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9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应该突出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要突出“多规合一”。当前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是有利于促进村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的。可充分利用“三调”数据,构建乡村现状及规划的“一张底图”,统筹划定好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村庄建设用地等各类用地界限,明确保护、开发的具体区域,从空间落地层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要促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需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加工业、乡村服务业发展,求精求特,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大城市周边区域的近郊农村特别要注重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
三是要提升人居品质。加强农村居民点民房建筑、公共空间、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空间品质提升,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提升村容村貌,增强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四是要完善基础体系。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统筹推进和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1]。
大洪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东南部,紧邻花溪风景名胜区,属于大城市近郊型村庄,基于其特殊区位优势,发挥自己特色,以满足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郊区出游休闲度假需求,以花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态为依附,从谋划产业振兴层面推动乡村振兴,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以花溪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入对大洪村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土地、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调研,上图入库,分析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夯实基础性工作,有利于下一步保护、利用、盘活好各类资源。与正在编制的花溪区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统筹好大洪村范围内的基本农田、生态红线以及建设用地规划布局,做好“多规合一”。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
在闲置宅基地方面,大洪村现状农村宅基地面积为14.47万m2,将宅基地进一步划分发现,可梳理出一户多宅、一户一宅闲置的宅基地面积为8700m2,可以进行腾挪后再次利用。
在闲置建筑用房方面,主要包括老旧危房和质量较好的闲置农房两类。对于老旧危房,建议整体拆除,宅基地由村集体回收,作为村庄发展用地和集体经营性用地储备,此类用房涉及51户,52栋建筑,共6375.94㎡宅基地;对于宅基地上建筑质量较好,可改造成公共服务建筑或商业建筑进行再利用,此类用房涉及25户,29栋建筑,共4845.09㎡宅基地[2]。
根据资源禀赋以及目标愿景制定大洪村发展定位,突出产业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以发展现代高效精品果蔬项目为抓手,以“大数据+农业”的高端智慧农业产业园打造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村;二是以现代农业+农旅融合为两大支撑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贵阳市乡村产业兴旺示范村。三是围绕花溪区全域旅游背景,依托优势区位,打造花溪区美丽乡村旅游村落。
结合发展定位,重点打造乡村宜居区、乡村综合服务区、休闲农业旅游区三大功能板块。强化各个功能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互补联动,实现整体效益。同时充分利用腾挪闲置的8700m2建设用地,满足休闲旅游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完善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盘活闲置土地资源[3]。
大洪村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居民点用地两类。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方面,一是教学用地需求,根据贵阳市相关文件规定,小学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8m2/人,基于现状12班学生数,大洪村需约10000m2小学用地,共计3400㎡建筑量,规划12班幼儿园需3000m2用地,共计2700㎡建筑量。二是农村产业发展用地,规划主要集中布置于古银杏拆迁释放的用地,需15260㎡建筑量。
居民点优化用地需求方面主要是拆迁安置用地需求,依据人地一体数据测算,本次大洪村居民点搬迁共涉及,63户(其中5户无信息,1处为村委会),267人,本次用地需求9000m2,建筑面积14880㎡[4]。
规划总体布局以贵州特色田园村庄发展理念引导,一是促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有机融合,二是充分利用大洪现有地形条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等资源,打造特色项目,三是实现片区主题鲜明、布局结构清晰、错位互补发展。规划划分乡村宜居、休闲农业、乡村服务三大板块,共新设置了22处设施功能和场所。其中,乡村宜居区规划布局了百花广场、有机果蔬农场、村综合服务站、村卫生院、美丽乡村安置点、石板丰收广场、运动公园、大长寨议事广场、传统建筑研习基地、河边庄邻里广场等功能;休闲农业区主要布置了田园农场、精品果蔬园、露天种植基地等功能;乡村服务区主要布局了大洪村景观大门、生态停车场、浪漫花海、乡愁集市、星空幼儿园、大洪小学、乡村客栈、银杏故事工坊、石板坡公园等功能[5]。
按照补足、提质的原则,重点完善大洪村公共服务、交通基础、市政公用以及公共安全应急场所等设施内容。
图1 大洪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示意图
公共服务设施:大洪村要按照村级社区生活圈服务和旅游类服务配套两类要素进行配套,相互补充。村级社区生活圈服务要素主要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服务;旅游类服务配套要素主要为游客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按照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规划包括文化活动室、休闲健身广场、村委会、村卫生室、学校、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农家便利店、公厕等设施,在旅游配套方面,重点配套特色集市、指引解说牌等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倡导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同时兼顾消防安全需要。一是完善通组路、串户路,形成内外部循环体系,新建小长寨-石板寨通组路582m,新建河边庄-石板寨691.1m,新建小长寨-石板通组路1038m,路面宽度均为4.5m,设计时速20km/h,并结合重要节点设置5处生态停车场;二是打通村内外公共交通,新建2处招呼站,突出公交优先;三是结合村庄内自然山体、田园风光,打造慢性绿道,倡导绿色出行。
市政基础设施:重点突出污水治理、改厕和垃圾治理工程。本次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原则,雨水自然排放,就近排入农田或人造山塘中;推进大洪村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经过深度处理后用于景观用水。强化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规划将大洪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和不可堆肥两类,可堆肥垃圾生物堆肥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循环利用,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集中处理。同时推进管线综合工程,在规划中应着重考虑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等各单项管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方便,同时兼顾安全性,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考虑现有管线。
应急场所设置:规划大洪村小学及幼儿园的大型开敞空间在灾害来临时将成为防灾指挥点和医疗救护点,村内的广场和较为平坦的开阔空间将成为避难场所,沿主要交通路线为疏散通道[6]。
以为村民、游客提供优质的生活、生态、生产空间环境,围绕农房整治、开开敞空间、公共设施建筑等方面进行品质提升。
农房整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建筑结构破损严重,具有安全隐患,风貌较差,建筑功能不宜调整的建筑作为闲置危房整顿类给与整体拆除,置换功能;第二类为是基本架构残损,保留较好历史风貌,局部整治修缮后可改造利用的建筑;第三类是建筑较新,建筑质量较好的保留建筑,将进行立面和屋顶整治。农房建筑主要针对结构、屋顶、墙面、门窗四大内容进行整治,并充分体现大洪村苗族少数民族文化建筑风貌特色。
开敞空间整治:通过肌理识别,合理利用村寨内的空闲地、宅旁绿地、宅间菜园地、水田地等打造各具特色的空间节点,形成空间有序、特点鲜明、人情味浓的环境场所,主要包括三种类别。一是邻里空间,结合村民活动行为,打造休闲交流场所;二是利用现有活动广场,进行扩容升级,打造服务全村可举行大型活动的魅力空间;三是打造农家小菜园、小田园景观,提升景观环境品质。
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包括对文化活动、村委会、学校、农家便民商店、旅游服务、景观小品等进行提升改造[7]。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笔者认为村庄规划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搭建,比如在落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何入市、宅基地能否流转利用、闲置资源如何盘活等相关政策至关重要,否则引导要素、资金、人才下乡就是一句空话;二是实用性乡村规划编制要分类、因时因地推进,不能盲目搞一刀切、全覆盖,而且编制村庄规划一定要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下做深、做实,突出建设方面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