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补气 瘦补血

2022-07-10 13:47:40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血虚补气

瘦人补血

中医理论上的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机体气足,则有利于体内垃圾脂肪的排泄,若气不足,毒素就会累积于体内,引发肥胖。

气虚,还会引起身体虚弱,令人出现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晕、动则出汗、语声低微等症状。

胖人气虚,就应该及时补气,宜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如黄芪、山药、人参、紫河车等,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瘦人补血

中医理论上的血,是指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若人体血不足,则会导致阴虚,阴虚会引起火旺,而火旺又会加快体内脂肪垃圾的代谢,同时也会把一些营养成分消耗掉,令人逐渐消瘦。

血虚,则会导致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令人出现面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月经量少等症状。

对于血虚,治疗原则应以补血为主,日常可以适当摄入补血的食物或药物,如龙眼肉、阿胶等;也可以晚上用热水泡脚。

(摘自《长寿养生报》)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血虚补气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eff icacy,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20:44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36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