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涛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多次提出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抓手,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的基础组成部分,承载着基层治理、社会保障、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等一系列全新的社区管理形态,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发力点,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对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社区以CIM 为基石,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IoT 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把居民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安全、儿童教育、居民健康、社区服务、邻里关系等多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及完备的智慧社区管理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新时代生活环境,进一步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
未来的邻里关系将不再是传统的邻里关系,基于CIM 融合多种信息化技术,组织社区内老人、儿童活动,搭建情感“沟通桥梁”,解决社区内人际陌生问题,改善邻里关系,使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和社会的温暖,满足老人沟通需求和儿童的社会交往需求,及时高效处理社区居民情感生活问题,使所有社区居民的心灵都阳光明媚,营造出一个更加交融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还可基于CIM 建立居民互助换取积分的机制和平台,居民之间可以互相提供生活所需的各项服务(如代购、看护、租用等)来获取积分,积分可以换取其他居民的服务或兑换物品,用积分激励来促进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助。
基于CIM 建设未来社区教育场景,通过整合社区内部及周边的教育资源,打通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进入社区的渠道,为居民打造一个满足全社区人群教育需求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针对3~12 岁的儿童,家长可以随时通过便携式智慧社区终端查看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沟通,让家长轻松地捕捉各种教育咨询、通知及活动。此外,CIM 平台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内文化智能体验和线上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文化馆、数字娱乐体验馆、数字科普馆等公共数字文化体育场馆及设施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随时随地提供演出、展览和门票优惠等信息服务,在有条件的社区可建立数字娱乐体验馆,打造社区共享学堂,实现居民之间的知识、技能共享,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建立一套关联到户的社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电子档案,CIM 与社区居民生命周期健康电子档案相关联,可以对具体到户的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状况进行查看,同时可以通过智能健康穿戴设备,实现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关键人群或者独居老人的健康实时监管。同时,智慧社区将与医疗资源优秀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深入合作,提供线上查诊、预约上门查诊等服务,在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电子档案的依据下,线上诊断可以降低误诊概率,缩短就诊时间,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养护带来极大的便捷。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给社区安全进一步完善的机会,多种社区安全产品也应运而生,如智慧门禁、智慧电闸、智慧监控、智慧消防器等,各种安全产品通过IoT 技术与CIM 相连接,能够实现社区安全管理人员对社区居民安全精细化管理监控。CIM平台通过集成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卡口系统等社区安全防范管理系统数据,提供社区的安全态势监测一张图,支持社区重点部位、人员、车辆、告警事件等要素的实时监测,安防报警事件的快速显示、定位,实时调取事件周边监控视频等功能,支持从时间、空间、处理状态等多个维度对突发事件警情管理,实现警情的分类、分级管理,支持信息发布包括向应急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公众发布经过审批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事件信息、处置信息、公众防范信息、公众培训信息等服务,并可根据三维数据模型,快速地计算出人们疏散和逃离的时间、线路,从而有效地配合消防部门指导人们进行疏散,保证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离火灾现场,减少人员伤亡,大大增强了管理效率,为社区的安全保驾护航。
基于CIM 平台实现超市、便利店、菜场的在线销售服务,水电煤缴费、交通违章查询及缴费、手机和网游充值等便民缴费服务。以RFID、视频监控、IC 卡为载体,通过智能设备使感应卡记录车辆及持卡人进出的相关信息,实现社区车辆的车位管理、停车引导和反向找车等功能,提升社区停车的智能化管理。推动“互联网+”的社区社工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及时有效解决居民反馈的问题,逐步推动智慧物业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通过低成本的商业触达居民,更高效地对居民进行服务,打造“10 分钟社区治理圈”和“10分钟便民服务圈”。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从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重构,改造老旧社区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难题。老旧社区改造涉及问题多且复杂、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掌握大量能反映现状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大多分散于各相关部门,用常规方法处理这些资料既费时、费事,又不够准确,且很难及时地反映最新的变化。而将CIM 平台引入老旧社区改造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庞杂信息的有序管理问题,还可将改造工作中需要的改造范围、地形、土地、道路与基础设施、建筑、相关规划和设计方案等进行三维数字化处理和表达,并结合社区经济情况、人口资料、土地房屋权属、设施运行状况等数据,实现多要素的统一管理和加载。
同时,基于CIM 平台梳理形成老旧社区改造评价指标体系,辅助分析老旧社区改造优先级和改造时序,筛选改造优先级较高的老旧社区目录,形成老旧社区改造最优决策。此外,还可以利用倾斜摄影和激光雷达扫描实现改造前后的实景对比分析。最后应用BIM 模型利于改造工程的工程量统计、投资成本控制等精细化管理与控制,分析拟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支撑改造方案比选。在老旧社区“微改造”过程中应用CIM 平台将大大提升改造决策的科学性、改造方案的合理性、改造全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同时通过连接城市管理平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物业服务平台,有利于增强社区治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CIM 工程师是指利用软件平台进行模型设计、加工建模、数据集成、管理决策和智慧应用,以提升设计建模、工程项目报建、项目审批审查、城市管理运营效率和水平的技术人员。
2021年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联合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课程,并授权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在协议框架内开展相关培训技术支持工作和宣传推广工作。第五期“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培训开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等级培训。
该培训旨在推动学员了解和掌握城市信息模型(CIM)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我国对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最新文件精神,掌握与城市信息模型(CIM)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提升城市信息模型(CIM)相关从业人员技术和业务能力,提高城市信息模型(CIM)市场整体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为城市信息模型(CIM)行业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且通过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等级考核,进一步规范城市信息模型(CIM)行业的人才评价和管理,为推动我国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的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