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验室搬到发掘现场

2022-07-11 09:35王明峰
人民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祭祀坑桁架考古

王明峰

在窗明几净的考古大棚内,一个个祭祀坑被隔成一间间考古发掘舱,考古工作人员穿着专用的白色服装,井然有序地工作着。走进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现场,仿佛走进了现代化的工厂车间。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开创性地将实验室搬到考古现场,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能够通过最新的环境调控系统,将现场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止文物在发掘过程中氧化、损坏。

据了解,在当前的考古发掘中,实验室考古已被广泛应用。考古工作人员将考古发掘的各类文物运到实验室,在实验室内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测定考古发掘所获古代遗物的材料成分、各种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值、遗物的绝对年代。此前,实验室或远离发掘现场或在发掘现场附近,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将实验室直接搬到考古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这在中国考古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考古發掘现场,记者看到,每个祭祀坑上方设有一个可升降的桁架,考古人员可以通过桁架,升降至祭祀坑上方,在桁架上实现“悬空”考古发掘。“相当于把人吊在‘吊篮’上进行发掘。”冉宏林说,这种无接触考古,也便于考古信息最大程度保留。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采用网格法,对祭祀坑的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研究。考古工作者采用层层分析的方式,便于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同步开展、同步进行。每发掘一层,考古工作人员都会进行数字记录,并对提取的文物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维激光扫描等,让考古发掘的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科学、全面、准确。

在考古发掘现场,记者还看到,除了考古发掘舱,考古大棚内还设有声光电智能化设备、应急保护实验室和库房。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谢振斌举例说:“我们对4号坑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并经过贝叶斯统计树轮校正计算,得到4号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年至2966年的时间范围之内的结果,属商代晚期,为三星堆4号坑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通过X射线探伤、CT扫描等现代检测技术,发现3号坑出土小铜人像采用芯骨铸造工艺;发现玉管钻孔方式分为对钻和单面钻两种类型;孔道加工分为经过打磨和未经打磨两种类型。”

考古工作人员在四川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祭祀坑”工作。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

冉宏林介绍,在发掘区的外围,也设置了全套环境监测设备,对土壤酸碱度、温度、湿度、风向等进行专门监测。据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在科技考古方面,谢振斌说,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我国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实验室考古、青铜器科学研究、出土文物分析技术、环境考古、科技测年、出土象牙保护材料研究、出土骨渣样品与象牙DNA测定、象牙与海贝来源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研究、冶金考古、玉石器研究、祭祀埋藏学观察与埋藏过程研究、灰烬沉积物微形态分析、考古物探技术、科技考古装备研发等方向的多学科研究。

冉宏林说,除了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中创新设计的多功能考古发掘操作系统,集360度升降可旋转的平台、扫描平台、拍摄功能等于一体。声光电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专家远程分析“会诊”……这些在考古发掘中探索创造的新技术和方法,为考古发掘提供强大支撑。

猜你喜欢
祭祀坑桁架考古
黄帝故里遗址发现编钟祭祀坑
桁架式吸泥机改造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我在三星堆发掘现场
三星堆考古解谜
穿越三星堆
摆臂式复合桁架机器人的开发
Loader轴在双机桁架机械手上的应用
《三星堆祭祀坑》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