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平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西藏班的学生均来自雪域高原,受限于空间距离及历史惯性,传统西藏班教育教学环境中,家长缺位、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较为突出。但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阵地,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更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1]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教育要求与家校共育建设现状的对比冲突,无疑进一步凸显了加快构建西藏班家校共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传统家校共育模式中,家庭和学校两个不同主体间的联系通道是日常事务性沟通,形成了“哑铃状”的连接关系。(见图1)学生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网的中心,而基于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不同角色定位,也逐渐衍生出审议模式、过程模式、决策模式等家校共育形式。[2](见表1)其中,“审议模式”是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最基本的形式,“过程模式”与“决策模式”则联结程度更强、家长角色定位更全面。反观西藏学生的家庭教育特征,受到地域及传统观念影响,藏族家长也更加注重对孩子情感的文化熏陶和身体成长的锻炼,重视在道德层面的口耳相传和劳动技能的亲身传授。但囿于地域限制,学生进入西藏班后,其教育培养的主要职责归于学校,偶尔的见面也成了部分家长无原则满足孩子各种需求的补偿机会。由此,西藏班家校共育实践建设大多仅停留在了“审议模式”层面,“过程模式”与“决策模式”的家校联结形式趋向虚无。家庭与学校最优的共育模式,理想的策略,互动的边界,合作能效的充分发挥,仍处于探索空白区。如何重构家庭和学校主体关系、创新工作机制成为新时代西藏班家校共育未来态的核心问题。
图1 传统家校共育模式
表1 传统家校共育形式
新时代西藏班家校共育模式构建的先决条件在于“沟通、合作、共育”式教育共识的形成。沟通与合作是基础,沟通的重点在于学校和家庭在“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目标上达成共识,这是后续开展合作共育的基本条件。合作是在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种稳定的程序和机制,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合力。共育才是目的,既包括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也包括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关系更加和谐,以及藉以家校共育的新形式来培育学生的素养与能力。据此,我们构建了家校共育的“1+2+3”模式。
“1”,即以“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为根本目标。从教育目的认知的一致性角度上看,家庭和学校在育人目标上的聚合,将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就学校而言,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科学的、全方位的系统工作,遵循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全面发展等培养原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专业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更强,效果更为全面和显著。就家庭而言,家庭成员共有的意志品格、追求等则能给予学生心灵的塑造,家庭教育兼具基础性与终身性特点。家长不仅是高度负责的家庭老师,能为家校共育打下基础,而且能够通过引导、督促,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和行为认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尽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略有差异,但相对于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学生来说,实质上又是一个根本意义上的整体,学校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即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2”,即“校园阵地”和“家庭阵地”两大教育环境。从教育策略的协同效果来看,校园阵地与家庭阵地在合作方式上的协调配合,将指明育人合力的施力方向。就学校教育策略的制定实施而言,活动为载体,寓素质教育于有形。在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身心状况、认知层面都会影响学校教育工作方案的制定。因此,校园阵地中面向藏族学生设计教育方案时,应聚焦于地区文化和生活教育方式的差异,基于藏族学生角色演变、能力发展、身心发育等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其“优势发展”的个性化的教育生态圈。就家庭教育策略的制定实施而言,现代家庭的教育策略则多是基于家庭教育文化传统和家长教育素养发挥,为此,学校可以利用教育理念、策略的引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优化技术指导培训,系统化提升家长的教育胜任力。“校园阵地”与“家庭阵地”双主体的策略协同,势必明晰学生教育发展路径,引领并促成学生的优质发展。
“3”,即家长、学校、社会三大主体角色责任的承担。从教育层次机制的运行划分来看,家长、学校与社会三大主体分别对应“家校共育”模式中的微观、中观、宏观层级,三者主体角色责任的承担将有利于提高育人合力的作用质量。在合作共育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家长、学校和社会承担共同的主体责任是不变的。其中,社会大环境的教育千姿百态,影视剧、公益广告、广播等任何宣传教育手段,都可视为一种教育形式,无论这种宣传媒介的主要对象是不是青少年学生,都可以对他们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学校环境的教育丰富灵活,存在潜在的知识优势与完善的办学条件,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家庭环境的教育则是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教育始于家庭,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在“家校共育”的新模式中,三者角色定位存在差异但联结性强,进行多样化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主体共育机制模式构建,能够充分发挥主体功能的育人方式潜能,丰富多样态培养模式的内涵。
家校共育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如果说,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情感基础;那么,信息化建设为家校共育提供了可能。2021年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以光缆、卫星为主的现代通讯网络体系将西藏带入信息快速路,所有行政村都有移动信号,光纤宽带通达率为99%”。西藏班家校共育模式中时空屏障的弥合已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得出了新的解决方案——搭建一条全方位、立体化的沟通桥梁,让远在西藏的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参与者、管理者和监督者。
西藏班家校共育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由此减少甚至消除家校沟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问题。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共育空间、畅通交流渠道的途径则主要包括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家校合作工作站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成立年级组及学校两级家委会,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能够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校园公众号、班级公众号等平台,形成家校共育的工作站,能够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与远在西藏的家长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并借此实现学生信息的“一人一档”,让学生成长的每一次“足迹”都有迹可循。
西藏班家校共育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家长参与进程,由此强化家长的角色责任、弱化“家”“校”地理边界,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参与者、管理者、评价者和监督者。学校主体在联动家庭主体中需要承担更大的使命与责任,适时采用远程直播等形式,让不能到现场的家长也能成为活动的实时观众乃至参与者。日常生活中,通过智慧校园、智慧德育数字化平台建设,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如课堂教育教学、宿舍生活、食堂用餐、功能室使用、校本课程选课等各个方面进行数字一体化管理,家长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看到学生在校的点滴生活。重大节日赛事中,以融洽家校关系为切入点,以个体汇聚群体,创新主题公开课、运动红歌赛等活动形式,以民族特色为立足点,融合家校关系。
西藏班家校共育需要借助家庭、学校、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让“远程”的家庭教育不再盲目而无力,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与可能。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颁布,其中强调了学校需要承担为家长提供指导服务的职能。为此,在西藏班家校共育工作中,可通过多层次的“线上家长学校”的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一是学校层面,每学期2 次线上家长学校培训活动,邀请知名家庭教育或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与家长互动,为家长答疑解惑;二是班级层面,每月1 次线上家校交流活动,由班主任带领任课老师、生活老师团队与家长交流学生个人动态,指导家长如何抓住近阶段的重点和关键点来教育引导孩子;三是家庭层面,不定期进行的“线上家访”,主要由班主任和德育主任与家长一起进行“视频家访”,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更好地走近学生家庭,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解决关键性难题。
西藏班家校共育需要围绕合作共育愿景、增进家校沟通,避免家校联系过程中“沉默”现象带来的沟通机制运行不畅情况的发生。由于学校的特殊性,线下家访工作只能在暑期藏族学生探亲期间进行。设计“大家访”活动方案部署,设计《家访手册》,要求护送学生回藏的教师做到全员家访,每位老师至少深入走访学生家庭5个,成为汉藏文化的交流者和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开展优秀家访案例展评活动,让老师们上台分享家访案例,讲好家访故事,总结教育经验,树立典型。此外,学校也应主动邀请部分有代表性的家长参与活动或来校讲座,不仅打造有常藏特色的家校协同育人文化,而且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积极践行“和而不同,藏汉情融”办学理念,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