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方,春,即将温暖人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春天的脚步慢了下来,抗疫战场硝烟四起。
大战来时,方显党员本色。哪里有险情、灾情,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响应省直机关工委下沉社区的号召,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勇于担当,就近就地就便下沉到社区,投入到抗疫志愿服务中去。
号令出,勇士奔。“我是党员,我报名!”“只要有需要,我随叫随到!”一句句铿锵誓言在各个志愿者群里刷屏。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各部门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抗疫战场上,他们是核酸检测员、防疫宣传员、社会秩序维护员、社区义务工作者;在支援吉林省蔬菜分拣工作中,他们知重负重,是主力军和突击队……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挺身而出,有人深入社区,披星戴月;有人坚守岗位,争分夺秒;有人参与志愿服务,热情贴心……成为这个春天里的一道道动人风景。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3月24日至4月13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共有501人加入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累计执行防疫任务1122人次;共有152人在社区报到参加值夜班活动,累计接受值班活动4次。
人民有危,党员必在!
抗疫战场,党旗高扬!
在厅机关党委的指挥下,辽宁省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牢记初心,牢记使命,把肩上的责任落实在分分秒秒、时时刻刻的坚守中,用实实在在的“干”,出真真切切的“力”,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然资源力量,让鲜艳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号召,冲锋在前,纷纷下沉到社区,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厅机关共有145名党员向所在社区报到,累计执行防疫任务103人次。
4月3日晚间,接到辽宁省直机关工委《关于组织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参加援吉蔬菜分拣任务的紧急通知》后,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发起号召,厅机关及事务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纷纷踊跃报名,仅一小时报名人数就超过所征集人数的一倍,4日早上8时整,51名党员干部准时就位。
在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中路的沈阳供销农产品集配中心,辽宁援助吉林蔬菜分拣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51名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正在现场紧张忙碌着。
志愿服务队的任务是将大包蔬菜搬运上叉车,再由叉车运送至分拣现场,这也是分装工作中最“重”的一环。8种蔬菜大包,最重的卷心菜,一包20多颗菜足有60斤、洋葱一包要40斤……这样的大包蔬菜,他们1天要重复搬运10个小时,装满一车后再赶紧装下一车。为了保障分拣现场蔬菜不断供,分拣工作持续不中断,他们顾不得多休息,累的时候靠一靠,歇一歇,就赶紧重新投入“战斗”。
知重负重,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机关及事务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在援吉蔬菜分拣任务中的既是突击队,也是主力军,他们的勇毅与担当,树立了辽宁自然资源人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省直机关工委的肯定与赞许。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身在其中,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耕地保护处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吹响战“疫”集结号,化身为“大白”和“小蓝”志愿者毅然投入抗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耕地保护监督处支部党员积极响应厅机关党委号召主动亮明身份、到所在社区报道,就地成为志愿者,与基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
“我是党员,我能坚守”。王宗林副厅长不顾自身安危,毅然返回工作岗位。为确保疫情期间工作不停滞,服务社会生产要素有保障,他吃住在单位,饿了吃盒饭,困了睡沙发,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只要是工作需要,立即就位马上处理,真正发挥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支部书记邹立伟的孩子放假在家,疫情发生后他积极主动请缨成为抗疫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搭建蔬菜销售点,保障社区物资供应。
老党员曹文利积极协助医护人员维护核算检测秩序,引导特殊人员检测,已50余岁的他患有腰间盘突出症本不宜久站,但他克服病痛任劳任怨地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郎磊在皇姑区嘉麟社区志愿服务
曹文利在建院社区维护核酸检测秩序
杨金明在金地铂悦社区
支部书记郎磊从居家办公之日起,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报到,成为皇姑区嘉麟社区的一名防疫志愿者。他的孩子即将迎来中考的关键时期,但他舍小家、为大家,自3月24日以来全程参与第4轮至第10轮共计7轮的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检测近6千人次。
春寒料峭,他每天在检测点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除了中午匆匆吃口盒饭,始终套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中忙前忙后,手套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手上,被寒风一吹,刺骨的冰冷,一天下来,他的手都是麻木的,但他依然坚持工作,引导群众保持安全距离、解释防疫政策、协助扫码、对病毒采样管封箱转运,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以南方人特有的耐心细致,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对80岁以上的老人和着急上网课的孩子,他帮助进行提前检测;在气温骤降的时候,看到群众继续在楼前背阴处划好的路线排队,因见不到阳光而被冻得瑟瑟发抖,他协调志愿者团队成员组织群众调整站排路线,让大家都能站到阳光下,免受苦寒煎熬;对腿脚不便的老人,他随时提醒注意脚下,小心搀扶,确保安全;对不会智能手机的群众,他耐心逐一手动帮助录入信息;对因疾病难以下楼排队的特殊困难群体,他和团队主动服务,上门入户开展检测。
作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郎磊同志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地质勘查管理处党支部接到通知后立即将有关精神传达到每名党员。党员刘超第一时间向所在的皇姑区三台子街道新乐社区报到,登记相关信息。晚上9点社区安排的任务:26日早晨6点在昆仑御第5轮核酸检测点排队区做秩序维护。
3月26日,刘超同志5点半起床,前往社区领取工作任务,在社区工作人员简单交代相应注意事项后,化身“大白”投入到抗疫战斗中。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做好秩序维护的同时,提醒居民做好签到登记工作,由于一些岁数稍大的居民,对社区要求签到登记不太配合,或者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熟练,但经过耐心的解释和细心的引导,及时提醒“保持1米距离”,保证了有序排队。
3月28日,是全市第6轮全民核酸检测的日子,社区分配的任务是跨昆仑御小区到新干线小区发放核酸检测回执卡。新干线小区核酸检测点在一药店内,扫码登记和取样的医护工作者在屋里,其他人员在屋外。当天风大,防护镜被吹飞了好几次,参与核酸检测的居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多数心情比较焦急,做完核酸检测后急于离开,耐心细致的刘超把回执卡发放到每一位完成核酸检测的居民手中,期间还有一位老大爷不带口罩,在核酸检测点活动,经过耐心劝说后,戴好口罩参与了核酸检测。
“黄沙百战穿大白,不破新冠终不休”,刘超说:“加油沈阳,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于明涛在格林玫瑰湾小区做核酸检测服务
“大家排好队,保持1米以上距离,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或身份证”,这是毕飞超在皇姑区黄河街道舍宅社区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3月23日以来,他参加了舍宅社区每一轮核酸检测的志愿者服务。每次接到任务,他都早早熟练地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和护目镜,准时出现在社区志愿者队伍中。
2019年10月,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赴乡镇工作,当时毕飞超的爱人面临生产二胎,家里负担较重,但他做通了爱人的思想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加了乡镇扶贫工作。他说:“去乡镇扶贫,不仅仅是一种历练,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要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组织分忧解难,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如今,他所在的朝阳北票市黑城子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今年1月底,毕飞超结束了两年多的扶贫工作,如期回归本职岗位。
3月以来,疫情突如其来,看到社区核酸检测时的人手短缺问题,他响应号召,就地主动下沉到社区党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舍宅社区是老旧小区,老年人居多,我是党员,也是青年志愿者,我要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毕飞超说。
每次核酸检测任务下达都较晚,接到任务的志愿者早上5点多就要到社区报到,开始检测前的准备工作。自居家办公以来的每一次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毕飞超都没有落下,从维持秩序、环境消杀到扫码登记、上门服务,每一项工作都尽职尽责,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
“社区工作真的很辛苦。这一段时间的‘大白’生活,比想象的还要难受,听力、视觉、行动都大大受限,日常简单的工作,这时都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一天下来,摘下口罩,脸上印着深深的沟;脱下手套,手被水汽泡的发白;脱下防护服,顿时觉得呼吸都畅快了”。经过连续几轮的核酸检测,毕飞超体验到了社区工作的不容易,也感受到了作为党员志愿者的责任。
“志愿者工作不仅仅是完成社区安排的任务,更多的是与社区的居民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在核酸检测的时候,碰上人员密集的时候,不能用模式化的语言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应该从他们自身出发,用切合他们自身利益的角度去劝导,才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化解矛盾。
毕飞超说:“社区志愿者仅仅是整个疫情防控的一片云朵,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流调、转运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春已来,花已开,我们必将克服困难、战胜疫情。”
邓绪江在大潘街道小潘村维护秩序发放防疫物资
周亚鹤在东陵街道八家子社区做志愿服务
闫家鑫在笃工街道劳动里社区负责核酸扫码工作
陈岑在五三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常艳娜在长白街道万科城社区核对检测信息
支部书记王凤翼在北陵社区
侯放在所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支部书记高开军在北塔街道花园社区
孔祥瑞在东方俪城社区维持秩序
地理信息管理处党支部第一时间传达了关于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加强防疫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3月26日早8时,党员周海涛赴于洪区造化街道五彩阳光城社区报到,当天即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经过一天的工作,周海涛同志发现志愿者的组织工作相对比较松散,基本上是单兵作战,较难形成合力。为使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更顺畅,周海涛与初次相识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建立了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群,并邀请社区书记作为群主,群内志愿者从几人壮大到近50人。通过微信群收集了志愿者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并明确了沟通、协调、工作要求,为后续志愿服务的人员调度、安排提供了顺畅的沟通渠道。从3月26日至4月8日,周海涛参加了社区的全部8次志愿服务。每次核酸检测前,他都要提前半小时到达检测地点,组织提前排队的居民站好队伍、保持好间距;每次检测完成后,他的声音都带着沙哑,因为需要无数遍大声重复“请保持一米以上间隔”;每一次志愿服务,他的微信步数排名都非常靠前,那是因为需要沿着几百米长的队伍巡回往复无数次;在协助社区居民分发蔬菜的过程中,他化身搬运工;顶着寒风工作到夜里九点多,他无怨无悔……
周海涛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有党组织的领导,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有市民的凝心聚力,我们必将战胜困难!”
二级巡视员陈吉东在金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张晓远在军区社区进行门岗管控志愿服务
财务处党支部第一时间通过视频会议集体学习疫情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抗击疫情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决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书记范全同志积极统筹各项抗疫任务和每名党员居住区域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安排,高效组织,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自觉转化为所居住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力量,投身抗疫工作。
在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全部集中隔离,社区抗疫力量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周亚鹤同志放弃了对家中两个孩子的陪伴,毅然参与到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中,负责值守小区人员出入口。
接到辽宁援助吉林省蔬菜分拣工作任务后,于明涛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成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和其他队员一起保质保量完成搬运任务。于明涛同志还参加了所在小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自然资源党员干部“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的责任与担当。
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大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机关纪委副书记郑军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张晓强在金山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
李丹在碧塘社区协助核酸检测服务
张明浩在北塔街道花园核实核酸检测情况工作
按照厅党组和中心党委的要求,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号召,下沉到居住地社区参加抗疫志愿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截至4月5日,中心共有185名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居住地社区成为防疫志愿者,累计执行防疫任务658人次。
党委书记王宏亮(后排左二)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中心党委书记王宏亮、主任韩勇、副主任方朝辉等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皇姑区晨报社区、铁西区两洞桥社区和浑南区上青社区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他们服从社区统一指挥和调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维持现场秩序、核酸检测扫码、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
副主任方朝辉(左一)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党政群工作部党支部快速响应中心党委号召,30名党员同志积极下沉到居住地社区参加抗疫志愿活动,其中18名党员领到任务,成为防疫志愿者,累计执行防疫任务49人次。
副部长尚作为、李威,党员彭兵根、贺江双等7名党员同志参加援助吉林蔬菜分拣工作,在分拣现场,他们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忘我的劳作,几十斤一包的蔬菜,手提肩扛,重复搬运10余小时,没有一个人加苦叫累,能为疫情防控大局做贡献,他们觉得充实、自豪。
党员张延琳在给社区居民发放“居民下楼取件记录卡”的过程中突然下起大雨,他顶着风雨坚持给分担区内每户居民分发卡片,并细致的给居民讲解卡片使用方式。面对居民对管控产生的躁动情绪,他主动当起“联络员”,将居民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并请社区工作人员在业主群中予以解答。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居民由于管控而产生的不安氛围。
党员王堃昊几乎在天刚亮的时候就要提前到达园区内的核酸检测点位,协同社区工作人员布置检测现场。防疫工作紧张,一天近9个小时身穿防护服的顾不上吃饭,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他去物业吃口饭再回来,但他看到井然有序排着长队的居民,为了加快检测效率,他婉言谢绝“不吃了,一去一回太耽误时间了。”
党员高翔的丈夫是一名警察,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便已赶赴防控安保一线,作为警嫂的她在照顾家中老人孩子的同时,克服困难,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维持核酸现场秩序、协助医护准备检测用品、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运送物资……她说:“做实事,心踏实,力所能及的做点儿事,为疫情早日结束贡献一份力量”。
党员黄作港、和皓、秦超、盛世喆等同志多次配合核酸检测的现场布置、扫码、维持秩序等工作,闫松、朱德奎、钱积思、张国权、宋学同等同志搬运防疫物资,给封控区、管控区居民运送生活用品,姚丽同志不但协助小区执勤人员管控人员进出,还给物业送去防疫口罩……
部长郭杰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抛开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来到兴旺社区报到,主动承担起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工作,投入到小区值守第一线。“请您扫一下青城码”、“请尽量不外出、不串门、不聚
会”、"不好意思,没有通行证,不能进出小区”……这些话语,是他说得最顺溜的口头语,哪里监督人手不够,哪里“问题骨头”难啃,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苦口婆心的讲解的他,得到了所在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称赞。
党员顾秋恺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担当志愿者,积极投身于防疫工作,主动承担为社区2栋楼 300多户居民分发N95口罩工作,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党员陈丹主动联系北塔社区,在社区全员核酸检测中一边帮忙维持秩序,一边登记核酸完成社区账册。因为检测人员数量巨大并且要和核酸检测同步完成,而同时还要做好防护,避免感染,看似简单的工作,变得非常繁重,全副武装的她在大风中奋战了五个小时后,举着台账的胳膊都已经酸的不能动了。
党员郑巍走进全运村社区,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戴上口罩、防护帽和手套,挨家挨户地为居民们送出入证,并现场宣传政策和解答居民相关疑问,得到居民们的称赞。
3月26日,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党支部李绣书,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核酸采集小分队,来到社区附近的施工工地现场为建筑工人们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期间,有些年纪大的工人师傅手机展码出现问题,她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在小分队的努力下,252人的检测工作仅用了1个小时就得以顺利完成,收队后又立刻投入到荣盛城一期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组。“请排在前面的同志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请保持一米距离”“来跟上往里面走” ,3个小时内她一遍一遍重复,检测结束时声音已沙哑,但依然耐心细致地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
3月28日,党员肇启博在社区开始了抗疫志愿者工作,协助现场的医护人员维护好居民的排队秩序,并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在维护居民排队秩序现场,他不厌其烦地提醒居民“保持一米距离”、“请提前准备好健康码”,对于不会使用健康码的老年人和没有健康码的孩子,他耐心帮助,积极解决问题;在通知居民核酸检测的工作中,他秉持着“一户不落”的工作标准,逐户上门对未做核酸的居民进行排查、记录。除此之外,他还主动帮助居家隔离人员购买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解其燃眉之急。
党员黄平化参加全市第五轮核酸检,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将所需的防疫材料从社区转运到辽大家属区核酸检测点后,又承担了家属区5个单元105户居民的入户信息核实工作,主要是调查核实居民家中实际居住情况及前几轮核酸检测情况。该小区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当他从最后一个单元下楼时,黄平同志已经是全身湿透、脚酸腿软了。调查完成后他又与其他“大白“们投入到下一核酸检测中。
党员鞠建宁得知社区向社会各界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他立刻主动请。3月28日,沈阳市气温骤降,伴随着雨夹雪,鞠建宁和同事刘海波两名同志一大早就来到了万山社区,他们的任务是到社区内某小区宣传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当社区书记叮嘱他们要注意保暖防护时,鞠建宁斩钉截铁地回答:“下点雨雪没关系,就算是下刀子也要把任务完成好!”
3月29日晚,党员佟祎看到社区招募一批承担扫码录入工作的青年志愿者的通知,当晚12点30分需要确定名单,她立刻报了名。负责丽江苑一期和三期的扫码录入信息采集,这项工作需要接触每一个被采集者,危险系数较高,但是她没有丝毫畏惧,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项任务。经过一夜的准备,30日早,经过简单培训,佟祎开始工作,因为现场光线问题,扫码时只能站着并弯着腰,这一站就是七个小时……
3月28日中午,党员赵万森积极参加全市开展的第六次核酸检测,看到万山社区抗疫志愿者群发布急需扫码和封管封箱计数的青年志愿者时,他顾不得吃午饭,马上赶到社区,经过简单培训后立刻投入现场工作。他的任务是指引居民规范排队、配合扫码人员登记封箱。完成了这个检测点的工作,他又随车投入到金石园小区(全域密接封闭小区)防疫工作的支援中去……
党员孙维,第二次做志愿者参与战疫,就接到了一项艰巨的登记任务,他与9名志愿者要共同完成小区19栋楼的居民核酸检测统计工作。这项工作费时、费力、费心,当他们化身光荣的“大白”,去挨家挨户敲门的时候,听到一声声“大白来了”、一声声“谢谢”的时候,得到邻居们的理解和尊重,他感觉身体里充满了力量。
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地理国情监测学会服务站号召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疫,本着就近招募的原则,田东林、赵小丰、田宝奇、张志文、张英甫、杨明菊、李磊、陈鑫矗、黄鹤、鞠建宁、刘海波11名学会科技骨干响应招募成为沈阳市皇姑区万山社区的志愿者。
部长陈文桐与党政群工作部的妻子姚丽都是党员,他们组成夫妻志愿组,共同助力社区防疫。他们协助小区的值勤人员管控小区人员进出;打印了遵守疫情规定的标识,粘贴到小区大门口醒目位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转发最新防疫政策……细心发现,热心帮助,夫妻档用真诚的行动为防疫工作贡献着力量。
党员门立夫第一时间下沉到于洪区沙岭村,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他的任务是在封闭区出口值守。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他都尽量不喝水,有时候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为确保实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他在每轮核酸检测最后半天的时间,逐户上门复核70余户。另外,他向沙岭村捐赠了防疫口罩2000只,矿泉水10箱,方便面10箱,向居住地依云首府社区捐赠了500只N95防护口罩。
党员王冕主动承担起中海社区雍河园区志愿者团队的组建工作并担任队长,在30分钟内迅速组建了39人的志愿者团队,王冕通过建立“园区志愿者工作群”和现场指挥协调的工作方式,详细制定了志愿者系统轮岗轮值的工作方案,将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到个人,全程配合社区、医务人员组织对全园区居民扫码登记、人流引导、物资调配等工作,保障雍河园区第八轮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得到了社区、物业和其他志愿者的称赞。
地矿保护服务部党支部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自身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前后共16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参与各类防控服务近40余人次。
副部长郑伟与爱人一道,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到,加入党员志愿者队伍,下沉到一线基层社区,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抗疫活动中。每次核酸检测郑伟同志都提前半小时来检测点,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解释解答。有独居老人听力不好、腿脚不便,郑伟同志上门搀扶老人下楼做核酸检测。没有核酸检测工作的日子里,郑伟主动向延安里社区申领疫情防控任务,全天值守点位。
党员甄石在安排好孩子网课后,与爱人一起积极参与到所在社区防疫工作中去,轮流在核酸检测点和小区值守点为大家服务;党员刘雪飞同志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家中孩子年幼,但她在安排好孩子后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医护人员担当助手;还有姚烨、王君积极参与4月4日在浑南为支援吉林搬运蔬菜的工作中,穿着隔离服连续工作10余小时……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逆行者”。
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党支部积极响应、闻令而动,先后有12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与所在社区报到,有意愿以志愿者的方式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其中有2名党员接到了社区通知,执行战“疫”联防联控任务。
3月31日,党员黄有莲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他的主要工作是配合社区做好五彩园园区检测工作。五彩园有2300多户居民,排队队伍较长,卡点值守时要不停地来回走动,提醒业主保持安全距离。同时,他积极帮助年龄较大的业主找出辽事通绿码,为快速完成核酸检测做好准备,并对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随时进行沟通和协调,保证卡点值守工作顺利开展。他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今年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在危急时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3月31日,党员李晓伟到社区报到成为志愿者。作为年近60岁的老党员,李晓伟身穿黄色马甲、面带防护面罩口罩、胳膊佩戴袖标,手持扩音喇叭在园区内来回走动,循环播放开展核酸检测录音,提醒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并配合医护人员耐心地给完成核酸检测的居民发放卡片;同时全力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组织居民们有序地进行核酸检测。遇到群众的询问或疑惑都会细心解答和提供帮助,特别是在遇到残疾人和老年人时,都会主动上前帮助和搀扶,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同志的责任与担当。
受疫情影响,太原北街二号院实施封闭化管理,为确保海洋预警预报工作正常顺利的开展,为保障全省涉海单位和广大渔民、养殖户和海边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在主任杨生彪的带领下,预报组组长周志强,综合业务组组长吕景军,从3月24日,24小时吃住在单位,坚守岗位值班值守。每天密切关注辽宁海域的天气形势和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海洋预报信息的准确及时发布,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海洋经济发展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负重托、挺身而出、坚守岗位,由于事发突然,预警监测中心没有独立值班宿舍,床铺短缺,杨生彪主任克服困难,找到一些木板,就地搭床;周志强家中两个80多岁老人,需要人照顾;吕景军家孩子初三,今年中考,在家上网课,需要人看管。但他们没有怨言,默默坚守,是因为他们深知,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为了保障更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坚守,他们奉献,他们深情付出!
党员秦志伟,疫情来临时他毫不犹豫地主动报名,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而在接到通知的前一夜,他痛风急性发作,脚疼得彻夜未眠,可这丝毫不能成为他冲锋一线的绊脚石。只要自己能走,绝不当逃兵。在他的带领下,卫星应用中心党员迅速行动,按照多沟通、少碰面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宣传页等形式,向社区群众宣传疫情预防知识,督促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逐户排查来返人员以及居民健康状况,重点监控疫区返回人员。形成了片有人管、路有人巡、站有人盯、责有人担的防控机制,建立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党员陈丽来到社区接受了测绘华苑核酸检测点的任务,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社区没有足够的防护装备,只给了扫码和检测核酸的志愿者防护服,其他志愿者只有口罩和手套,她叮嘱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整个志愿服务过程持续到晚7点,用半小时简单吃了些饭,又换上防疫工作服前往园丁园核酸点继续工作。这个点位高三的学生较多,上晚课的和老弱病残者先检测,夜间寒冷,居民情绪上稍有躁动,作为党员的她尽职尽责,即使受到居民的不理解,她也不灰心,反复劝说不配合的居民,告诉他们提前准备好健康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经过她和其他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园丁园检测点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3月29日晚,党员付阳接到通知,大北街道万科金色家园小区出现一例阳性,急需要一批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由于是封控小区,每位医护人员和扫码人员都需要挨家挨户进行核酸检测,她立刻加入防疫队伍。这次的任务是扫码,因为是第一次,刚开始有些紧张,但很快就掌握好程序的应用,协助医务人员开始了检测的工作。夜晚的紧张工作结束后回到家,孩子们已经睡着,但想起自己能为抗击疫情发挥力量,她更加坚定了继续为抗疫尽力的决心。
在第八轮核酸检测中,党员张亮从收到志愿者群发出的通知到奔赴检测点位开始工作仅仅用了15分钟时间。等候检测的居民排队现场较为混乱,他一边提醒居民保持安全距离,一边疏导间距密集的队型。面对有的居民不理解,不配合,他总是耐心劝导。“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用热情和耐心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和配合。截至目前,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0多个小时,完成组织核酸检测人数4500余人,发放核酸完成检测贴2300余个,转运物资10批次等工作。
党员张墨响应号召,逆疫而行,舍小家,为大家,主动到居住地社区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她的工作是协助社区在管辖片区挂条幅,张贴宣传海报,检查防疫漏洞,对沿街商铺进行防疫安全教育,在小区门口执勤等,并连续十余天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奋战社区抗疫一线,配合开箱、启封新管、扫码录入、采样、封管、转运、维持现场秩序等等工作,配合服务核酸检测达3万余人次,被评为“鸭绿江街道防疫工作先锋队队员”。
党员刘丹丹在得到总站路社区的召唤后,立即深入社区化身“大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充实社区一线的防疫工作力量。协助局西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负责信息录入工作,穿着隔离服工作,全程右手举着遮挡阳光的纸板,左手一个又一个对检测者的手机、身份证进行扫码采集,并录入采样试剂和采样者的信息。“身为党员,在危险面前要勇于担当,要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员谭进在得知有些医疗工作者出行困难时,他主动报名加入到志愿者车队,义务接送医务工作者,他穿梭于医院、社区之间,成为了医务工作者身边的“摆渡人”。由于医务工作者需要随时下到社区点,谭进就在医院边守护,随时待命,为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在给医护人员送到社区核酸检测点后,他没有选择在车里休息,而是利用自己的车辆保障社区医疗物资的配送,协助社区工作者排查临检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提醒居民保持间隔,保障检测队伍秩序井然。在得知配送人员忙不开时,他又帮助给居家百姓配送菜品。连续多日,他每天都从早上4:30忙到晚上11点多,直到送完车里的全部医护者才回家。
作为一名老党员,今年即将退休的李伟积极响应社区招募志愿者的号召,投身到防疫一线工作,在核酸检测点连续几日维护秩序,协助排查临检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提醒居民保持间隔,保障万山社区检测队伍秩序井然。
党员于庆波、许芳明冲在防疫第一线,把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下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着责任与担当,真正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社区疏导核酸检测群众,协助医护人员消杀、打包医用垃圾、给封闭小区运送蔬菜等。
疫情期间,财务审计部党员孙斌和省地理空间成果应用中心党员卜兵积极加入核酸检测防疫工作,参加了万山社区园丁园小区、万方小区核酸检测工作。
鸭绿江街道万山社区居民人数较多,核酸检测点一天就要检测9932人。核酸检测当天,他们起早搭建核酸检测点帐篷,搬运防护物资,划定人员间隔距离,发放核酸检测回执卡,并反复提醒群众拿好身份证、出示健康码,保持规定间距,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过程中,他们及时将核酸检测管封箱转运,按时对核酸检测点范围进行消毒工作,避免因环境污染带来的传播。
3月19日,省土地学会党支部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倡议各会员单位同心抗疫,就近支援基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3月28日,省土地学会党支部主动与皇姑区嘉麟社区党支部对接,了解到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工作任务重,经常顾不上吃饭,省土地学会党支部向社区捐赠了一批牛奶、方便面、香肠、八宝粥等物资,为社区防疫人员和核酸检测点的一线医护人员送温暖,献爱心。
3月29日,省土地学会负责人陈文桐代表学会党支部向蒲河社区博士花园小区捐赠了10余箱方便面、香肠和牛奶等用作一线防疫储备物资,并以个人名义捐献了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助力社区打赢抗疫攻坚战。
当全省抗击疫情的集结号再一次响起,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干部积极响应派驻地党委号召,服从当地乡镇党委的统一指挥,全力配合村“两委”工作,坚守岗位,冲锋在抗疫一线,守护着百姓平安,彰显了驻村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疫情发生后,喀左县兴隆庄镇西沟门村驻村工作队全力配合村“两委”落实具体工作任务,一方面在进出村路口设立疫情防控检查点,准备防疫物资,另一方面,划定党员责任区,招募志愿者,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网格员。同时,采取分片包保、定点联系的方式,包片、包户、包人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举措,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及时更新了《重点管控地区及重点关注地区名单》,筛查了全村疫苗接种情况,组织加强针接种,开展返乡人员大排查,完善了常住人口信息,为核酸检测做好准备。工作队还积极通过电话、微信、广播、横幅标语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常识宣传。
自疫情发生以来,工作队与村党员干部全程在检查点值守,逐车逐人细致排查,严格执行测温、查验、登记防疫措施,耐心做好防疫政策解释说明。每天6~8个小时的坚守,他们用细心换来百姓的安心、用真心赢得了村民的支持、用信心凝聚了各方力量。
北镇市中安镇民主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石
一面红旗、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一本登记簿、一把测温枪,一队党员在寒风中坚守着……这里是北镇市中安镇民主村入口处的疫情防控关卡,自疫情发生以来,驻村第一书记王石与“两委”干部、村党小组成员一同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去,他们组成24小时值守的疫情防控突击队,轮流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严格执行“逢车必检,逢人必查”的制度;落实好测温、验码等防控措施;密切跟踪掌握重点人员的行程动态和身体状况……方方面面落细落实,确保疫情不流入村庄。
同时,结合本村为疫情防控重点村的实际情况,王石组织全村志愿者切实打通防控疫情信息“最后一公里”,高密度播放防疫科普知识,引导村民做好自我防护。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播发防疫工作最新资讯、村务公告,引导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
民主村作为疫情防控重点村,确诊病例有过停留,也有密接者,必须连夜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王石又一次冲锋在前,他为每一位村民做好核酸前的身份证录入工作,确保不漏一人。同时,组织好党员干部,在现场维持好秩序,保障了核酸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王石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紧紧依靠党组织、充分发动全体群众,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最前线”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第一书记陈永实发放防疫物资
驻村工作队队员刘益世在疫情检查点值守
驻村工作队队员宋翔在检查点值守
邹月权和村里的志愿者团队
白冰组织的村党员突击队对全村逐户登记
王思琢带着小喇叭在广播
王思琢细心指导居民使用辽事通
北镇市中安镇于家窝堡村驻村第一书记邹月权
特殊时期,最显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邹月权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和村“两委”投入疫情防控,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周密部署,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不畏困境、迎难而上。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邹月权挺身而出,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疫”线阵地,用情用力共筑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防护墙”。他深夜与“两委”组织村民开展核酸检测,挨家挨户进行人员筛查,查看相关人员的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疫苗接种报告,安排村民做好居家隔离,详细掌控村民的风险情况,累计核酸检测2349人次。他组织成立联防联控突击队,21名志愿者积极参与,设置卡点7处,24小时安排人员值守,避免人员流动,真正做到了里不出外不进。由于各村及主要干道设置卡点,蔬菜、香瓜的出售产生滞销难题,他积极与镇党委、政府协调沟通,研究解决对策,采取了“点对点”和对北镇市城区供菜,既解决了难题,又保障了北镇市区蔬菜的供应。在支援长春、沈阳蔬菜供应时,他又主动带领20名志愿者支援,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自疫情歼灭战以来,邹月权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没有回过一次家,遇到问题他都靠前指挥、一线落实,他每天为防疫点送食物、饮用水,有需要采购物资的村民,只要电话告知需要的东西,他都会想方设法为村民提供帮助。就这样每天忙忙碌碌,经常要到后半夜两点才能回到宿舍休息有时刚睡下,一个电话就马上起床,奔赴一线。16个日夜的坚守,足以体现担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邹月权也是儿子、丈夫、父亲,但在疫情来袭时,他只剩一种身份,那就是驻村书记!面对疫情,他没有犹豫,离开家人,奔赴抗疫一线。通过各方的坚守,实现了于家窝堡村“零感染”,获得了疫情歼灭和民生保障的双胜利。正如他所说“只要需要我,我义无反顾!”
庄林村驻村第一书记白冰组织村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精准发力,以村为单元,实行网格化闭环管理。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天地图·辽宁”影像瓦片数据、庄林村村界数据,连夜制作了《庄林村疫情防控略图》,把村中的每个格网、封闭点、检查站都清晰的标注在地图上,发给每个防疫人员,实现了疫情布控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为保障疫情期间村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他和村“两委”班子一同积极协调商议,建立了民生物资配送“绿色通道”,利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的全村唯一一张“通行证”,协调村内3家超市,根据需求统一订货,每日由专车进城集中采购粮油、蔬菜、肉蛋奶等必备物资,回村后根据订单向各超市(供应点)分发,既方便了村民就近购物,又省去了志愿者们统计分发的时间,减轻了工作量。
疫情当前,沈抚示范区汪家街道干河子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思琢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参与核酸检测服务引导工作,截至目前,配合汪家社区组织完成了3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3个核酸检测点20个采样组,共检测约2.5万人次。由于她多次在核酸检测现场用喇叭广播,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喇叭花”。
疫情初期,王思琢与村支书李宝军主动作为,积极组织15名村民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从前期的布置检测点、粘贴标语、悬挂条幅、录制宣传内容、领取发放防疫物品到检测当日的维持秩序、引导入场、指导居民扫码,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受到了核酸检测医护人员的大力称赞。
喇叭广播是村庄当仁不让的第一宣传工具,带着小喇叭的王思琢成了防疫前线的一朵喇叭花,温柔的嗓音回荡在核酸检测现场。她细心地指导老人注册辽事通,讲解核酸检测方案和报告查询办法,安排高三和初三上网课的孩子们走绿色通道减少排队时间......有她在,排队秩序、检测速度都大大提高。
王思琢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大家在村民中的影响力,以身作则,疫情期间多个休息日全员在岗,调配防疫物资,调查域内来往人员健康情况,为守一方净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屏障”。本溪市自然资源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响应市直机关工委号召,到高速路口,下沉社区,进村入户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模范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3月18日开始,按照本溪市直机关工委要求,本溪市自然资源局先后组织三批9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本溪南、本溪北和本溪小堡高速路出口开展防疫工作。志愿者们服从防疫工作统一安排,特别是克服夜晚防疫执勤的困难,对过往车辆进行逐一排查,引导驾乘人员扫码登记,对车辆号牌、始发地、目的地、驾驶人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核查登记,确保不漏一车一人,信息精准可追溯,经过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才能通行,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坚实防线,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本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按照《关于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响应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指派了徐建华、程昕两名党员干部进驻平山区新闻社区开展防疫工作。3月26日,该局组织多名党员与社区对接,并已经进驻社区。目前,志愿者已在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协助社区开展排查居家隔离人员,每日进行点对点上门询问,对隔离单元楼道进行全面消杀。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愈发严峻,本溪市自然资源局驻本溪县南甸子镇小峪村第一书记又是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陈强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一定要切实为全村人民守好事关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大门。
南甸子镇政府疫情防控调度会议召开后,经同村两委商议,陈强向全村党员发出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倡议,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齐心协力筑牢基层疫情防护网,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一支由20余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迅速组建起来,印有小峪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字样的红旗,也飘扬在各个疫情防控服务站在。
在服务站值守严查驻村车辆和人员,下村入户排查,都能看到党员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为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陈强、郭宏利、李航还利用党员微信群,及时推送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相关要求,共享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普及防控知识,增强群众防疫信心。眼下,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期,也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驻村工作队组织人员通过不见面疑问线上解模式,对农户进行培训,并通过视频,照片了解播种育苗进展情况。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陈强表示,在关键时刻,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顶在前边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强大战役合力,让党徽在战役一线熠熠发光。
为更好的做好疫情应对工作,进一步增强抗疫防疫的信心和决心,本溪县自然资源服务中心驻碱厂镇兰河峪村第一书记孙贵艺积极筹集抗疫物资,助力村两委抗疫防疫。
在参与此轮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孙贵艺发现村里抗疫物资比较匮乏,特别是口罩、暖贴等物资稀缺,村两委和志愿者们在寒风中设卡排查,十分艰苦。为增强全村抗疫防疫的信心,孙贵艺通过协调爱心志愿者团队和个人自筹等方式,筹集口罩2500只,暖贴、方便面、消毒液等若干,会同志愿者们一同捐赠到兰河峪村,确保了村两委顺利、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孙贵艺还挂念前驻村任职所在地草河城镇关口村,为该村送去口罩500只,消毒液30斤。
本溪市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在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参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体党员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全力筑牢疫情防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自疫情发生以来,喀左县自然资源局广泛宣传,向广大非公经济界发出倡议并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及业务往来企业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去,该局工作人员及业务往来企业收到倡议后积极响应,特别是党员干部同志冲锋在前,奋斗在抗疫一线。
4月1日,爱心企业在县自然资源局领导的陪同下,向自然资源局帮扶村坤都乡洼子店村捐赠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等合计达5000元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向防控工作者提供保障物资同时为群众和抗击疫情一线的同志们带去了温暖和信心。
爱心企业负责人表示:“抗疫防控,人人有责。今天我想通过此次捐赠,为全县开展抗疫防控尽一些绵薄之力,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广涵同志也表示:“我们县的疫情防控启动以来,县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及时向局内各股室及社会非公经济组织和非公经济人士发出倡议,让他们做好防控同时积极发动非公经济界尽社会责任。
坤都乡党委书记陈大勇同志表示:“无情的疫情面前,总有一点一点的光亮汇聚在一起,照亮前行的路。感谢每一位默默奉献的群众、每一家无私捐助的企业,这些不仅仅是普通的物资,它传递的是浓浓的关爱,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正能量,更是疫情防控狙击战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信心!我坚信,只要大家万众一心,携手努力,共同抗击疫情,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截至目前,喀左县多家企业掀起献爱心行动,开展了献爱心助疫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捐献各种物资折合人民币已达十万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