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鹏 陈颖 吴萌
(作者单位: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一次百年读写,这是一次世纪掘金;
这是一次童书探本,这是一次出版溯源;
这是一次文学考古,这是一次艺术发现;
这是一次童年守望,这是一次文化寻根;
绘本中国百年百部,继绝存珍再造经典。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是一套中国儿童图画书领域集大成的大型书系,是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百年发展风貌,重现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百年辉煌历史,重塑我国在原创儿童图画书艺术方面的文化自信,为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发展注入历史力量的大型出版项目。
本书系遴选近百年来由我国作者创作出版的具有较高思想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的百余部传世精品,着力打造成中国原创儿童图画书作品的世纪出版工程,旨在向孩子们心中播撒民族文化种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让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图画书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文学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继续惠及亿万少年儿童。
近年来,随着少儿图书市场的蓬勃发展,儿童图画书成为不断升温的热点。但是业内普遍认为,我国在原创图画书方面发展时间短、底子薄,与欧美、日本等图画书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市场表现也能明显看出,在国内主要图书电商平台的畅销榜单上,引进版图画书始终占据较大份额,严重挤压了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市场空间,这一现状十分不利于培养我国年轻的原创图画书作者。如果不加大对原创图画书创作和出版的扶持,未来我国将面临原创图画书人才短缺、资源枯竭的难题。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疑问:中国有悠久的童书创作历史,在这条长河中难道没有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源流吗?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童书创作出版史上,图画书至今仍是一个新兴的图书门类,公认的图画书出版历史才不过一百年,但发展蓬勃,欣欣向荣。在这一百年的世界图画书历史里,中国儿童图画书到底是“真空”,是迟到的追随者,还是先驱的同行者?我们是否可以对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历史进行全面梳理,出版一套可供中国儿童阅读、中国作者学习、中国学者研究的中国儿童图画书系列作品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与时任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的王志庚不断交流。上述现象同样让王志庚感到担忧:“在业内,我们还能听到‘中国以前没有图画书’这样的声音。但事实上中国不仅有图画书,而且历史悠久,精品众多,经典纷呈。只是,历史上我们的图画书从来没有叫过图画书或绘本。”
通过求索,我们了解到:中国原创图画书有一百年的辉煌发展史,在时间起点和发展水平上皆可与世界图画书比肩。
从源头论,我国有着悠久的图像叙事传统。图画在幼儿教育和故事启蒙中得到较早应用,“绘图”类和“图说”类蒙书大量存世。宋元两代的“对相”类识字读物运用版画说明字意,明清时期的“日记故事”类蒙书中大量采用版画呈现故事情节。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3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图文对照的蒙学识字教材《新编对相四言》,成为我国目前可考的儿童插图书的最早源流。在西方,图画书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脉络,17世纪欧洲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幼儿课本《世界图解》,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幼儿百科式全书,在西方被称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被认为是西方图画书发展历史的源头。东方和西方的这两部前后相隔400年的“源头”作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共性,都可谓是儿童图画书最早的萌芽。
到了19世纪,西方出现了几位现代图画书先驱人物,比如在图画书业内比较知名的伦道夫·凯迪克、凯特·格林纳威等,他们的名字都成为了今天颇具世界影响力的图画书奖项。在他们的影响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于1902年创作出版的《彼得兔的故事》成为了比较公认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本儿童图画书。与此同时,正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开始了新文化运动,随之而来的是印刷技术的革新和儿童文学的勃兴,我国《儿童画报》中刊载了大量“故事画”,还出版了图画教科书和图画故事书。1922年,郑振铎先生创办了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第一个儿童文艺周刊《儿童世界》,以现代儿童观指导创作,刊登了一批“以画讲故事”的长篇连载图画故事,这些故事可视作中国现代幼儿文学的萌芽,影响深远。其中以郑振铎先生亲自创作的《河马幼稚园》为典型代表,堪称我国现代儿童图画书的发端。
中国早期儿童图画书
20世纪上半叶,就在西方图画书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也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儿童图画书大发展,留下了许多图画故事作品。可随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动荡,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经历了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图画书发展期。建国初期,文化活动繁荣发展,我们继承了二三十年代的创作传统,同时受到苏联的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其中由方轶群创作、严个凡绘图的《萝卜回来了》(1955年出版)和洪汛涛创作、万籁鸣绘图的《神笔》(1959年出版)等作品,不但成为了中国儿童图画书的经典,更产生了广泛持久的世界影响力,被翻译成多语种在全球发行。比如《萝卜回来了》在全球有40多个版本,在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被翻改、出版和阅读的次数之多,在我国童书史上独树一帜。八九十年代的儿童图画书创作更是如雨后春笋,许多作品频频问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野间插画奖、小松树奖等国际图画书奖项。新一代的图画书作者们正是从这一时期成长为今天的名家,其中以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2006年出版)、朱成梁的《团圆》(2008年出版)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故事的出现为代表,标志着我国迎来了现在正方兴未艾的新一次儿童图画书创作出版发展期。
与当前中国儿童图画书第三次蓬勃发展的态势形成较强对比的是,中国儿童图画书往昔璀璨的历史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即使在专业领域内也鲜有人谈及或了解,甚至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中国现代图画书的发展始于21世纪,是西方作品的大量引进敲开了中国图画书世界的大门。这种对于创作源流和文化传统的曲解与误读显然不利于中国儿童图画书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发展之路很可能因此陷入失源丢本的尴尬处境。
为弘扬我国儿童图画书的叙事传统,彰显我国儿童图画书的艺术风采,促进我国儿童图画书的艺术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作为中国儿童图书出版人,我们深感有必要在对我国儿童图画书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历年涌现出的大批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作品进行一次全面地发掘、遴选、再造、出版,继往开来,让这些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新时代以新面貌重生。
《神笔马良》洪汛涛 著;万籁鸣 绘
《狐狸》管桦 著;严个凡 绘
《宝宝唱》张乐平 绘;王志庚 改写
《宝船》老舍 著;陈永镇 绘
《种梨》戴敦邦 戴红倩 绘;陈晖 配文
一直以来,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都保有传承经典、编纂大系的出版抱负和传统,其前辈出版人在十几年前就本着童书出版人的使命担当,策划出版了《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收录了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间的120多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20多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中小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必备文库”,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有这样的使命传承和时代赋予的新契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应运而生。
为保证《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的学术性和权威性,确保入选经典作品的代表性,同时规范编制工作流程,提高项目综合效益,项目组成立了专家编选委员会,邀请了在出版、创作、研究、教育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业界专家担任编选委员会委员,共襄大计。
不忘源远,方得流长。梳理中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发展历史,整理出版中国图画书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不仅能保护和传承我国优良的儿童文学传统,弘扬中国经典图画书的文化魅力,还可以帮助广大儿童文学创作者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汲取养分、提炼题材,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儿童精品读物。
《小蝌蚪找妈妈》方惠珍 盛璐德 著;杨永青 绘
《猪八戒吃瓜》包蕾 著;詹同 绘
《虎丘山》王祖民 绘;李怀源 改写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的出版是一次对中国原创图画书文化发展的深耕和培土,对少儿出版领域是很好的补充和资源积累;对图画书研究者、图画书阅读推广人等专业爱好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对原创图画书作家和画家而言,能够极大地鼓舞他们的创作热情,增强工作认同感和价值感;对普通家长和孩子而言,阅读这套书系不仅能感受先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而编纂本书系的宗旨正是以弘扬文化传统、发展原创精品为方向,梳理并出版上世纪初以来的百年间曾在我国境内正式出版或由我国作者创作出版的具有较高思想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且兼具经典性和现代性的儿童图画书精品力作,系统、全面地展现百余年来中国儿童图画书出版的丰富成果和辉煌历史。
在系统梳理百年中国儿童图画书出版史之后,我们发现有许多优秀的大师作品虽然仍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但由于部分图书出版年代久远,其文字的表达方式、视觉语言的呈现方式等均已与现代图画书大相径庭。根据书系的编辑出版原则,项目作品要让当代读者更好地感受百年来中国优秀儿童图画书的魅力。今天的孩子不是版本学家,他们需要与时代共进的鲜活经典。因此,本书系不能保守求稳、修旧如旧,应当打破常规、创新再造;通过秉持现代编辑理念的九大创新性做法,让老书旧貌换新颜。
儿童的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让昔日经典跨越时间的隔膜重新焕发光彩,更加符合儿童阅读阶段性心理特征和现代儿童语言习惯,我们对原始文字进行了适当地修改和仔细地打磨。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截至2022年6月已出版44种
《九色鹿》冯健男 改编/绘画
《牛王节》汤素兰 著;陈巽如 绘
《哪吒闹海》唐亚明 著;于大武 绘
比如《河马幼儿园》是100年前在白话文运动影响下诞生的作品,是中国儿童图画故事创作的重要开端。当时的白话文尚处于探索状态,在语法句式、用词用语等方面和今天人们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不便于现代儿童阅读,因此我们对该书文字在整体上做了适应性的修改,在保持故事原始文学魅力不变的前提下,为今天的孩子打磨出更加顺畅、亲切、准确的叙述版本。
《河马幼儿园》郑振铎 著
再比如,《梨子提琴》的文字如诗歌般富有节奏韵律,但在原始作品中,文字与图画叙述的细节有相互干涉的部分,稍微改写一下文字固然是最简单有效的处理办法,却大大减弱了文字部分的前后呼应和律动感,因此我们选择了“宁删字句,不伤韵味”的处理办法,在不影响故事叙述完整性和语言优美流畅性的前提下,将与图画干涉的文字段落留白,让图画完成讲述。
《梨子提琴》冰波 著;何艳荣 绘
另外,《画马》是选自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里的一篇故事,原文用文言撰写,叙事精巧,语言凝炼,但文言文离当下生活太远,并不适于正处于语言形成期的儿童阅读。因此,图书编辑请专家对其进行现代文改写,在忠实于原版故事的同时,文字叙述亦不失其魂,字里行间仍保留了些微古白话的风味。
《画马》戴敦邦 绘;阿甲 改写
而像《萝卜回来了》《小山羊和小老虎》《神笔马良》《哪吒闹海》《外星人收破烂》这样文字或精炼或隽永且现代儿童阅读毫无障碍的作品,图书编辑几乎一字不伤,只字未改,保留了原始作品的呈现形式,让今天的孩子透过时间的长河,切实地感受到作品原汁原味的魅力。
图画和文字的交融叙述是现代图画书的核心特征之一。许多老一辈画家在早年创作图画书的时候就已充分考虑到文图关系,其理念之超前,从画面叙述的整体节奏和画面构图中的巧思妙想已可见一斑。为了充分再现老艺术家们的创作魅力,弥补由于当时出版技术水平局限带来的遗憾,我们对原版图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调整。
比如,《萝卜回来了》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经典作品,以4个小动物角色的一系列动作为图画主叙内容,形象活泼生动,画面镜头感很强。但在原始版本中,这部作品存在阅读视角不太统一的问题,角色向前走的连贯动作在前一个画面中是从左到右,而在紧接着的后一个画面中视角转了180度,变成从右到左,好像角色掉头返回了一样,破坏了画面的动线。因此,编辑将部分画面做了镜像翻转处理,让画面阅读的走向变得更加流畅。同时,考虑到翻页动作和故事节奏在阅读中的配合关系,编辑还调整了画面布局,让每幅图画出现在正确的左页或右页上。
《萝卜回来了》方轶群 著;严个凡 绘
图画书作为图画和文字的综合艺术,常常会因为版式设计上的点睛之笔而大放光彩。受时代技术之限,前辈编辑们的很多绝妙设计无法在成品书中完美呈现,因此早年的图画书依然留有在设计上再创造的空间。为了拓展原作潜在的表现力,我们运用现代图画书设计语言,对部分版面做了创新且贴切的优化设计,利用现代技术努力将原作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小山羊和小老虎》这部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儿歌绘本中,画面和角色设计充满独特的京剧味道。有点可惜的是,高潮部分的“全武行”大戏被压缩在了一个常规的对页里,画面节奏放在全书之中略显平平。因此,编辑将画面元素“乾坤大挪移”,这2个页面扩展成6个页面,且变成了左右对翻的“开门折”,给情节增加了前引,并把原画变成了横跨4连页的大场景,阅读效果瞬间惊艳了起来。
百年百部图画书版《小山羊和小老虎》鲁兵 著;贺友直 绘
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发展历经百年沧桑,众多前辈画家早已不在世,许多绘画原稿也已在岁月中遗失。因此,这套书系的很大一部分图画制作文件都是从仅存的老版书刊上,通过高精扫描电分获得的,印刷画面自然比不了原画精美。更何况这些珍贵的绝版书刊很多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印刷品,最老的已有近百年,图像模糊,颜色褪淡,纸面残黄。为了将这些画面修复如新,美术和技术团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同修补文物一样,在电脑屏幕上一根线条、一个色点地仔细修补微调,对画面缺失的部分小心地补画,终于让这些原稿旧貌换新颜,掸掉了岁月的尘土,重焕崭新的光芒。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作品扫描中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很多作品在第一次出版的时候,拿在手里只有巴掌大小。这样的小开本对于孩子的小手来说并不好翻阅,也无法将画面细节充分展示出来,让孩子难以沉浸其中。尤其在今天出版技术相对发达的情况下,小开本已经完全不适于现代儿童的阅读需求。我们在老画精修的基础上,将图画文件运用到极限,将开本升级到最大,把原本32开甚至64开的老书,重新做成了大12开、大16开,最小的开本至少也有20开,极大地提升了小读者的视觉体验。
在成书阶段,最困扰项目组的一件事就是这些作品不仅开本大小和长宽各异,画面风格还不尽相同,如何将它们和谐地放在一起呢?全部整齐划一地制作成同样的开本?所有的封面设计套用统一的模板?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阉割了原作的本来特色,是项目组绝对不愿看到的。那么,完全保持各个作品的独立风格,各行其是、百花齐放?这样的效果又太过散乱,毫无煌煌百部经典书系的整体气象。经过无数次自我推翻,最终敲定了百年百部经典书系的整体装帧,用金灿灿的书脊和白色的“画框”在尽量不夺色、不干扰封面设计的情况下稳稳压住整体,同时,又保持了每部作品各自的原创风采,让作品浓浓的中国风味全部散发出来。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实拍图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三种开本(12开、16开、20开)
作为面向广大孩子的儿童图画书,我们希望作品的绘画风格越丰富多彩越好,但这却成为印刷环节中最头痛的难题。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采用的作画方式各不相同,有中国画、水彩画、钢笔画、油性彩铅画等,各式各样、不一而足。有的画面十分鲜艳,特别显新;有的画面略略发灰,留有旧感。因此,每部作品上机开印时都要用完全不同的逻辑进行精细校色,或浓重,或清新,或油亮,或晕染,稍有偏差,效果就失之千里。调整墨量后仍达不到还原效果要求的,就停机撤版。机器停了开,开了停,色版上了撤,撤了上,这才印出原画本来应有的样子,让父母一辈童年记忆中的经典重现当年的模样。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正是因为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精华尽在经典之中。然而,由于经典内容是对知识和智慧的高度浓缩,以及不同时代阅读方式的变革,在阅读经典的时候,理解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很有可能浅尝辄止,无法深入领会其中的内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推出了多元导读模块,由本书系编委会来自各行各业的资深专家委员亲自为读者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告诉读者经典为什么是经典。此外,我社也精心挑选出优质的阅读推广人,专门为“百年百部书系”录制了阅读指导视频和故事朗读音频等丰富资源,助力读者对经典的认知与吸收。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如何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阅读形式、提升阅读体验,就成为了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除去对于实体书的设计与打磨,本书系还配套开发了书系内容的线上数字资源,除了提供书系作品的专家解读、音频朗读、视频导读以外,还将持续开发和更新各种类型的线上资源。丰富多彩的数字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系的阅读体验,读者通过扫描成书封底的小程序码即可快速便捷地获得这些资源。
《明珠》姚红 著/绘
《象鼻山》李忠良 绘;王志庚 改写
《岩石上的小蝌蚪》谢华 著;俞理 绘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专家解读视频
随着《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项目的不断推进,本书系的出版进度已经接近一半。
中国儿童图画书名家(部分)
在作者方面,本书系涵盖了中国现代爱国主义文化大师郑振铎,文学巨匠老舍,国际知名动画大师万籁鸣、柯明、刘圻等,国际知名画家李忠良、胡永凯,“三毛之父”张乐平,连环画巨匠贺友直、严个凡,国画大家戴敦邦,版画名家叶飞,儿童画名家陈永镇、何艳荣、姚红、王晓明等,世界知名图画书画家朱成梁、周翔、于大武等文学与美术界的名家。
《五色石》朱成梁 绘;阿甲 改写
在体裁和内容上,本书系涵盖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经典童话、童谣、无字书等,脉络清晰,全面系统,是中国优秀原创图画书的一次集体亮相,是中国元素的一次集体展示。
在艺术特色上,本书系充分、完整、全面地体现了图画书的独特艺术特点,涉及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含了中国画、彩色木刻版画、水彩画、油画、剪纸、水粉画、彩铅画等不同创作媒介与材料,涵盖了漫画、年画、连环画、儿童故事画等众多创作形式。
《小山羊和小老虎》鲁兵 著;贺友直 绘
《画眉泉》叶飞 绘;王志庚 改写
《骄傲的武士》王晓明 绘;王岩 改写
《迷戏》姚红 著/绘
《老鼠嫁女》鲁风 著;俞理 绘
《半边胡子》张玲玲 著;柯明 绘
《牛郎织女》王祖民 绘;陈晖 配文
在继承传统方面,本书系中的许多作品运用了大量水墨画、工笔画、木刻版画等传统技法和年画、皮影、剪纸等传统风格造型。
在创新发展方面,本书系借鉴了西方现代美术造型的动态、构图和配色方式,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既有继承和发扬,也有创新和发展,是极具艺术魅力、研究价值和学习借鉴意义的历史样本。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以弘扬传统、发展原创为方向,从图画书角度反映了百年来尤其新中国70年历程中各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部集大成的书系。目前,书系仍处于成长阶段,我们将不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