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盛宴 以舞宣情

2022-07-11 00:51:12吕晨
艺苑 2022年2期
关键词:舞美舞剧

吕晨

摘 要: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期间再度上演,结合该剧人物角色、剧情发展、舞蹈编排、舞美设计等方面,谈其舞美呈现出来的视觉盛宴和舞蹈语汇的宣情动人,并从立神幻、现民俗、分善恶等特点论其审美经验和观演体验,以探讨该舞剧创作的叙事功能和审美意蕴。

关键词:《花界人间》;舞剧;舞美;审美经验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当下民族舞剧正走进一个守正创新发展的新时期,这其中既有繁荣也有隐忧。在艺术理论中有个老生常谈的标准:时间是检验艺术作品生命力的唯一标准。舞剧也不另外,必须要接受观众与市场的检验。一部舞剧,除了精彩的舞蹈语言,也要从叙事意义、情感构建、舞美设计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其艺术性与技术性。由总导演佟睿睿和编剧冯双白合作的广西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一公演就让人眼前一亮,从舞美设计、人物设定、故事表现、主题表达上都一定程度地摆脱了某些民族题材的窠臼。

一、《花界人间》主要剧情及获奖情况

《花界人间》是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立项打造的文艺精品项目,由广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排演,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剧目。

《花界人间》的主要角色有女主角达棉、男主角布壮、反派角色“幽灵蜘蛛”、花神姆六甲、祭师等。故事来源于壮族创世神话之一的花神姆六甲造人造物的传说。剧情主要是讲述花神姆六甲的花园里多姿摇曳的花花草草们,一朵朵从仙到人、从花界到人间历练渡劫的故事,其中最美丽的两朵成为人间的达棉和布壮,也就是本剧的男女主人公。美丽骄傲的达棉和憨厚质朴的布壮在一年一度的欢乐的丰收季中,萌生了爱情。刚体会到人间美好的他们,却遭到困于黑暗洞里的幽灵蜘蛛的妒忌。笔者认为幽灵蜘蛛是向往欢乐、爱情与光明的,只是当欲望膨胀时,她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幽灵蜘蛛把自己变成艳丽的花朵,引起达棉强烈的好奇心和占有欲。达棉没有克制住自己去摘花朵,正中下怀被幽灵蜘蛛蜇伤。接着达棉在祭祀典礼上“毒性发作”受心魔侵扰、失去控制破坏了活动现场,被族人视为不祥。布壮不离不弃带着达棉踏上寻药之路。幽灵蜘蛛一直在旁观望二人并操控达棉。布壮的爱和陪伴唤起达棉的善良与大爱,她拼命与自己的心魔斗争,积蓄强大的力量,最终与幽灵蜘蛛展开殊死较量,战胜了自己的欲望,战胜了恶魔,以献出生命魂歸花界再度轮回。

《花界人间》自上演以来,获得不少奖项。该剧是2019年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文华大奖提名剧目,荣获了广西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入选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扶持项目并连续在网上展播,获第二届广西对外传播奖项目类一等奖,获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21年9月30日晚《花界人间》参加“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在南宁剧场再度上演,观众又见“花开”、大饱眼福。不少专家学者和资深媒体人对《花界人间》给予高度评价。广西艺术学院教授谢仁敏认为该剧的突围在于“民族资源的创作性转化、本土故事的现代意识彰显、虚实空间的艺术审美突破”。[1]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评价该剧:从幕启时的“灿如夏花”香沁人间,到落幕时的“含似春蕾”魂归花界,似乎在用一种鲜活的意象诠释古往今来哲人们屡屡发声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追问,而接踵展开的人生跋涉,又仿佛英国诗人弥尔顿从《失乐园》到《复乐园》所必经的人生历炼。[2]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则认为: “《花界人间》是通过善来求美的作品,是民族个性化表达的一个寓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生谈到,该剧兼具民族色彩和时尚元素,表达了人类共通的主题,符合国际审美,非常适合推向国际市场。(1)在笔者看来,《花界人间》从叙事意义、情感构建、舞美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量都具有较高艺术性。

二、立神幻——神话审美经验的呈现

《花界人间》以壮族花神信仰为切入点,将神话传说逐渐人性化,不拘泥于传统的民族题材表现形式,在民俗生活中注入神幻元素,表现光明与黑暗、理智与欲望,神化爱情,给人传达一种理性与克制的思想,告诉人们要懂得辨别真实与伪装。观剧有时像在看民俗表演,有时像在看动物世界,有时又仿佛置身于玄幻的宇宙之中像在看魔幻大片,创作人员力求用神话的、丰富的、符合当代审美气象的舞蹈语汇配合神秘又炫目的舞美来提升该舞剧的主题立意、神幻色彩以及舞台效果。

创作者在开场设计了一棵像电影《阿凡达》里面的大树,幕布拉开,苍穹之下一个惊艳神幻的“花界”花园展现在观众面前。众多演员用身体层层叠叠组成一朵神花,有四五层高,演员们弯腰轻舞张开双手如花朵层层绽放,花神在塔尖召唤。开场的舞台背景利用不规则镜面的碎片不完全拼接而成,似花瓣形态,折射出炫彩的光芒,演员随着动作映射在镜面如万花筒般多变,使整个舞台陌生化,充满想象,意境深远,仿佛引领观众走进了一个深邃的神幻世界。接着有些花界精灵幻化成人形,慢慢走下舞台,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相反,美丽的两朵花仙子化成人形从仙境到人间开始了游历。舞台剧媒介互文与意象创造了可以拓展表现的艺术空间,该剧“声音、色彩、灯光、形态、幻觉和实践的全景,都成为它提升叙事效能、充实身体运动质感、增强受众感官刺激的言说手段和意义表征”[2]40。这样的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将舞台从陌生化到与观众互动,突破了传统舞剧的叙事,既延伸了舞台的空间,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建构了多维的艺术时空和对话环境,充实了舞剧艺术创作与审美经验融合的力量。

巧妙的是,该剧结局是达棉为挽救人间大战幽灵蜘蛛牺牲后,布壮也随着达棉殉情,魂归花界。而在尾声,创作者再次带领观众回到与开场同样的“花界”,像红楼梦里宝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般通灵性,两个花界精灵经过生死轮回,在茫茫花界芸芸众生中再次回眸相视,有种“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这种首尾回应、画龙点睛的处理手法,升华了两人的爱情,传递了永恒浪漫的爱情观和轮回的生死观。

《花界人间》立起来一个神幻的“花界”,美轮美奂的首尾呼应与剧中展现的烟火人间、黑暗魔界形成对比。神幻舞台的多媒体打造为该舞剧的意义表达、叙事功能、情感构建和视听享受“锦上添花”,力求达到舞与剧的平衡、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多种媒介于剧场之中也是为了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创建演员与观众对话的环境。因为场面在舞台上永远只有视觉作用,尤其在“镜框式”剧场中。美国舞美设计师罗伯特·艾德蒙·琼斯在 《戏剧想象力》中说:“归根结底,舞台布景的设计不同于建筑师、画家、雕塑家、音乐家的工作,这是诗人的工作。”舞美设计是导演构思的体现者,又是参与者还是执行者,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帮助观众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可见神话般的舞美是该剧的亮点之一。

三、现民俗——民族审美经验的再现

《花界人间》开篇之后,主创借助壮族庆祝丰收的习俗,巧妙地展现壮族人们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和稻作文化,充分推进剧情发展。第一章节开始,两个花界精灵来到人间,长大成人,正值一年丰收季节,美丽大方的女主角达棉带领众人跳着壮乡热情的禾把舞、打棍舞等庆祝丰收,对勤快劳作的男主角布壮心生爱慕。庆祝丰收后,姑娘们又开始跳起了独具壮族风情的采花群舞,一朵美丽的大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达棉抵不住诱惑去采花被蜇了一下,自己浑然不知被幽灵蜘蛛下毒,接着在下一幕祭祀中失控。如果说“花界”的打造体现创作者们浪漫主义情怀的话,那“人间”的描绘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达。创作者在《花界人间》的“人间”部分,在舞蹈上,汲取了一些广西传统民族舞蹈的元素进行创编,比如祭祀情节的傩舞、花灯舞等;在舞美上,提取了大量民族符号来展现壮族风俗。既然该剧的母题是壮族神话那就自然少不了壮族特色的标配元素——铜鼓。第二幕的祭祀仪式场面和跳巫群舞的舞台主背景就是一面立体雕刻的铜鼓,红色的花山岩画小人儿围绕着铜鼓,反映了壮族的傩文化、祭祀文化、图腾文化等,科技和文化元素结合的样式是现代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与弘扬的途径之一, 两者在舞剧舞美中“多层次展现壮族先民的生命意识和信仰崇拜观念”[4]75。巨大的图腾隐喻人与神的沟通,配合红色和黑色的灯光,把舞台营造得神秘肃穆,但是这段祭祀群舞配合剧情稍显冗长。当达棉毒发,达棉独舞影子投影在铜鼓上,同时幽灵蜘蛛出现了,在她的控制下达棉破坏了祭祀仪典,铜鼓出现分离破碎制造出惊恐感。幽灵蜘蛛黑影也投影在铜鼓上,她站在祭祀台上一个局外人似的狂舞,使舞台出现了二重空间叙事。

广西的各族风土民俗也随着情节的发展巧妙地融合在剧中。“《花界人间》的符号群是比较有体系的壮乡文化空间”[5]57,民俗由众多具象的文化符号体现,可塑造戏剧空间,也可提高观众融入度。布壮带着达棉逃离黑暗的蜘蛛洞寻师问药,途径桂林山水,灯光以绿色、灰色为主,投射出远山叠嶂、山水重影,赋予舞台清新、匀染、灵动感,既简洁又现代。除了在舞蹈编排、舞美设计方面融入广西民族元素,在背景音乐设计上也是以弦乐曲调加壮族山歌编曲,还运用了马骨胡、天琴、铜鼓等民族特色乐器音效来丰富表演。他们泛舟漓江,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人间的美好,令人怦然心动。他们沿途穿街走巷,壮乡各族人民慷慨献药。用广西民族舞蹈表现抛绣球、天琴弹唱、芦笙对歌、瑶族长鼓、京族渔女献珠、敬酒席等,一路广西各族民俗风貌尽现,集中巧妙地展现了乡邻和睦、民族团结的壮美广西。

四、分善恶——“正与邪、爱与妒”等情感审美经验的表达

如果说《花界人间》的女主角达棉是“真善美”的化身,那“幽灵蜘蛛”看似就是“邪恶黑”的代表。“幽灵蜘蛛”的形象塑造也算是该剧人物设定与舞蹈编排的一个亮点,其是这样的:突然灯光变暗,幕布拉起,在离观众最近的舞台边缘,黑暗处一只蜘蛛顺着一丝凌厉的追光出场,在阴暗的深渊里爬行,好像是从巨大的黑洞里偷溜出来觊觎人间的,张大着好奇的双眼,舞动着不安分的四肢,特立独行,惟妙惟肖。“幽灵蜘蛛”神秘又魅惑的眼神,嫉妒羡慕恨的表情,张牙舞爪的舞蹈动作,既仿真又夸张。创作人员揣摩了蜘蛛的动作形态,将动作美学融入舞蹈语言中,演员也能准确地捕捉“幽灵蜘蛛”的形象特征,诠释了这个动物性反派角色的内心,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个看似“花仙子大战蜘蛛精”的简单故事,实则亮点频现,蕴涵哲理,寓意深远。

艺术作品中蜘蛛的形象并不少见,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却不多,比如《西游记》里代表欲望的“蜘蛛精”、漫威作品中代表正义的超级英雄“蜘蛛侠”。该剧的“幽灵蜘蛛”更多代表了一股邪恶、黑暗的操控势力,穿梭于“花界”“人间”与“黑暗界”之间,介乎于神怪之间,也许她渴望美好,但是得不到就想控制、霸占、破坏甚至摧毁,所以故意毒伤女主角把她变成自己的傀儡,他(她)跟游戏里的大boss一样,促使女主角更加顽强地成长和蜕变“升级打怪”。每当幽灵蜘蛛登场,其一身黑紫色紧身衣、张扬的动作、诡异魅惑的眼神是最吸引笔者的,分寸拿捏到位,半爬行状较低重心的肢体语言表达也是其舞蹈语汇特点。不仅如此,幽灵蜘蛛和达棉的双人舞,以及幽灵蜘蛛和达棉、布壮的三人舞的舞蹈编排设计都富含张力,感情充沛。

舞劇的最大特点是擅于抒情,以演员的肢体动作表演来推动情节,因此该剧主创也善于最大化利用舞剧的“写意”之“本事”,创造了几段追求内心意境的舞段,进行隐喻表意的叙事。在达棉祭祀发疯后,蜘蛛掳走达棉,枯树场景出现,背景是黑色的树干投影,舞台效果古朴原始又孤独神秘,树下的洞穴可能就是蜘蛛地盘。一群舞者穿着黑底紧身荧光衣,群魔乱舞,仿佛进入幽冥之境,荧光的斑纹随着舞者的肢体语言扭动着,营造了一个诡异阴森非现实的隐性表意空间,打造的这个“黑暗界”像地狱又像蜘蛛洞。这时编排了一段幽灵蜘蛛和达棉的双人舞,有时候两人动作一致,在如影随形的控制中传递着善与恶的抗争,往往善恶一念之间,看着有点哲学意味在里头。布壮去救达棉与幽灵蜘蛛展开的三人舞也让人耳目一新,幽灵蜘蛛欲破坏同时又羡慕二人的爱情,时而如旁观者时而是操控者。

达棉被布壮从幽灵蜘蛛手上救出来之后,幽灵蜘蛛布置了更大的阴谋。人们被幽灵蜘蛛变成的紫色的大花所吸引,大家想去采摘,却沾上了蜘蛛的毒液,舞台道具也别有新意。从蜘蛛身上抽出的紫色纱绸象征毒液释放扩散,纱布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如同欲望的海洋,浪潮迭起吞噬了刚才欢声笑语的人们,蜘蛛爬行在这块紫色的大纱布中央,孤傲独立、邪恶霸气,达棉为挽救爱人和众生,勇敢地冲进这一片紫色深渊中,力挽狂澜与幽灵蜘蛛殊死一搏,最后同归于尽,充满玄幻感。在这块硕大的铺满舞台的紫色大纱布里编排的搏斗较量的二人舞,营造了该剧决斗的激烈氛围,很好地展现了女主角冲破束缚、坚守初心、战胜邪恶的状态。该剧最后章节,在紫色和红色的布景中,身着红色裙子的达棉和身着黑紫色衣服的幽灵蜘蛛进行着善与恶的交战、正与邪的搏斗、爱与妒的较量,通过舞蹈和颜色两种无声的语言碰撞,情感释放,创作者力图把动作美学和色彩美学发挥到极致以表现主题审美经验。

五、结语

总之,《花界人间》是一部集神话、民族文化、时尚文化等多元素融合为一体的舞剧,舞台视觉效果震撼,体现了现代舞台技术的“万法”皆为我用之道,展现了“花开花落”的浪漫场景,沉浸着神幻、诡异、现代、和谐等多重审美经验。在当代审美语境下,不管是创作者本身还是受众,对艺术的诉求越来越广阔,特别是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会考量艺术作品的内涵价值,追求艺术作品的哲理思考。《花界人间》也正是抓住了受众对观感体验、审美经验、生命思考的“喜好”而大获好评。该剧以壮族花神创世神话为“故事源”,通过两朵花界精灵到人间的历练,传递一种善恶分明、理性克制、自我救赎的思想观念,标明一种生存姿态,通过主创们的独特思考和对艺术的个性追求,诠释了“花界”与“人间”的关联,编织了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升华了爱与妒的主题,描绘了广西的人文风貌,表达了壮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花界人间》不失为一部将个体生存经验和生命经验进行当代性、民族性诠释的推陈出新之作。剧中的男女之爱、善恶较量和生命思考,是以壮族文化资源的利用转化来完成的现代人文精神价值的重构。广西是多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与题材丰富,希望艺术家们能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舞台艺术精品,以飨观众,助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注释:

(1)引自广西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

参考文献:

[1]谢仁敏.倾情演绎世间百态 尽展桂戏新篇章——第九届铜鼓奖获奖戏剧作品述评兼谈广西戏剧突围的路径[J].贺州学院学报,2020(3).

[2]于平.人间的信念花界的善——大型民族舞剧《花界人间》观后[N].中国文化报,2018-10-29.

[3]夏静.媒介融合下的舞剧叙事及审美[J].舞蹈,2020(3).

[4]邓晓梅.神话图像的表演性:从花山岩画到神话实景剧《花山》的跨媒介叙事[J].艺苑2021(3).

[5]孙凯璇.论《花界人间》的多重叙事空间及其象征意蕴[J].歌海,2022(1).

(责任编辑:林步艳)

猜你喜欢
舞美舞剧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剧影月报(2022年5期)2022-11-07 14:23:25
百科全书舞剧
家教世界(2022年25期)2022-09-23 06:49:10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 06:08:06
舞剧《瑞鹤图》剧照
艺术评论(2020年1期)2021-01-23 06:58:44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西部论丛(2020年15期)2020-12-23 04:53:54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戏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16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新天地(2019年5期)2019-05-27 14:20:46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8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 04:06:51
数字舞美及其艺术功能探析
大众文艺(2017年16期)2017-03-12 0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