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艳
(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吉林长春 130000)
老年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终末肺间质、肺泡及气道的炎症反应,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痰血过多、胸痛及发热等[1]。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减弱,对外界疾病的抵抗力较弱,且其气道弹性、呼吸道黏膜以及腺体发生萎缩。如果患者呼吸道的异物或者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就会进入肺部而引发感染,临床常规西药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并给予患者吸氧支持治疗[2]。中医认为,老年肺炎的病机主要为肺病日久,热毒损肺,肺脾气虚,外感邪气内侵入肺部,止咳散加减可以针对不同症状的肺炎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具有显著疗效[1]。本研究主要选取80 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对患者应用止咳散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2 月至2022 年1 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老年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40 例,研究组40 例,男19 例,女21 例;年龄60~85 岁,年龄平均(72.20±4.12)岁。参照组40 例,男21 例,女19 例;年龄61~84 岁,年龄平均(73.25±0.5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内科学》[3]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辨证标准,并经临床确诊;②治疗依从性较好;③均接受痰液培养2 次,分离出相同病原菌且经胸部X线检查时有浸润影,白细胞明显提升;④有明显的发热与咳嗽症状,并存在明显的湿啰音。排除标准:①就诊时使用过祛痰药物者;②患有其他严重病症者;③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用药方法 参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止咳散加减)各自接受不同模式的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参照组:根据患者临床特征与病原体,给予抗菌药物展开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吸氧支持治疗,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增强患者身体抵抗力。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予注射液(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2,规格:4 mL∶30 mg),30 mg 加入至100 mL 的氯化钠溶液(0.9%)进行混合,然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治疗,2 次/d,持续2 周。
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止咳散加减进行治疗。①方剂组成:甘草5 g、桔梗11 g、白前与陈皮各9 g、荆芥7 g、炙百部13 g 及紫苑10 g;②方剂加减:对于风热咳嗽者,在方剂中可加入菊花、桑叶、天花粉以及连翘各5 g;对于风寒咳嗽者,在方剂中可加入杏仁、麻黄、防风及生姜各5 g;针对吞咽障碍者,可在方剂中加入牡丹皮、桑白皮、郁金及栀子各5 g;③将方剂用清水进行煎煮,取其药汁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总疗程为2 周。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咳痰量及咳嗽程度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因子水平、肺功能、不良事件及治疗效果,具体评价标准如下:①两组患者咳痰量以及咳嗽程度评分[5]:根据《中医肺病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2017)》标准: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一般患者24 h 痰液量<100 mL 的为少量;100~500 mL 为中量;痰量>500 mL 或者一次性痰液量达100 mL 为大量。咳痰量计分:少量痰量计1 分,中量痰量计2 分,大量痰量计3 分。咳嗽程度评分:间断性咳嗽计1 分;咳嗽频繁,正常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计3 分;患者咳嗽症状程度介于间断性咳嗽与咳嗽频繁之间计2 分。②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并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评估。③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肘静脉3 mL,作血清分离(转速3 500 r/min,时间为15 min),运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④两组患者肺功能。利用肺功能检查仪(德国耶格公司生产,型号:Masterscreen),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比值(FEV1/FVC)及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⑤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包括胸腔积液、胃肠道反应及呼吸衰竭。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完全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情况;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改善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咳痰量及咳嗽程度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咳痰量以及咳嗽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痰量以及咳嗽程度评分均有所减少,且研究组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咳痰量及咳嗽程度评分对比(分,±s )
表1 两组患者咳痰量及咳嗽程度评分对比(分,±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与参照组相对比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s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s )
?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要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CRP:超敏C 反应蛋白。
?
2.4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无数据差异(P>0.05);但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
表4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 秒用力呼气量。
?
2.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参照组为20.00%,数据对比研究组发生率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情况对比[例(%)]
2.6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相对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肺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老年群体的机体免疫力比较差,所以患肺炎的概率相对更高[6]。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发展,老年肺炎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再加上老年患者多存在基础性疾病,所以针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7]。在临床上,常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如盐酸氨溴索,一种促排痰类药物,一般都会用于治疗排痰功能异常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肺炎的发生与炎症感染有关,除常规治疗外,还可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8]。虽然常规西药治疗可以在短期内起到缓解老年肺炎患者病情的效果,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耐药性,从而降低临床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8]。
肺炎在中医中被归纳至“风热”“咳嗽”“肺热”的范畴[7]。针对老年肺炎的治疗,主要强调调理阴阳、修补肺气。从中医辨证方面来分析,肺炎的发病与患者肺部血气运行受阻有直接关系,当患者肺部长期处于血气不畅时,其自身的肺气阴阳就会形成失和现象,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辨证治疗。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咳痰量与咳嗽程度、相关症状改善时间均更低或更短(P<0.05);研究组炎症与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更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总治疗效果相对更高(P<0.05)。止咳散加减的方剂中君药为甘草、桔梗与陈皮,具有宣降肺气、止咳消痰的功效;炙百部、紫苑、白前,可抗病原微生物,并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荆芥具有祛风解表的效果;菊花、桑叶、天花粉以及连翘等可起到清热、解咳的作用;杏仁、麻黄、防风以及生姜,可起到祛风寒、化痰止咳的作用;牡丹皮、桑白皮、郁金以及栀子,可起到止咳消痰通气的作用,针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9]。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肺炎患者来说,对其实施止咳散加减进行治疗,能够充分减少患者咳痰量,缓解咳嗽程度,调节其体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而且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有所降低,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