演讲,勉励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必须读书”。学校师生积极宣传救国真理,一众师生奔赴民族解放战争,奉献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长江文化熏陶、红色基因传承,在八十余年校史上熠熠生辉,激励着代代澄中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进取。近年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凝练以“弘毅”校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志在弘扬“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儒家传统文化,传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为理想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涵育具有钟灵毓秀气质和弘毅励进精神的时代新人。
育人规格描述与内涵表征 为使澄中学子形象内涵更具科学合理性、广泛认可性和实践引领性,我们采取历史资料研究、文件解读、问卷调查、师生访谈、专家指导等质性和量性综合的方法,在普通高中育人目标和“弘毅”校园精神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我校育人规格的描述,即澄中学子形象特质内涵表征:培育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的时代建设者。“有理想”:指向认知观念层面,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力。培育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远大志向。“有毅力”:指向行为品质层面,培育学生的现代人格和实践行动力。培育学生在“任重而道远”的发展之路上,方弘坚毅,尚勇敢,崇务实,锻炼意志,砥砺坚韧,勇于开拓,不惧困难,顽强拼搏,永不气馁。“有智慧”:指向学业品位层面,培育学生的生活品位和学习创新力。培育学生作为学习者、反思者、创造者的能力,学业和学术的胜任力,生活的适应力、智慧与品位。“时代建设者”:指向社会融入层面,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度和国际理解力。形成“人人都要努力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为家国建设、民族振兴和时代进步担当自己的责任”的澄中人成长观念。
育人路径探索:“时代建设者·澄中学子形象涵育”项目实践
以培养“时代建设者”为指向,以“澄中学子形象”特质内涵为内容,探索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评价育人等育人路径,规划实施“时代建设者”育人行动项目,培育具有澄西中学烙印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环境育人:构建育人环境,以“弘毅”文化丰厚学生精神底色 一是深入挖掘校史文化特色,以“弘毅”校训为核心,凝练弘扬“弘毅励进”学校精神,引领学生深入澄中“红色史境”,了解澄中校史,讲述澄中故事,发扬“红色精神”。充分发挥校园“红色建筑”教育意义,弘扬“红色基因”时代价值。“革命烈士事迹展示馆”展示江阴市澄西地区革命烈士事迹,为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园”位于校园西南隅,松柏苍翠,竹径幽深,立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6位澄中师生。“陈毅汉白玉半身雕像”位于校门广场西侧,1997年由部分校友捐赠塑造,雕像基石上刻有陈毅同志1939年赠予时任澄中校长孙剑华的一首诗:《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江阴天堑望无涯,废垒犹存散似沙。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华。”“成蹊池”:“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校园里半亩方塘,数十年里,经历了多番改造与扩建,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澄中师生的青春年华,见证了澄中发展的艰辛起伏,是众多校友心中难以忘怀的情结。“校史课程基地”于2008年始建,2018年修缮增补,以翔实的图文音像资料,生动展现澄中八十余年发展历史。“栗山”:学校旧址所在地,建校伊始借用山顶崇圣寺办学,而今崇圣寺犹在并已翻建一新。寺前广场上立有“陈毅演讲处”石碑,纪念陈毅同志当年亲临演讲。
二是充分依托江南地方资源,与地方史资源结合、与水乡种养基地和企事业村社区实践基地结合、红色文化与长江“水文化”的自然衔接等,发展了17个社会实践基地,如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利港红色打卡地、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保护区、东支水稻种植、振江生物铁皮石斛种植、芦韵黄丹渔文化、双良集团绿色发展、振江新能源等基地。定期开展实践活动,生涯规划指导、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等等,引领学生深入感受家乡发展,培育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情怀,树立为家乡建设、祖国建设事业努力学习、积极奋进的理想抱负,以鲜活生动的现实文化场景熏陶渐染学生精神品质。
课程育人:一核两翼课程,以丰富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围绕“育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的时代建设者”的育人目标,学校建构实施内在统一、纵横衔接、内外联动的“一核两翼”“励进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取名为“励进教育”,一方面依托红色校史,一方面取“励进”之磨砺、勉励、前进之意。“一核两翼”:一核即“励智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指向毕业和高考。“两翼”,一是“励研课程”,为校本课程中的学科拓展研修类课程,包括人文研修、科学研修、体艺研修等,指向学科兴趣和特长。二是“励行课程”,为校本课程中的创新体验类课程,按时间规划为高一“立心之行”、高二“养心之行”、高三“明心之行”,指向学科与生涯规划、职业体验、劳动锻炼等的融合教育。
其中“励智课程”依托“三四四”活动课堂,即教师设计有“三导”:目标导引(教学目标确定),问题导向(教学内容选择),活动导学(教学方式选择); 学生活动有“四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教学流程走“四步”(导入激趣—活动组织—小结反思—检验促效)的校本教学范式,体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励研课程”依托师资、依托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如《长江文化研究》《水乡种养业研究》《湿地生态保护研究》等依托区域内“长江大保护”资源,以及维达鲥鱼河蟹、东支水稻、振江生物铁皮石斛、正汉花木蝴蝶等地方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资源,开展学科拓展研修。
“励行课程”中,高一到高三三年中形成纵向衔接与关联,《“追根溯源”行动》《“澄光杯”窑港口湿地越野》《攀登吧少年》,是体育德育类融合课程;《 “弘毅”诗会》《“虹光”戏剧节》《“青春校园美”合唱团》,是艺术文学类融合課程;《水乡田野大课堂》《“长江大保护”研学行》《我的大学我的梦》,是生涯规划、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类融合课程;《“青春起航”入学礼》《“十八而志”成人礼》《“青春远航”毕业礼》,是校园礼仪课程。以特色鲜明的体验课程,丰富校园生活样态,优化学习生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烙印澄中集体记忆。
活动育人:推行活动月历,以特色活动滋养学生情感品位 活动月历是一年之中校园活动的日程表,包含一系列活动、仪式、节日、典礼等。推行活动月历,让学生形成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建立起对校园生活的共同情感、记忆和联系,并在活动中涵养具有学校烙印的情感品质。大型特色活动如:8月“寻根溯源”小长征活动,9月开学典礼,10月“弘毅”体育健康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主题式盛大开幕式展演,11月“弘毅”青春诗会等。此外,发挥全体师生的聪明智慧,开发时尚有趣的校园节日,将主题教育课程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展现出来,让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如“涂鸦节”,感受艺术的美好与自由;“植物节”:识物辨理,感受世界的绚烂;“晒宝节”:晒出你的藏品,分享你的故事;“爱心节”“悦读节”等等。并且将活动与学段结合,形成纵向与横向衔接的融合课程。
评价育人: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以多元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为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启示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为此,我们结合校本特点,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和生涯规划等角度不断完善学生评价方案,以多元评价反促育人方式改革,以多元评价促进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发展,以多元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我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弘毅之星”学生评价方案》,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强势智能,以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使评价效果更优化。我们每学期隆重举行“弘毅之星”颁奖典礼,获奖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我们计划获奖面还将更大——让每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有走上领奖台的机会。
探索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校本实践路径,培育具有澄西中学烙印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培育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的时代建设者,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