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增长态势。这对学生身心安全和良好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也不利于校园的稳定发展。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是辅导员职责之一,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发现并合理处置学生心理问题尤为重要。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视角出发,结合工作经历,浅析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方法,梳理归纳高职院校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类型及对应的处置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心理问题;处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113-03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的意义
(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和个人发展,因此,辅导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是确保“以生为本”、做好“三全育人”的基石。
(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重要部分
教育部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了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其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工作内容是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筛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2]。高职院校辅导员关注并做好学生心理工作,是承担工作职责、提升业务素质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部分,也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不断走向专业化、科学化、职业化的必要部分。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发现学生心理异样的方法
在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十分重要。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知心人,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实际上,学生的家庭状况、各个阶段的心理测试结果,学生的行动、行为、表情、网络动态、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都在“说话”,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听”心,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的异样状况。
(一)心理测试给予数据指明
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2~3周内,会进行一次心理测试。测试量表一般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为基础,各个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加入BHS绝望量表等。此外,每学期开学初春季心理测试、秋季心理测试等,都会以问卷量表为形式对学生进行排查。量表结果经过学校专业老师分析,会及时反馈给辅导员,根据量表结果和数据,辅导员便可及时排查发现心理异常学生。但要注意的是,心理测试数据仅是参考,辅导员需要结合谈心谈话等进一步排查,排除掉个别学生因未认真作答而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情况,不可随意给学生“贴标签”。
(二)入学谈话提供原生背景
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初,需要分班级、分时段对所带学生依次进行谈话,这是了解学情、做好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通过入学谈话,辅导员可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过往学习成长经历等,重点就学生单亲、残疾、留守、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重大事项进行倾听、观察。入学谈话中,发现特殊群体和特殊经历的学生要引起重视,这些学生可能更易发生心理异常。
(三)集体活动指向潜在“危险”
人具有社会性,尤其在大学阶段,校园活动、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是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辅导员通过观察学生在新生军训期间以及其他班级日常集体活动的表现,通过学生集体团队协作力、集体活动参与度等,可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或者情绪异常的学生。一般而言,集体活动参加率为零或者很低的学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或许存在社交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有效下寝发现其中“细节”
寝室是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栖居地,辅导员要做到有效下寝,在日常下寝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学生内务情况及在寝室的生活状态,特别是桌面较为显眼的物品(小玩偶、照片等)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情绪困扰;通过与寝室室友交谈达到侧面倾听的效果,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情况。
(五)建立网格化队伍——把握学生“线下圈”
“线下圈”指的是学生与任课老师、家长、同学、室友、情侣等人际关系及交往中的表现。辅导员可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状态和精神面貌,与任课老师、家长等定期交流,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人际交流圈,对学生进行行为倾听,进而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学生与学生接触最多,辅导员可依托寝室长、心理委员、班干、朋友圈建立网格员队伍,有特殊情况时可以及时上报给辅导员。
(六)用好网络媒体——把握学生“线上圈”
生在网络时代、长在新媒体时代的“00后”高职学生,对网络依赖性很强,辅导员可通过学生的QQ空间、微信、游戏、抖音平台等线上圈,从朋友圈、QQ状态、短视频、微博关注内容等,及时通过线上动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或异样的学生。
三、高职院校日常管理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类型
辅导员掌握了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方法、途径后,需要先将高职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只有将问题归类,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按照每类问题的特点对应处置,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突发状况。高职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入学适应问题
大一新生入学后,由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变化,大学和高中阶段学习方式模式的变化,周围的一切从熟悉到陌生,这会导致学生出现对环境、人际等的不适应,进而造成学生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情绪低落、集体活动和生活不融入,甚至想要退學等。
(二)原生家庭問题
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对学生性格、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一些学生因原生家庭因素比如单亲、父母残疾、留守、经济贫困等,造成个人较为敏感自卑、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等状态,导致易发生心理异常。
(三)升学就业问题
后疫情时代加剧了就业压力,2022年毕业生突破1000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在学历有限的条件下,同本科、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竞争时选择面会小很多,从学校步入社会时因为角色转换不到位可能会遭遇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造成心理异常。
部分高职学生选择专升本提升自己,一方面为未来就业做更好的准备,另一方面缓解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然而随着专升本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加之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较差,专升本备考压力正直线上升,这种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引发对自我的怀疑,造成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往往在毕业季由于身份变换不适应,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四)情感问题
大学是人青春懵懂的时期,对于异性的关注和对爱情的渴望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两性关系的错误观念,会引发心理问题。如学生因为表白被拒、与恋人发生矛盾、分手失恋等,造成自我否定、颓废沮丧,更甚者心理扭曲,会冲动行事伤害自己或者对方的生命。
(五)家庭突发状况问题
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会让学生觉得无能为力、无从应对,当一个人面对的事情超出自己的认知和解决范围时,往往易引发心理问题。如学生遇到家人突然重病、去世、父母离异、家中生意失败等重大变故,而已有的认知和能力无法应对这些变故时,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异样。
(六)其他特殊类型
除上述的学生心理问题外,还有一些更为严重的特殊类型的心理问题,这些特殊类型的心理问题通常需要专业医生和人士介入干预,如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特殊类型的心理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一般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前便存在。
四、高职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置
针对上述各种类型的学生心理问题,高职辅导员在处置时一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二是要针对具体类型的问题进行对应处置。
(一)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置,要及早干预,做好预防。心理异常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发生心理异常行为前,往往会有相关指征或者显露出来的“端倪”,此时辅导员要及早干预,防止学生因暂时的低落情绪状态导致心理异常。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一是指面临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时辅导员要反应及时,利用异常学生周围的家人、同学、朋友、企业联系人等一切资源紧密关注学生状态,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置;二是要及时汇报,发生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时高职辅导员要及时上报给直系领导、保卫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汇报具体情况并听取相关指示建议。“三人行,必有我师”,尤其是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在面对学生心理突发状况时,往往可以给予更专业的指导。
3.生命为本原则
生命高于一切。辅导员在处置学生心理问题时,一是要确保当事学生的生命安全,利用网格化队伍或者可利用的人员资源保障学生生命无恙;二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处置学生心理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对自我生命价值和他人生命价值产生怀疑,此时辅导员要引导学生重建生命意义。
4.发展看待原则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处置学生心理问题时,辅导员也要遵照发展的原则。对于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要用动态的眼光实时关注,注意其变化,在不同阶段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二)具体心理问题的对应处置
1.入学适应问题的处置
当学生出现因为入学适应导致的心理异常行为时,辅导员要给予学生时间去消化改变。可通过私下谈心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需求,给予其关爱,并为其提供建议。通过组织班级素拓活动等,加深班级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感情交流。通过寝室长、班干等及时关注心理异常学生的状态,帮助其慢慢适应环境。
2.原生家庭和家庭突发事故心理问题的处置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大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和家长配合,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应建立并完善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制度,以更高效、更及时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让学生的家长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对于原生家庭和突发状况造成心理异常的学生,辅导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学生相应帮助,如经济困难就要帮助其申请国家助学金等减轻思想和经济压力;要做到和家长紧密沟通,如父母离异造成的心理问题要引导其理解父母的行为并和父母取得联系,实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
3.升学就业问题的处置
学生面临此类心理危机时,辅导员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付出先给予肯定,并告知在大社会环境下这是正常现象,并非仅仅是个人因素;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发挥职业优势,通过给当事学生推荐合适工作岗位、提供专升本备考技巧和院校报考建议等,帮助学生渡过心理难关。
4.情感问题的处置
面对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异常,辅导员要首先做到倾听和陪伴,让学生倾诉感情经历和自我感受,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生命观和婚姻观,并做好实时关注,给予学生时间自我消化。
5.其他特殊类型的处置
学生发生较为严重的其他特殊类型的心理异常行为时,借助心教干事、学生心教中心等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转介医院治疗。辅导员不是专业心理人士,要做的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并做应急处置,而不是越俎代庖。尤其对于一些精神分裂、双向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且紧急的学生,辅导员务必要依靠专业人士,不能凭借自己的感觉行事。
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务必告知家长相关情况,若是需要进行医院诊断,需要做好家长思想工作;根据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陪读、休学等,需要家长紧密配合,做好家校共管。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心理问题,还涉及学生恋爱观引导、职业规划、资助育人、沟通技巧、谈心谈话要素等各个方面。辅导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浸润,温暖学生心理,呵护学生成长。
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学生就业规划发展、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工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更为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是辅导员实现自身成长、促进自我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制订学习计划,加强自身学习,才能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引路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浦昆华,尹可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路径选择[J].黑龙江科学,2021(12):45-49.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09-29.
[3]汪石果.关于做好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21(7):121-122.
[4]张建灿.高校学生与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农家参谋,2020(1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