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体化理念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索

2022-07-11 14:46毕波冯颂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毕波 冯颂群

[摘要]在托幼一体化理念的影响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对于托幼照护服务的需求为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院校教学与岗位仍存在脱节的情况,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学规范性要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0~3岁婴幼儿照护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缺失让教学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校通过“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在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学生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托幼一体化;课证融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47-03

一、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7年发布的《强势开端2017:早期教育发展关键指标》(Starting Strong 2017:Key OECD Indicator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报告中指出托幼一体化是推动普及优质的托幼有效途径[1]。当前,托幼一体化理念在世界各国儿童早期发展政策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人们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认知不再局限于3~6岁幼儿的学前教育,而是将范围扩展到了对0~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在我国,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幼有所育”的重点发展目标,政府和公众对于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尤其新的人口发展政策提出以来,社会对于高质量托幼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逐渐提高,托幼行业对于适岗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能力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

目前,作为主要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的高职院校,呈现出以3~6岁学前教育专业为主、0~3岁早期教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初步发展的现状。随着行业需求的更新以及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3~6岁幼儿教育的师资需求趋向稳定饱和,而0~3岁婴幼儿专业照护人员处于比较缺乏的状态[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已不能满足岗位和就业需求,因此,进行课程改革、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渠道也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1+X”证书制度,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强调了将证书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课程优化和教学改革,这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说,0~3岁婴幼儿照护是传统学前教育课程中缺失的部分,“1+X”幼儿照护证书可以成为高职院校拓宽人才培养通道的重要支撑之一[4]。

本文旨在结合当前托幼一体化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1+X”幼儿照护证书融合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本校在推行“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中进行的深度“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索,总结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发展和学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教学现状

(一)课程中缺少0~3岁婴幼儿照护内容

目前,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等方面都将重心放在3~6岁这一年龄段,从专业基础课如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到专业核心课中的活动设计、环境创设、班级管理、游戏,基本都是面向幼儿园小中大班[5]。在当前托幼一体化的理念下,这样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可能会与社会实际需求和岗位脱节,无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不能体现服务社会的价值[6]。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增加了部分涉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课程,或者在原有课程中加入0~3岁的模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容的缺失。

(二)保育和照护教学规范性不够

高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幼教一线经验,虽然很多教师都在努力提升幼儿园一线的实践经历,但由于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7]。在托幼一体化的进程中,托幼服务的对象不仅年龄范围扩展到了0~6岁,服务重心也从教育、保育逐渐扩展到照护教育,尤其对于0~3岁婴幼儿的照护需要精细化和规范化,这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难题,部分院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托幼机构的在职人员,将学生和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训练。

(三)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习新需求

与职业教育中其他专业相比,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师范教育的一个部分,学生必须面对真实的幼儿才能真正得到实践。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方法,实践较少,虽然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大量的案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越来越灵活的学习需求,还是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特别是涉及托育的课程对于实践的要求更高[8]。

三、基于托幼一体化理念的“课证融通”探索实践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育学院从开展“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1+X”证书推进,从刚开始的重点完成考证工作到现在对“课证融通”课程模式的尝试,不断寻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幼儿照护证书之间的联系,探索考证培训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方式。教育学院教学团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讨,结合“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课程标准,以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两门课程进行“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尝试。

(一)目标融通

本校通过两种方式对专业课程和考证培训的目标进行融合,第一,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的课程,为幼儿照护证书目标的融入提供平台,在教学进程中开设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年级学生,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幼儿照护中级证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导向进行授课计划的制定,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对课程教材和幼儿照护教材進行研讨和整合。第二,在现有专业课程目标中融入幼儿照护证书目标,将课程目标范围从3~6岁扩展到了0~6岁,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适用范围也从幼儿园常规的小班、中班、大班扩展到幼儿园托班、早教机构以及托育机构等。在专业基础课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课程目标中加入对于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了解和照护要点的实操能力,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两门课程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成为教学重点之一,与之相对应的,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对于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幼儿园保育技能的基础上,还需熟悉3岁前婴幼儿的照护要点。

(二)内容融通

在目标融合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和考证培训的内容也进行了整合。在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涉及证书标准的理论知识以及“安全防护”和“生活照护”实践模块进行了特殊设计,引导学生对比0~3岁与3~6岁两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在照护需求上的异同,先进行共性的梳理,再分年龄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学生先掌握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基本流程,再根据对象的年龄学习不同的操作方法;在进行如厕指导的时候,先整体了解0~6岁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排泄方式,然后再分年龄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照护和如厕指导学习。

(三)教学方法改革

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从课程性质来看都属于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但之前的教学仍偏重于理论,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根据幼儿照护证书考试的需要,考虑到幼儿照护对于实操精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几位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更具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情景任务,特别是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程中,在生活照料、疾病护理、急救模块中尝试运用幼儿照护证书教材中的照护场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熟悉照护流程、体会照护的要点。针对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存在操作性不强、教师指导难的问题,教学团队还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深入的教研和调整,结合考试流程进行实践教学。在上课的空间环境准备方面,尽量结合证书考试的实操考场环境,通过场景任务的布置,让学生进行模拟实操,并分组进行实操演练和观摩点评。

(四)实训条件优化

结合“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各技能点和内容模块的实训要求,对原有的实训室进行了完善,主要是更新优化了实训材料。在“课证融通”的实践过程中,将托幼一体化的理念也应用到了实训室的建设中,原有的实训材料主要是对幼儿园的模拟,针对3~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学团队与实习实训负责人共同研讨,根据0~3岁幼儿照护所需物料进行实训材料的采购,包括幼儿照护所需医护用品、生活用品、婴儿模型等,在教学实践中,实训室的利用率相较之前有所提高。实训条件优化的同时服务于专业课程和考证培训,为托幼一体化理念下“课证融通”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成效初显

(一)优化课程,提质创新

通过在学前教育专业两门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中进行“课证融通”的尝试,将托幼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植入课程中,促使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新的思考。专业课程为原本时间短、内容多的证书培训提供了一个长期有延续性的教学平台,而幼儿照护证书的课程标准、考评方式为传统专业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再局限于3~6岁幼儿教育,也逐渐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框架中走出来。在两门课程“课证融通”的实践中,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从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考量。

(二)打造团队,强教促学

在推进课程建设的同时,“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对教学团队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念和教法的更新、团队成员的多样化、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一直以来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在与证书进行融合时,任课教师需要先打破原有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这就对教师的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准备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需要研读的资料就不仅仅是单一的教材,还需要了解国家政策、社会期望、行业动态、岗位需求等,将当前托幼一体化的理念与个人理念相融合。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幼儿照护证书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创新,遴选核心理论和技能点,更多地通过任务场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于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这门课程,教师认识到自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空缺,积极到培训评价组织早托机构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同时随着实训教学需求的增加,整个教学团队也在不断吸纳各方面的教学人员加入。另外,教学团队在两门课程上进行的改革已经辐射到了其他课程。

(三)服务学生,优势發展

进行“课证融通”的尝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托幼一体化理念下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学生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通过率有所提高。以2019级和2020级为例,2019级学生在先完成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后进行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程的学习,由于该课程进行了与证书培训考试的融合,学生在考证中对于幼儿照护核心技能的经验可以迁移到课程学习中,在实际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2020级学生在大一年级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课程时,加强了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以及生活照料、应急处理的实操练习,在二年级参加幼儿照护中级证书培训和考试时,也呈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另外,通过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学生无形中扮演了考生和考评员的角色。学生通过反复做和看,主动发现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实现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也帮助学生熟悉了考试流程,在备考证书时提高了实操熟练度和自信心,考证通过率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同时,正在实习的部分学生在实习单位得到了充分认可,专业能力的拓展和X证书的获得让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五、结语

在托幼一体化发展的理念下,“课证融通”为学前教育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对专业课程与“1+X”幼儿照护职业等级证书融合的探索过程中,本校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尝试,通过分析专业知识、技能体系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课程标准中目标、内容的融合,到教学方法、实训条件的互通提升,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校将继续推进“课证融通”教学深度改革,不断探索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为1与X建构起紧密联系的桥梁,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托幼一体化人才。

参考文献:

[1]OECD. Starting Strong 2017:Key OECD Indicator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M].Paris:OECD Publishing,2017.

[2]许舒敏,陈宇华.近二十年我国“托幼一体化”研究综述:基于CNKI(2000年—2021年)期刊论文分析[J].学前教育,2021(210):62-64.

[3]范昕,李敏谊,叶品.托幼服务治理模式国际比较及中国路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104-112.

[4]张颜.“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1(36):15-16.

[5]欧阳叶.“1+X”证书制度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4):51-55.

[6]郭剑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试点“1+X”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0):41-44.

[7]席江艳,张珊珊.“1+X”证书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照护课证融通路径和实施方案研究[J].山西青年,2021(16):159-160.

[8]夏蔚,邓亚玲.“托幼一体化”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思考[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9):169-17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