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郑市文化路第二小学战国墓M5 发掘简报

2022-07-12 03:1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关键词:战国鹏飞墓葬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新郑市文化路第二小学位于河南新郑新区文化路西侧、鸿福路南侧,西距黄水河110 米,南距郑韩故城北城墙约2.7 千米。2021 年5—6 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新郑市文化路第二小学基本建设过程中,于此清理了17 座东周墓。 (图1)其中,HXWXM5(以下简称M5)在同类墓葬中较为罕见,虽盗掘严重,但仍出土了一部分兵器、玉石器。 现简报如下。

图1 新郑文化路二小战国墓葬发掘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M5 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0°,开口于耕土层下(此处经过土地平整,已非原始地表)。 由于建墓区为粉沙质黄土, 为防塌方,建墓时先挖一口大底小、 边不规则的大坑, 坑内用五花土层层夯起,然后在夯土的中部挖掘墓室。 (图2,封二)

图2 M5 平、剖面图

墓葬夯土范围为南北长10.0~10.4 米,东西宽6.1~8.4 米,深2.15 米。

墓室四壁规整,口略大于底。 口南北长6 米,东西宽4.6~4.9 米;底南北长5.67 米,东西宽4.53米,深1.9 米。墓葬经过8 次盗扰,3 个盗洞位于夯土上,2 个位于墓室的南北壁上(都挖有脚窝),2个位于墓室的东北、西南角,1 个位于棺的西北角。

墓内一棺一椁。 棺长方形,仅余南半部,棺上有少量朱漆彩绘。 南北残长1.67 米, 东西宽1.3米,板厚0.1 米,残高0.3 米。棺内仅余盆骨及下肢骨。 尸骨附近放置器物,左、右手臂处各置一把铜剑,盆骨处有玉韘、玉琮,下肢骨处散布玉片。椁长方形,南、北壁稍出头,呈不太规整的“亚”字形。东壁完整,其他三壁有4 处被破坏。 南北长4.2 米,东西宽4.06 米,板厚0.04~0.08 米,残高0.65 米。椁的东南角散布兵器及骨贝, 东北角盗洞附近散布铜铃、箭镞、骨贝等。

二、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根据质地分为青铜器、玉器、骨器、角器等,依次叙述如下。

1.青铜器 有剑、戈、钜、镞、铃等,共18 件。

剑 2 件。 标本M5:5,圆柱形茎,茎上两周凸圆箍,缑与茎锈为一体,圆首,梯形格;剑身较长,平脊中部起棱,棱两侧微内凹,前锷略窄。 身长40.8厘米,宽4.2 厘米,厚1 厘米。 格宽4.2 厘米,首径4 厘米,剑体通长50.8 厘米。 (图3-1)标本M5:13,扁茎无格,茎上残留有木柄痕迹,中部偏首端有一小孔,用以固定木柄。 剑身中部起脊,脊两侧微内凹, 两锷向前聚成锋。 身长33.8 厘米,宽3.6 厘米,厚1 厘米。 首径2.2 厘米,剑体通长39.8厘米。 (图3-2)

戈 3 件。 均残。 直援,两侧有刃,援部均残,阑侧三穿,长方形内的前部有一长方形横穿。标本M5:15,残长11 厘米。(图3-3)标本M5:19,援刃不明显,内后部有横“U”形纹饰。 残长14.5 厘米。(图3-4)标本M5:20,内中部偏后有一圆形穿孔,残长11.8 厘米。 (图3-5)

钜 2 件。均残。援向上弧, 起中脊, 两侧有凸棱,成为刃的上缘,下刃残存一棘齿。内做半管状,用以纳柲。 标本M5:14-1,残长8.9 厘 米, 高5 厘 米。(图3-6)

镞 7 件, 其 中2 件残朽,5 件保存稍完整。 形制类同。镞身较长,翼较窄,中部起棱,断面大致呈三角形,前锋尖锐,后锋呈短刺状;圆铤,铤身起三棱,顶棱与敛身脊棱相连,铤上附有木质痕迹。 标本M5:23,长8.3~9.2 厘米。 (图3-7)

图3 M5 出土青铜器

铃 4 件。 结构形制类同,呈合瓦形,扁梁,铣尖长。 标本M5:18-1,高7 厘米,宽3.6 厘米,壁厚0.5 厘米。

2.玉石器 有环、带钩、韘、珩、琮、圆柱、条、珠、方形饰、残玉片等10 类。

石环 1 件。 标本M5:2,滑石质。 顶、底平,侧面凸出似鼓。顶面阴刻密集绹纹,侧面凸雕绹纹与卷云纹。 直径4.2 厘米,好径1.8 厘米,厚2.1 厘米。 (图4-1,图5-1)

玉带钩 2 件。方解石质,形制类同。平面近长方形,顶部一浅穿孔,两侧有三角形斜凹槽,底部一沟槽。 素面,无纹饰。 标本M5:1,长5.0 厘米,宽4.0厘米,厚2.8 厘米。 (图4-4)标本M5:16,顶面斜凹槽略大。 长4.8 厘米,宽3.8 厘米,厚3 厘米。

玉韘 1 件。 标本M5:3,椭圆形。 前端出柱状齿用以控弦,齿旁修出两棱面,后端凝聚成锋。 中孔圆润,上小下大,前端内壁面光润,后端内壁面浮雕一兽面,有鼻、眼、角、耳。 顶面阴刻斜线纹和方格纹,底面浮雕斜线纹与卷云纹。后端外壁面也浮雕一兽面,兽侧浮雕卷云纹。外径3.5~4.8 厘米,高2.0 厘米,鋬长1.1 厘米,宽0.9 厘米,厚1.3 厘米。 (图4-2,图5-3)

玉珩 1 件。标本M5:4,青玉,拱形,顶对钻一孔,两端有齿缺,近似虎形,平首。 宽7.9 厘米,高3.35 厘米,厚0.4 厘米。 (图4-6)

玉琮 1 件。 标本M5:21,滑石质。 内圆外方,射低矮。 射面浅浮雕卷云纹、蟠虺纹,四角饰兽面纹。 每个侧面有两道纵斜线纹带将侧面分为三部分,均饰卷云纹。 边长5.8 厘米,高1.6 厘米,射径5.8 厘米,孔径3.6 厘米。 (图5-2)

图5 M5 出土器物

玉圆柱 1 件。标本M5:22,方解石质。器形矮胖,顶面出圆柱,顶与底对钻成孔。顶柱径3 厘米,底径3.6 厘米,高2.5 厘米。 (图4-5)

玉条 3 件。 方解石质。 长条形,截面为长方形。 标本M5:24-1,长6 厘米,宽1.5 厘米,厚0.8厘米。 (图4-7)

玉珠 24 颗。 磨圆度一般,粉蚀较重,表面粗糙。 标本M5:25-1,直径1.5 厘米,高1 厘米,孔径0.4~0.5 厘米。 (图4-8)

方形玉片饰 1 件。标本M5:29,米黄玉。长方形, 长边各有三个小的齿槽, 四角各有一通透小孔,正面饰兽面纹,背面平。 长3.2 厘米,宽2.2 厘米,厚0.5 厘米。

玉片 16 片。 薄片,形状多样,可能为玉珩残片,部分有小孔。

3.骨、角器 有骨贝、角质马镳等。

骨贝 30 枚。 用骨片制成,正面凹槽旁阴刻8~12 道细线,背面有小孔。 标本M5:26-1,长1.9~2.1 厘米,宽1.3~1.5 厘米,厚0.4~0.5 厘米,孔径0.3~0.4 厘米。 (图4-3)

角质马镳 1 件。 标本M5:30,残,截面六边形,磨制光滑。 残长9.1 厘米。 (图4-9)

图4 M5 出土器物

三、结语

1.墓主身份。 本次发掘的新郑市文化路第二小学17 座战国墓葬南距郑韩故城北城墙约2.7 千米,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这一区域分布着较多的平民墓葬,贵族墓葬较少,属于郑韩故城北郊平民墓葬区[1]。 M5 面积超过30 平方米,为大型墓葬。 由于墓地处在西广武泛道上,黄褐土含沙量极大,为避免墓葬塌方,墓圹以夯土构造,葬具为一棺一椁,且用红漆彩绘木棺,十分讲究。根据周代棺椁制度“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此墓墓主的身份应该是士,为最低一级的贵族,从劫余器物来看,墓主可能是立有军功的士。

2.墓葬年代。新郑地区能与M5 相比的墓葬不多,2007 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新郑铁岭墓地M308[2]为二椁一棺,虽经盗掘,仍出土鼎、壶、敦、甗、甑组成的铜器一套,鼎、罍、敦、簠、鬲、豆组成的陶器一套,另有数量不少的铜兵器、铜车马器、玉器等。 其中铜兵器中的剑、戈、钜、镞、铃,玉器的珩、带钩、玉柱、玉条两墓可资对比,同类器有较多的相似性。 M308 根据铜器、陶器年代定为战国早期,但M5 年代尚不能这样确定。 铁岭墓地M637[3]、M1414[4]同样出有与M5 相同的剑、钜、带钩、玉柱、玉条,根据墓中出土陶器,M637 年代为春秋晚期,而M1414 则为战国早期。 故此可知,单凭铜兵器与玉器难以确定M5 的年代,M5 的年代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皆有可能, 我们尚需参考墓地其他墓葬出土陶器来做判断。

M5 东南的M1、M3 墓底残留空心砖, 未见器物,从空心砖花纹来看,两墓应为战国早期墓。 两墓之南的M4、M8、M9、M10 棺底均随葬一件大型红陶鬲,别无他物。这种情况和铁岭墓地东南缘的M350、M351、M57①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内部资料。情况相同, 此三墓仅出大型红陶鬲,根据三墓之间的M321、M330、M345[5]出土器物判断单出大型红陶鬲的墓年代为战国早期, 如此推断M5 的年代大概也为战国早期。 (图6)

图6 新郑文化路第二小学区域墓葬分布图

3.墓葬特点。 M5 虽然遗留器物不多,但自身很有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地建构墓室。 此地西靠黄水河,属于瘗葬吉地。沙地不易建墓这是常识, 像铁岭墓地这样质地超硬的黄褐土粉沙质亚黏土是用不着考虑墓葬坍塌问题的,它的大墓一般深8 米以上。 M5 即使是建夯层,大坑仍然无法挖得过深,故它的深度可能只有3 米左右, 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说明M5 的主人并非大富大贵之人,只不过是这一小家族之杰出者。

M5 出土的环、琮、韘很有特点,虽然质地一般,在新郑东周墓中却不多见。 环、琮代表的具体作用不明,其上所饰卷云纹、蟠虺纹、纹是东周最常见的纹饰,故我们推测它们可能只是装饰品。韘无使用痕迹,代表的是墓主的职业。

铁岭M308 出土的铜戈、 钜都为完整器,而M5 铜戈、钜援部皆缺失,应是毁兵葬俗。

领队:魏青利

发掘:黄富成 唐鹏飞 王静可

绘图:唐鹏飞 马妞妞

照相:郝世华 唐鹏飞

整理:靳晓倩 唐鹏飞 闫付海

执笔:靳晓倩 唐鹏飞

猜你喜欢
战国鹏飞墓葬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战国玺印陶文释读七则
樊应举
战国少年孟轲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为了避嫌
论燕下都战国大墓的埋葬特点*——与齐国战国大墓等比较
粗看“段”,细看“端”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释读拾遗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