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杜月坛,杨 燕,傅新民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9)
脑出血作为脑血管高发疾病,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最高占脑卒中的15%,且80%左右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受损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睡眠及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而良好睡眠质量可促进患者机体各系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机体恢复。目前临床对睡眠问题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放松疗法等,但患者会由于治疗效果、时间等无法取得满意效果[2-3]。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是根据法国音乐学家制定的辅助及加速听力技能的治疗措施,凭借音频处理的音乐以对大脑皮质形成有效刺激,进而调动、转换患者耳旁肌肉进行兴奋、放松运动,充分调节耳与神经系统间的联系,整合机体与行为[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给予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比常规干预效果。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71.92±5.94)岁;学历:小学14例,中学33例,大学10例;观察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71.45±6.18)岁;学历:小学12例,中学34例,大学1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年龄≥60周岁;均经颅脑CT、MRI诊断确诊为脑出血;均合并睡眠障碍;意识清晰;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原发性睡眠障碍;由其他原因引发的睡眠障碍;存在听觉障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拒绝配合此研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人员告知患者睡眠相关知识,嘱咐患者午睡时间需在30~60 min之内,从而避免过长时间午睡对夜间睡眠造成的影响。此外嘱咐患者在夜间睡眠前控制液体饮用量,从而避免夜间频繁起床,同时让患者日常保持良好心态以积极配合干预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实施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①训练仪及操作方法:使用TalksUp听觉-运动训练系统,其由带有触摸智能控制屏主机、无线信号发射器、无限耳机组成。训练仪上绿色标识表示已经音频处理,红色标识表示无音频处理的常规训练。②训练措施:实施高低频转换的音乐训练,采用绿色标识的音乐主机进行操作,避开患者进食、治疗的时间,在病房内实施训练,2次/d,根据病房内患者统一意愿,通常在10∶00~14∶00及17∶00~21∶00时间内选取两个30 min进行训练,30 min/次,以20 d为1个疗程。干预人员打开耳机开关,并为患者佩戴好无线耳机,患者可根据个人听觉感受调节好音量的大小,并让耳机顶部的骨传导器贴近颅骨正中部位。③训练音频及曲目:选取能够刺激患者神经皮质电路相关功能区的莫扎特音乐及能够舒缓自主神经系统的格里高利圣咏。每次训练包括2段莫扎特音乐及1段格里高利圣咏,包括低通滤波器(LP 0~4000/12 dB、LP 0~6000/12 dB)=7%、高通滤波器(HP 1000/12dB)=11%、带通音乐(BP 500~6000/24 dB)=29%,非过滤音乐(None)=53%的程序。④训练相关注意事项:干预人员在对患者实施训练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并将各电子设施放置于仪器较远处以避免对训练仪器造成干扰。患者在训练期间禁止饮食和饮水,禁止交流,并嘱咐患者尽可能集中注意力,细心聆听音乐。干预人员于一旁观察患者反映,对出现烦躁、呼吸急促等反应者,立即停止训练,并根据医嘱嘱咐患者休息。
1.3观察指标:①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共24个条目,其中18个条目参与计分,每个条目0~3分,评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5]。②睡眠-醒觉行为:采用多导睡眠监测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20 d后睡眠-醒觉行为变化,睡眠监测时间为6 h以上,患者睡前禁止饮用茶、咖啡等,监测前确保监测仪器远离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防止干扰监测结果,监测指标包含3期睡眠持续时间、4期睡眠持续时间、总睡眠时间、醒觉次数、醒觉时间、快速动眼睡眠期微醒觉次数、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微醒觉次数、总微醒觉次数,进行比较分析[6]。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行t检验,两组干预前后睡眠-醒觉行为变化呈非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表示,Mann-Whitney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睡眠质量:观察组干预20 d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n=57)
2.2睡眠-醒觉行为:观察组干预20 d后3期睡眠持续时间、4期睡眠持续时间、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微醒觉次数、总微醒觉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醒觉行为变化比较[M(P25,P75),n=57]
续表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醒觉行为变化比较[M(P25,P75),n=57]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高发并发症,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会增加自身疾病复发的概率,并会使患者出现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破坏了患者正常睡眠-醒觉机制[7-8]。人类睡眠包括快速动眼睡眠及非快速动眼睡眠,前者能够巩固机体记忆功能,促使智力修复;而后者又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大脑在深睡眠时其皮层细胞保持休息状态,此时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并起到缓解疲劳感、提升免疫力等多种效果[9]。因而通过提升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对于促进其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干预20 d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可有效提升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原因主要为,该训练措施所选取的莫扎特音乐可有效激活患者处理情绪的皮质及皮质下脑区[10-11];而格里高利圣咏是由无任何节奏的自然音组成,其具有旋律独特、肃穆、庄严等特点,可有效舒缓患者自主神经系统。聆听两种音乐,通过音乐声波的声压、频率以有效降低睾丸激素、加压素等水平,最终促进患者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提升机体应激能力,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最终有效改善睡眠质量[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20 d后3期睡眠持续时间、4期睡眠持续时间、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微醒觉次数、总微醒觉次数少于对照组,表明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睡眠-醒觉行为。分析原因主要为该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刺激患者前庭及耳蜗,促使患者听觉、运动功能在大脑层面的连接,从而整合加工听到的声音[14]。训练时在播放音乐的基础上调节音频,从而影响患者大脑中央区域的杏仁核,而杏仁核会受听觉神经系统的影响,让机体得到准确信息以避免交感神经受过度刺激,提升大脑震荡节律,进而提升患者深度睡眠时[15-16]。此外,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方式能够通过门控系统有规律的双向变换音频,从而刺激患者耳朵的两侧肌肉,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为患者睡眠创造更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最终有效降低醒觉次数,改善患者睡眠-醒觉行为[17]。
综上所述,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中可提升睡眠质量,改善睡眠-醒觉行为,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