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华
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 亳州 236000
作为城镇化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项目必须通过组织施工队的方式,按照计划方案进行地基建设,并采取相应的规范措施处理,逐步建立可用的建筑架构,最后形成一种特殊的应用环境,即建筑。与桥梁、高速公路等其他施工项目相比,建筑对于施工项目的功能性要求更高,并要注意使用年限是否满足后续标准,防止出现过早损坏问题。另外,由于施工工程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建筑项目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必须在技术层面上采取可靠措施,才能够达到理想建设目标。在大多数建筑施工项目中,测量流程均属于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测量,能够为下一步的建设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对区域状况进行全面掌握,为后续达到特殊项目要求夯实基础条件。所以,建筑工程具有较为凸显的复杂性,应当予以足够的关注,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来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1]。
建筑工程与其他项目相比,对各个处理环节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将会造成质量缺陷或安全事故,不利于建筑工程后续正常建设或应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合理运用测量技术方案,确保施工流程能够正常开展,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展开建设,保证各个工序的精确性。
通过将测量技术方案整合至建筑工程项目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基础精确性。精确性提升能够延长项目寿命,并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从而减少整体所需成本投入,提高基础经济效益。科学、规范的测量技术还可以有效增强其他前沿方案的应用可靠性,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施工风险,有利于凸显施工企业的专业程度,继而增加社会声誉,实现间接提升经济收益的目标。
通常情况下,施工项目所采用的测试技术对于精确程度要求较高。因此,相关技术方案的标准规范程度强,需要保证施工能够遵循基础流程,达到理想精确级别。举例来说,工程测量的精确度一般都比较高,在结构测量阶段技术人员要确保测量的误差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以防止以后工程建设和使用中出现不良影响。如果测量技术应用不够精确,就有可能造成结构出现应力偏差,从而引起变形、崩塌等问题,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2]。
与其他的建筑工程技术相比,工程建设测绘容易因为某些不利的因素而产生误差。比如,施工现场作业的员工专业程度和检测仪器可靠度都将对施工工程测绘技术的运用产生不容小视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运用计量技术时,必须注重对影响条件的管理,以保证以后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数据能被恰当地运用,从根本上改善施工品质和工作效能,为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撑。
随着信息化技术逐渐成熟,地面测量设备开始快速更新换代,为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设备保证和便捷条件。比如,当前地面测量可以应用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设备,使建筑工程测量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向现代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和转型。传统三等、四等测量已经开始被三角高程取代,这些变化使经典测量中较为费时费力问题得到了转变,同时准确性大幅提升。因此,地面测量开始成为建筑工程测量活动的重要应用方式,能够为后续测量活动提供科学支持,完善便捷条件与精度效果。
数字测量技术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逐渐凸显,其能够在建筑测量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具有良好的部署价值。采用数字测量技术,能够有效减轻相关人员的实际劳动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测量质量和工作效率,能够降低建筑工程实际成本投入级别。同时,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已广泛地被人们所认可和运用,开始进一步向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地形图测绘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属于施工与勘察工作的重点。通常来说,绘制地形图是一种耗时很久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投入。同时,之前的绘制都是手工方式,容易出现错漏问题,对于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为严格[3]。通过应用数字测量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相关应用优势,从根源层面提高基础效率,并解决传统体系中存在的负面问题。
GPS技术包括接收和数据处理的软件终端装置等,其能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对比角度等方式,经过综合加工处理,最终获得详细的测绘数据。GPS常用类型包括静态和快速静态两种,随着建筑工程应用逐渐成熟,相关测量途径也开始走进主流应用范围。通过利用GPS技术完善的测绘功能,可以在速度快、精度高、全天候优势的加持下,针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测量。
随着图像处理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测量应用技术也开始进入成熟应用阶段。现有摄影装置具备高品质、高精度特征,通过将其与无人机等方案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影像数据的应用价值,使建筑工程测量活动得到有效处理,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测量团队需要将数码相机和计算机平台相融合,并利用通信传递渠道,使建筑工程区域的立体数据能够实施传输,并在本地平台进行针对性处理。通过此类测量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可以提升测量速度和准确性,对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持作用。
图1 无人机摄影测量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测量结果符合预期要求,减少质量问题发生概率,需要在施工现场施工中注意测量细节问题。比如,测量组应该对控制线的轴线进行放样,并通过现场控制测量,使建筑工程的实际数据能够得到清晰展示。通过结合环境条件,对实际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理想建设目标。在此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坚持全局原则,保证对测量偏差进行适当控制,避免其快速扩大影响结果可用性。为保证测试效果与实际使用要求相符,有关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路标定设计。
垂准测量工作是一项可准确地监控主体垂直水平和位移水平的测量技术,在相关过程中获取的应用数据,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有利于建设质量提升。在垂准定位时,相关团队必须先布设一个控制点,一般设在一楼即可。其次,采用矩形平板控制网测量方式,对建筑桩进行合理布设,并进行标识。最后,需要由测量小组进行复查和分析,并在控制区水平上进行钻探,保证内部深度达到1mm即可,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勘探或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条件。
平面测量应该以工程所具备的平面结构系统为依据,工作小组要依据总体测量局部原理,在建筑物外部的交点处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测资,逐步建立起控制网,并妥善完成相应的放样程序。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准确地确定工程的具体测量信息,又能清楚地了解结构的要求,能够达到预期的建筑施工测量目的。另外,在开展地下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时,必须采用长方形控制网,并采用已经标出的水平交叉线作测点,以保证测量的精度,避免出现严重的偏差问题,提高平面测量效果[4]。
在高程测量的过程中,工程小组要根据建筑项目基本资料,例如水准线等,构建一套可行的高程测量体系。在此期间,还必须根据半恒定水平标准,进行测量计划设计与分析,一般设置四个半恒定测量点即可。同时,建筑工程标高应该围绕实际结构进行设置,并且在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有不良问题。
测量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它不仅可以识别地基的后续变化特性,还可以为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和定位工作奠定基础,如图2所示的激光沉降测量等。测量人员在观测站选定后,可以设定半永久性水准面,并进行科学设计,使沉降状态能够得到充分观测。一般来讲,水准面高度应该达到+0.05m级别,并适当进行加固,避免发生偏离问题。沉降监测程序要求每个月进行一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调整频率。当建筑施工项目的沉降没有改变时,可以宣告测量工作结束。
图2 激光沉降测量
为确保测量技术能够得到科学应用,需要在测量成果交接或应用过程中,进行科学检查,积极遵循有关制度,确保相关流程能够正常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测量仪器配置、维护、标定进行全面管理,并积极执行点位复测、资料复核等制度方案,确保实际管理效果能够达到最佳标准,从根源层面降低建筑工程测量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强化结果可参考价值。
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实施要求也开始不断提升,传统的计量方法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淘汰革新。这些流程均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投入,积极引进优秀的测量设备与方案。通过此类方式,使测量技术应用效果能够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需求,达到快速、高效的标准,从根源层面降低测绘流程出现负面问题的可能性,为应对未来建筑工程技术革新夯实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规模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资金投入策略,使测量经济性与可靠性能够得到科学平衡,实现理想开展目标。
综上所述,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需要明确相关技术方案的实施意义,并结合基础需求,采取正确部署措施,确保测量效果能够达到理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