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特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蚕桑生物技术”为例

2022-07-12 02:42朱娟魏晓卓温大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家蚕蚕桑生物

朱娟,魏晓卓,温大勇

(1.江苏科技大学 生物技术学院,江苏镇江 212100;2.江苏科技大学 教务处,江苏镇江 212100;3.中国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 212100)

我国蚕桑产业历史悠久,近50年来蚕桑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蚕丝蛋白生物材料开发及应用、桑树栽培与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发和蚕桑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蚕业生产向深度与广度拓展。“蚕桑”是江苏科技大学的三大办学特色之一。“蚕桑生物技术”是蚕学、桑树学与生物技术相融合的一门课程,是针对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具有蚕桑特色的课程,重点讲授蚕桑生物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以及生物技术在蚕桑上的应用。长期以来,该课程的一般教学模式是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限制学生创新力的提升,亟待改进。

随着网络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不断涌现,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成为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的重要举措[1]。教育部也要求高校教师积极构建“融合教育”,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2]。事实上,网络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但它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当教师的参与度不够时,学生的学习成果很难表现出来。因此,本文旨在对“蚕桑生物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为“蚕桑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蚕桑生物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阐释

1.1 线上教学

根据“蚕桑生物技术”教学大纲及课程需掌握知识的结构特点把课程分为五大块,主要包括:鳞翅目模式生物蚕的发育周期及特点;家蚕转基因技术发展、原理及应用;家蚕杆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表达载体的原理及应用;家蚕丝腺组织发育、丝素及丝胶蛋白的分子组成及生物材料应用以及桑树生物工程原理及应用。有效整合上述几块内容的知识点,并将PPT、视频、随堂作业、章节测试以及其他相关的书籍、文献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这种方式主张“先学后教”,即: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首先对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进行预习,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在线下教学时可针对疑惑点进行提问,如此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线上教学资源是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

1.2 线下教学

线下教学也就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对知识疑惑点和重难点的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使在线知识点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线下教学还可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or Inverted Classroom)是由美国教育学家韦斯利·贝克(Wesley J. Baker)于2000年提出的,同样是一种“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或表演情景剧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客串教师,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3]。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课堂教学,归纳和提炼这部分内容,强调重点和解决难点。

1.3 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针对在校生开展教学的主要形式[4],课前自学、课堂互动和课后自测都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来实现。课后,教师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作业、查阅文献资料、提出发散性问题等,检查或扩大学生的学习内容[5]。教室里没有及时消化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在线教育资源多次重复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与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教师也可依据学生主动线上学习的次数、随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强教学监督,形成有效的教学过程闭环,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2 “蚕桑生物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2.1 “蚕桑生物技术”课程设置

“蚕桑生物技术”是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也是一门特色课程,重点讲授蚕桑生物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及生物技术在蚕桑上的应用。前修课程有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后续课程是蚕桑生物技术实验。

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生应取得的学习成果有:(1)了解鳞翅目模式生物蚕的发育周期及特点;(2)理解家蚕转基因技术发展、原理及应用;(3)理解家蚕杆状病毒的生活周期、作为杀虫剂的应用、表达载体的原理及应用,piggyBac 转座子的起源、原理及应用;(4)理解家蚕丝腺组织的发育,丝素与丝胶蛋白的分子组成及其生物材料的应用;(5)理解植物生物工程原理及其在桑树上的应用。

本课程的设置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生物科学作为当今生活物质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同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基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创新性研究。

2.2 “蚕桑生物技术”课程教授

目前“蚕桑生物技术”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呈现。课程总课时32 学时,其中28 学时为课堂讲授,主要讲解理论知识,同时引入科研最新进展或者应用;另外4 学时作为研讨,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重心在家蚕转基因原理及应用和桑树生物工程原理及应用2 个章节,研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自主阅读相关文献及资料,最终以PPT 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根据小组整体展示效果和组员分工给予成绩。

通过理论学习及研讨,使学生获得家蚕转基因、家蚕丝素丝腺组织发育及丝素丝腺分子组成及应用、家蚕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知识及应用、基因工程在桑树上应用等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家蚕转基因及家蚕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分析,并因材施教。

2.3 “蚕桑生物技术”课程考核

目前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考核的考查点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参与、随堂作业及课堂研讨的准备情况等。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笔试形式,试题按难度等级分为基本题和设计题。基本题用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题用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的主要考查点与考核要求及建议分值如表1所示。

表1 “蚕桑生物技术”期末考试主要考核要求及分值分布

3 “蚕桑生物技术”高质量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究

3.1 提高线上教学资源质量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线下教学更加侧重于对知识的系统总结与重难点的答疑,其中对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自主完成。由此可见,线上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提。江苏科技大学主要使用的线上平台有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以“蚕桑生物技术”课程为例,在超星平台中,教师可以直接与教务教学系统关联,关联好教学平台课程后,教师可以进行课程建设,包括章节内容、资料、作业等。在章节内容中可以插入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家蚕生长发育的视频、文档、文字、图片、音频等,并可以插入超星的图书、学术视频等;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教学包建课,直接引用示范教学包内优质的教学资源。

3.2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在线上课堂中,教师承担着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相关能力。江苏科技大学每年对有提升需求的教师进行统一指导和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帮助教师顺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江苏科技大学不断优化网络平台功能,建立交流平台,实时解答教师在平台使用中的各种问题,引导教师加强对教学、测验、学情分析及督学等功能的使用,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

学院也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优秀教师结合上课过程中的实例,生动阐释问题引导、案例分析、情景教学、问题讨论、合作学习、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学沙龙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共同研讨、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以及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

3.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除了传统的教师绩效评价,对线上工作同样需要评定。在线上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强度远大于传统的线下备课,是否能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考评将影响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因此,需要完善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大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权重。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工作量可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6]。教师在线工作评价可以根据在线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视频的制作、课后习题的讨论答疑效果、学生的参与度等进行全方位评价,有效核算教师工作量,并将其整理展示,达到激励教师更好开展工作的效果。

4 结语

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适应交叉学科和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且有效的教学途径。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是无止境的。在经历了翻转课堂和学习平台的教育改革后,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技术革命也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开展[7]。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结合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很多学者主张采用线下和线上混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继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继续采取措施促进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使“蚕桑生物技术”的教学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猜你喜欢
家蚕蚕桑生物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