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厉剑飞 叶彬松
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相传,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伞。盖,是伞的古称;华盖,即华丽的伞盖。
古代对伞的制作和使用有所规定。在古史记载中,伞盖的造型有方有圆,伞柄有曲有直,伞面有绣有绘,面料有绢有罗,而且伞顶有塔型装饰,变化多样。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油纸伞便风行起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我国制伞业发达,出现了许多精工彩绘的花纸伞,也就是从那时起,伞开始从实用功能慢慢向艺术形态的方向延伸。到20世纪30年代,在杭州,“丝绸大王”都锦生沿用前人造伞经验,吸取国外装饰伞的长处,利用杭州独有的丝绸特色创制出了西湖绸伞。
万事开头难,第一把西湖绸伞的试制经历颇为艰辛曲折。20 世纪30 年代初,都锦生先生从国外考察回来,有意投资创作属于杭州人的高品位工艺绸伞,随即组织了技术骨干竹振斐等三人成立试制小组,进行西湖绸伞的创作。
三人各有特点,分工协作,由伞骨开始,在跑遍了整个浙江的淡竹产地后,最终选择了杭州近郊的鸡笼山赤松村,请来两位劈竹高手戴金胜和朱洪瑞,按照试制小组的创意构思,选用淡竹劈成伞骨,再将长伞骨的篾青、篾黄上下分劈开,用以夹放柔软的丝绸面料。然后,将篾青、篾黄对号入座,贴制在绸面上,最后再进行喷绘、刷花、绣花工艺装饰。待安装好伞头、伞柄,一把完整的西湖绸伞就基本制作完成了。
① ② 宋志明严把西湖绸伞每一道工序
③ ④ 将传统剪纸艺术融入西湖绸伞制作
初创时期的西湖绸伞,工艺尚不成熟,伞的规格不一,特别是伞骨的数量没有统一标准,伞面装饰上多以单色、双色为主,时有山水、仕女画之作。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和制作技艺的进步,西湖绸伞的伞骨最终定型为32根、36 根,刷花技艺也逐步由单色改进为双套色、三套色等。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西湖绸伞大力增加杭州地域文化元素,对伞面装饰、伞头、伞柄做了较大的改进和优化。也是在此时,西湖绸伞制作技艺特色中,伞面装饰的“三花技艺”诞生,刷花、绘画、刺绣三大装饰技艺,让西湖绸伞的伞面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三者各有精巧,美不胜收,提升了西湖绸伞的艺术品位,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① ② ③ 伞面、伞头、伞杆、伞柄的创新设计
2000 年以后,西湖绸伞在国内市场上的流通减少,但这并不影响西湖绸伞制作技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作为西湖绸伞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和他的团队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西湖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首先,从制伞结构上来看,伞头、伞杆和伞柄都有着天然的创新优势。在经典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变和创新,更符合每一把伞品的意境。比如发光伸缩杆西湖绸伞,是将传统的单一伞杆进行了再创造,通过简洁耐用的伸缩系统,让伞杆有了结构上的变化,伸缩收纳异常轻便,而在伞杆内植入发光部件,让伞杆除了结构功能性的作用外,有了美学上的展现,成为了整把伞品的亮点所在。
其次是伞面装饰技艺的创新。伞面是西湖绸伞展现面积最大的部分,可以说是西湖绸伞的“面子”,“面子”的美观程度,直接影响到整把伞品的艺术情趣和带给消费者的审美感受。比如西湖绸伞六合伞灯,融合古老的竹编工艺和仿古画工艺,六合伞灯由上而下,左右前后共计六把西湖绸伞围合住中间的竹编藤球。藤球在中间,影影绰绰,被古色古香的西湖绸伞环绕,远观整体协调、造型别致、古朴典雅,近看细节满满、结构精妙,配合伞面的清代仿古画,营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空间艺术效果。
此外,宋志明和他的团队融合多种元素,创新出多种多样的西湖绸伞,如首创特大型西湖绸伞(伞直径255 厘米,伞长度265 厘米)和微型西湖绸伞(伞直径36 厘米,长度26 厘米);将剪纸技艺运用到西湖绸伞伞面的装饰艺术中,在不影响收拢效果的前提下,等分排列剪纸作品,让剪纸技艺有了全新的展示载体;将丝绸面料进行扎染工艺处理,让图案自然形成,行云流水般的意境完美呈现在伞面上;将西湖绸伞与描金彩绘融合,让绸伞既有传统漆艺的富丽堂皇又有民间、民俗的工艺特色;引入烙印技法,用烙印在西湖绸伞篾青上呈现不同的画面。
▲ 宋志明向市民介绍西湖绸伞工艺
源自先人造物智慧的西湖绸伞代代相承,衍生出了中国伞文化,展现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景。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的精进也让宋志明们将西湖绸伞技艺在代代相传的历史长河里闪烁出亮眼的光彩。
▲ 宋志明参加工艺伞工题库开发小组专家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