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琴
老伴退休后,突然患上了“退休综合征”:整天百无聊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里充满了失落、空虚、忧虑、寂寞。眼看着老伴一天天消瘦下去,我很着急,便想法帮老伴度过“退休转型期”。
思来想去,我最终想出了一招:让老伴“动”起来!
俗话说,人怕闲,树怕空。一些老年人退休后之所以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退休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他们感到“没事干”,心里空空的。如果让他们忙起来,手头有一些事情来做,内心的空虚与失落也就被驱走了。针对老伴的具体情况,我实施了“催动”计划。
首先,我让老伴参加劳动,让他的胳膊腿儿动起来。我家房后有块空地,便催促他把这块空地开垦出来,做垄、修畦,然后,我画图,他种菜,空地遂成了小菜园——分别种上了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我告诉老伴,今后甭指望我再去农贸市场买青菜了,家里蔬菜这一块儿开始实行“自给自足”了!老伴一听这话,倍感肩上责任重大,便拿出精神头儿来扑在菜园里:又是浇水,又是间苗,又是松土,又是搭架,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不出1 个月,我家就吃到了菜园里种出的小白菜和菠菜。吃着鲜嫩、翠绿的小白菜和菠菜,我和老伴的心里甭提多惬意了。
其次,我鼓动老伴写稿子,让他的头脑动起来。老伴一生戎马,经历坎坷,可谓阅人无数,经事无算,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在我的“游说”下,老伴开始拿起笨拙的笔,写起了回忆录。
我给他下了死命令,每天必须写出2000 字!当然,我也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比如准备稿纸、笔,在老伴写作时送上一杯热茶、一条热毛巾等。
真别说,老伴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还真就像模像样地当起了“作家”。在3 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写出了《苦难的童年》《夜袭》《亲历大同江战斗》《子夜排雷》等多篇回忆性的文章,其中《子夜排雷》和《夜袭》还在报纸上发表了。看着报纸上自己的文章,老伴的脸上乐开了花。
再次,我动员老伴去参加社会活动,让他的视野动起来——“开阔视听,与时俱进”。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这是促成衰老的诱因之一。我可不能让老伴蹈此覆辙。
老伴参加老干部大学后,分别报考了门球班、歌唱班、秧歌班和摄影班,一下子学到了四门“手艺”。报班后,老伴风雨无阻地去听课、参加活动,人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有几次他还代表班里的学员到外市去演出,带回来的“演出照”特别精神。前不久,他拍的照片《长虹卧波》《蝶恋花》还在市里举办的老年摄影大赛中荣获了二等奖呢。
1 年多来,在我的帮助下,老伴一“动”再“动”,晚年生活油然“变脸”,“退休综合征”豁然而愈。整个人精神焕发、活力十足,俨然返老还童一般。生活不仅井井有条,而且还丰富多彩。用老伴的话说:“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老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有好多事等我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