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斌
【摘要】任何类型的摄影,无论是新闻还是艺术类型,都会利用特定的视觉符号,将特定的信息传播给大众,从而使某方面的审美诉求得到反映。新闻摄影的重点是“报道”,更偏向纪实;而艺术摄影的重点是“创作”,更偏向表意。尽管如此,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仍旧存在一系列共性。基于此,本文将审美层面的异同作为切入点,对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审美异同;异同分析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11.069
当前,智能手机在拍摄功能方面更加完善,人们迎来了“全民摄影”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用摄影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同时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也逐渐繁荣。在探索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审美异同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更大的空间,其原因是二者之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不同之处,身为摄影工作者或者是摄影爱好者必须把握二者之间不同的侧重,从而使拍摄的图片具备更强的传播价值。
1.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共性:视觉语义
任何人都会产生对于“美”的追求,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的自觉意识,因此,在对待新闻摄影以及艺术摄影的时候,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审美需求。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具备摄影美学共同具备的基础性特征,两种摄影的意蕴在于图片之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深刻情感、思想等,亦或者是某种意味强烈的元素。在信息可视化的“读图时代”,图片作为一种与视频类似的视觉文化,在传播各种信息、艺术欣赏等层面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在信息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利用人的视觉感知作为载体的视觉符号,不仅可以通过表象将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予所有人,还能够使人们产生相应的意识,以及情感层面的共鸣。因此,视觉语义就是新聞摄影和艺术摄影存在的共性。
在新闻以及艺术两种摄影之中,同时存在一种层次结构较多的艺术类符号。物质层面的现实符号为形状、色彩以及线条;意义层面的现实符号也就是其自身具备的意义,就是图片内部的人物、事件以及具体情节等;美学层面的现实意义为二者均为理性反思的对象。在运用新闻图片进行报道的时候,会利用符号完成传播,此类符号通常具备多种类型,例如图像、知识、转喻、隐喻等。新闻图片存在的基础就是图像性符号,在展示相应的形象之后,能够对现场发生的新闻进行真实、客观地描述;指示性符号就是展示所有报道对象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转喻性符号会运用对局部画面的拍摄手法,将原本难以表达的整体表达出来;隐喻性符号通过再现当时的新闻场景,使观众在大脑内部产生对新闻的潜在记忆,进而使符号的意指联结越过在场要素的制约,最终使“意象”生成。
为数不少的人持有以下观点:新闻摄影不仅要凸显新闻的价值,保证新闻内容真实而且客观,同时也不能丧失作为摄影的艺术性。换而言之,新闻摄影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们在看到图片以后充分了解新闻事实,并明确拍摄者对于新闻事件乃至整个社会的看法。新闻摄影尽管具备表意功能,但是表意并非新闻摄影的重点。纪实就是新闻摄影的主要功能,表现核心为拍摄对象所具备的意蕴,意蕴的美感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审美诉求。所以,新闻摄影必须具备相应的意蕴,否则将丧失其美学价值。艺术摄影会通过创作方式呈现出画面当中的元素,从而表现出具备强烈美感的视觉符号,并非为了使人们获取新闻信息。
2.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存在的差异
2.1 创作和报道方面的差异
新闻摄影之中的视觉符号,其主要功能为传播新闻信息,拍摄者在构图和取景的时候,必须运用新闻的眼光去安排角度、主体、陪体、用光等,尤其是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摄影,属于拍摄者对新闻现场主体的瞬间定格。所以,如果新闻摄影内部不存在客观的新闻元素,那么此类摄影就不是合格的新闻摄影。但是,在创作艺术摄影的过程中,拍摄者会将自身的主观情感渗透至图片中,其重点并非找到新闻人物以及事件,而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美,然后运用灵感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的审美观照,甚至会夸张地利用取景、构图、用光、色彩等元素,最终运用情感方法展示摄影作品。
新闻性就是新闻摄影最显著的特征,不仅要“新”更要“真”,其作品必须同时具备新闻性以及新鲜性两种特征。不仅如此,新闻摄影在创作过程中,其真实性是不可缺少的,艺术摄影可以由拍摄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摆拍”,但是新闻摄影不可以,尽管新闻摄影之中也存在艺术性诉求,然而,过度追求艺术会使新闻摄影在创作过程中“失真”,例如近年来通过“摆拍”吸引众人眼球的新闻摄影作品层出不穷。
除此之外,在面对部分包含着人道主义、突发事件、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内容的时候,新闻摄影不可抛开报道和创作元素而大谈艺术。例如,2018年荷赛新闻类单幅一等奖作品《委内瑞拉危机》,该新闻摄影作品原本是反映了在委内瑞拉发生的突发事件,体现出委内瑞拉民众在时局动荡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窘境,但是,在摄影过程中保持理性地分析照片的色彩协调性、景别运用和构图技巧,是一种背离人道主义、漠视生命的不当行为。
运用摄影彰显出新闻报道的力量、真实反映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将精彩的新闻内容表达出来,就是新闻摄影的优势所在。配以文字说明的、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又是媒体完成新闻摄影与传播的必要条件,其原因是图文并茂的传播效果更显著。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相关的人物与事件的时候,拍摄者会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进行采访以及拍摄,既能够满足新闻摄影的真实与客观原则,同时体现出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使摄影作品具备典型性以及时效性。
在艺术摄影之中通常不具备新闻性内容,也不会对摄影作品的真实性进行过多要求,拍摄者可以将自身的主观意图作为基础,完成摄影活动,从而使摄影作品具备审美价值以及艺术层面的魅力。无论是新闻还是艺术方面的摄影,均属于人的创造性劳动,二者都可以将现实生活作为摄影素材,反映出人们在典型环境之中的典型行为。运用摄影进行创作或者报道,都会反映出拍摄者具备的不同思想意识、审美判断以及情感表达方法。
2.2 纪实与表意方面的差异
纪实是新闻摄影的重要基础,而艺术摄影的重要基础为表意。如果新闻图片只是让人们觉得很有艺术性,只具备审美层面的价值,而难以使人们捕捉到新闻信息,那么新闻摄影的纪实作用将大打折扣。例如,丹麦摄影师Mads Nissen所拍摄的新闻图片《Jon and Alex》,其本意为通过对两名来自俄罗斯的、属于LGBT群体人员的拍摄,反映出在人类社会内部的少数群体——LGBT群体在俄罗斯境内艰难的生存环境,但是该新闻摄影作品取材于人的日常生活,而且過分重视构图与色彩的艺术性,导致人们会误认为该摄影作品在表达一种“灰暗的行为艺术”,或者拍摄者希望表达出“超越一切的爱”,甚至可能不会认为这是一次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不仅要做到真实、时效以及纪实,还需要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做到比白纸黑字更有感染力,一幅有传播价值的、优秀的新闻图片,应该是对新闻现场典型瞬间的记录,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在迎来“读图时代”之后,人们在浏览新闻信息的时候,会关注新闻图片并大量阅读,现阶段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具备强烈纪实色彩的新闻摄影作品,此类摄影作品不仅为单幅图片,还出现了大量的组照。组照会起到深度报道的效果,既能够使人们了解表层的新闻信息,还能够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所有故事,分析其中的问题,传播价值更高。新闻现场无法由人们掌控,而且瞬息万变,拍摄者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必须具备新闻敏感性,时刻寻找人物、事件、所处环境在变化之中的细节,从而捕捉到新闻价值较高的画面,进而使瞬间成为具备审美作用的永恒。
要想使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拍摄者就必须对光和影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使色差以及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不仅是对新闻摄影的艺术性要求,也是使新闻人物以及事件得到真实再现的业务规范。新闻图片既要具备纪实功能,又要保证其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拍摄者通常会选择运用组照的方式体现出完整的新闻。组照通常是用两幅以上的图片来报道同一个新闻事实,其优势比单幅新闻摄影作品更大,例如可以多角度拍摄、拍摄数量多、拍摄效果更好等。
与新闻摄影有所不同,艺术摄影会通过“表意”将某种思想主题潜移默化地传达至人们心中,表意与创意息息相关,拍摄者在确定一个拍摄主题之后,会寻找适合创作的艺术摄影对象,然后在拍摄的同时使自身的创意充分发挥,使拍摄的作品在结构、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毫不吝啬地显现出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关注拍摄者所拥有的审美倾向。一个优秀的艺术摄影作品,不需要文字赘述,就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这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而且艺术摄影的生命周期较长,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流传几十年乃至上百年。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以及科技的进步,更多的人成为摄影爱好者,以及投身于摄影行业。新闻摄影以及艺术摄影,可以说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在审美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在对二者的审美异同进行分析之后,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摄影以及艺术摄影,从而促进艺术性更高、更具备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诞生。
参考文献:
[1]姚洪.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工作的新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4):52-56.
[2]尹钟烨.从"荷赛"获奖作品看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J].东南传播,2021(02):145-148.
[3]邱衍东.报道摄影与艺术摄影特征的区别[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289.
[4]蔡国昌.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审美异同[J].采写编,2021(10):57-58.
[5]胡虹.有效提升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路径探索[J].新闻传播,2020(16):71-72.
[6]梁娥.实践教学中新闻摄影如何借鉴艺术摄影表现的手法[J].传播力研究,2019,3(21):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