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部, 陕西, 西安 710089)
随着我国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追求逐渐提升,但人们在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人会通过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缓解一天的精神压力。广播电视节目可愉悦身心,使身体得到放松,这种状态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形成如今的规模,而卫星系统的研发成为人们接收信息最快的途径之一。卫星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将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将其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中,可方便全国人民收听和收看电视节目。为保证节目内容的质量,本文将探讨节目内容进行整体监管的设计,实现故障排查,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方面的专业性,将在以往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监管时,应设置专业的部门进行监管,监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应将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区域划分,并针对不同的管辖区域分别进行实时监管。根据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播出情况,分析该内容是否符合广播电视总局设立的相关规定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主要在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之上进行,通过云平台可将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在该系统中加入内容识别、检索等技术,有利于详细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上存在的违规信息。除此之外,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可通过自身功能针对节目视频的敏感点进行检出,有效避免违规情况的出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硬件架构如图1所示[1]。
图1 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硬件架构图
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功能,将对该系统进行模块化的结构分析,并对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按照系统功能,将该系统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信号接收模块、转码转存模块、多语种识别模块以及内容分发模块。系统中信号接收与转码转存之间主要在原始组播流的作用下实现的,而转码转存模块可将接收的数据信息通过压缩的方式传输至多语种识别模块,通过多语种识别模块将节目进行分类,并通过内容分发模块进行节目分发,模块之间功能不同,但存在一定的联系,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模块关系如图2所示[2]。
图2 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模块关系图
为保证该系统可平稳运行,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原则设立,实现监测系统统一规划管理,并注意布局合理化,突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进行设计之前,应建设开放性以及兼容性原则。其中,开放性原则指的是系统设计之前,各部分结构应满足国家以及行业标准针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设立的相关规范,还要使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扩充性,以此保证开发人员可对监测系统进行功能调整。为保证该系统的开放性,将在该系统中设计预留通信接口,通过该接口可接纳其他设备的接入。针对兼容性设计原则的建设,首先应将系统原有的广告、互联网监测系统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整合,并将系统进行集成化处理,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的统一管理规划,保证未来可进行技术升级,实现系统的长远发展。应在该系统内设计独立的接口,保证该系统的扩充性,摆脱固有的繁琐安装模式[3]。
为保证该监测系统高效率地工作,应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在功能上的精准程度以及高效性,其中准确性原则的建设可通过实时监测设备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现,除此之外,应加强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上报、指令执行以及信息汇总过程中的准确程度,通过准确性的加强,可保证监测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安全且精准的稳定运行。在建立监测系统进行高效性原则时,由于监测系统要求数据上传应保证实时性,因此,将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的内部运行方式做简化处理。除此之外,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速度以及用户使用该系统过程中的习惯等问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高效精准地完成工作任务。
构建系统时,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设备的重复建设,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可实时同步数据上传,应设立扩展性以及同步性原则。其中,扩展性原则建设可通过增加监测系统的新业务、新功能以及新设备的方式实现,该方式应在保持原系统构造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性的建立,通过扩展系统的结构有利于低成本平滑过渡。而同步性原则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该系统针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及任务实施时可实现精准化操作。因此,该系统应建立标准的GPS授时系统,通过强制时钟与该系统内存在的所有设备实时同步的方式,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误差保持在1 s之内[4]。
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在维持自身功能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模块化管理,首先应采用统一的架构、通信接口以及通信协议,从而利于功能上的升级;监测过程中采用的监测数据符合国家统一标准,通过标准规范将数据进行压缩以及存储,并通过统一化的管理制度对用户角色进行管理。为保证系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随技术的升级而做出相应调整,应保持该系统的易维护性,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提供远程重启功能,并针对该系统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维护与升级,由中央控制器针对监测设备进行实时控制。
为保证该系统能尽可能地扩大接收范围,同时保证该系统在信号接收层面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本文利用一副C波段电动天线和一副Ku波段电动天线,以此实现系统对电波信号的接收,并在该系统中加入天线控制器,该方法有利于天线通过控制器内的设定实施指令,自动寻找卫星,实现系统对模块信号的接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测人员可通过天线控制界面瞄准目标卫星,在瞄准过程中为保证精准定位,将针对天线控制界面进行参数的设置,该方法可有效避免以往通过手动方式造成的时间消耗过长等问题,从而实现该系统在工作上的高效率。
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在系统中加入转码转存模块,该模块工作原理主要通过接收TS over IP组播流,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解码和转码录像操作。针对转码记录的方式主要包括原始码流记录和节目转码记录2种方式,通过监测系统不断对转码码率进行相关调整,最终将转码码率的最低频率降至512 kbps,并且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针对节目的记录将采用H.264转码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系统的监测质量,同时实现存储空间的存储质量。转码转存模块可实现用户通过该系统进行各平台节目之间的转存与调看,该系统支持转码成功后的数据信息存储至本地,并通过相关磁盘阵列数据进行实时转存,转码转存模块实现框如图3所示[5]。
图3 转码转存模块实现框图
在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内容监测时,节目信息将包含不同的语种,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具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功能,设计了语种识别模块。该模块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对节目内容进行语种分析,并且用户可通过该模块进行不同节目录像的设定,该系统将根据用户需求针对不同的节目进行语种识别,除此之外,该系统可将模块识别的语种数据通过自身功能进行自动拆分,拆分完成后生成的记录将通过该系统进行自动打点编目,并将相关数据存储至该系统的数据库内,通过内容分发功能将数据信息发送至不同的席位,语种识别模块实现过程如图4所示[6]。
图4 语种识别模块实现框图
内容分发模块是建立在基于B/S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并引进了远程处理功能,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将节目片段供给外部客户端进行收听与收看,并且用户可通过该系统进行信息编目。除此之外,用户进行任务取证时,该模块支持用户按照语言分类的方式进行管理与显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将自动展示界面,便于用户进行人工取证分析。对于用户取证成功的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将实行检索功能对数据进行条件查询,并将结果在不同时间段输出,而远程功能的引进则为该系统增添播放与下载功能。
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监管过程中将在安全、质量、内容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时监管,因此系统平台进行设计时,应在该系统中加强对安全、质量以及内容上的监测管理,保证系统在管理层面的功能保障,其中安全监测功能平台为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中播出的信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引进网络技术,及时了解网络运行情况以及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异态状况,并且监测系统发现异常情况后通过报警的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从而可有效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质量监测功能可通过监测点设备对节目内容质量进行实时监测,该过程在系统中设置采集机房,通过采集机房末端的射频信号实现对信道和码流层面进行实时测量。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可对数据进行良好的监测效果,将实时测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汇总、处理,并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最终将所有指标以及测量数据通过数据上传中心实时上报至中心前端监测平台,监测部门可通过监测结果对节目内容进行远程处理。在对节目内容进行监测时,系统将通过监测点对节目内容进行监管,对播放的所有数据进行录像存储,有利于监测人员进行管理[7]。
系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主要通过卫星接收机接收信号,并将其进行转码处理,最终以IP的形式汇聚到主、备核心交换机中,通过信号的备份可保证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在实现过程中交换机进行信号监测、IP信源信号智能切换、节目内容多画面监看以及信道码流指标监测。本文设计信号传输系统时,将信号监测功能做了全面设计,使其具有实时监测功能。IP信源信号智能切换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各部分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保证转换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通过该功能可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由于监测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数据,因此,为保证监测系统可针对节目内容进行良好监测氛围,针对该系统设计多画面监看功能,该功能支持多种视频故障监测,具有较强的故障处理能力,而信道码流指标监测功能的设计主要针对监测系统进行全局监测[8]。
本文主要在B/S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引进远程处理功能,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可将节目片段供给外部客户端进行收听与收看,并且用户可通过该系统进行信息编目,使用户具有良好的体验感,除此之外,为提升监测系统针对信号接收的整体范围,本文利用一副C波段电动天线和一副Ku波段电动天线,以此实现系统对电波信号的接收,并在该系统中加入天线控制器,该方法有利于天线通过控制器内的设定实施指令,自动寻找卫星,实现该系统对模块信号的接收。通过不同功能的整体设计,使监测系统具有精准高效的工作能力,可有效应对节目内容的多种故障,具有一定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