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芬
门诊是医院服务患者的第一站,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门诊抽血是患者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门诊抽血室每日接待患者数量多、病种复杂且时间相对集中,护士日常抽血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1],要求护士具备娴熟过硬的抽血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确保为医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FOCUS-PDCA质量管理包括发现问题(F)、成立CQI质量管理小组(O)、梳理流程和规范工作(C)、原因分析(U)、制定改进方案(S)、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9个步骤[2],并强调持续质量改进和全程质量管理。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FOCUS-PDCA质量管理已成为医疗领域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程序。我院门诊部以开展“质量提升年”为契机,运用FOCUSPDCA管理对门诊采血护士标本采集过程进行质量持续改进,以解决门诊血液标本不合格问题。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抽血护士2021年1~6月采集的静脉血液标本20 355例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采集的静脉血液标本23 278例为观察组。统计门诊各项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运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对门诊抽血护士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1.2 方法
1.2.1 发现问题(F) 2021年1~6月门诊护士采集送检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0%(244/20355),其中标本溶血占比0.48%,标本凝血占比0.32%。将降低门诊采血室不合格血液标本中标本溶血、标本凝血作为首要管理目标。
1.2.2 成立CQI质量管理小组(O) 成立由门诊部护士长任组长,护理专科带头人、采血护士为组员共10名的静脉血液标本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制定FOCUS-PDCA质量管理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所有成员均掌握FOCUS-PDCA质量管理程序,明确不合格血液标本的首要管理目标,且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组建门诊部CQI质量管理小组微信群,保证组内信息畅通。
1.2.3 明确现行流程和工作规范(C) CQI小组成员对门诊采血室各项工作深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门诊新增抽血护士5名,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岗前培训,未落实规范培训和考核上岗;②护士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未落实规章制度和指南标准,患者多、抽血时间相对集中,门诊采血流程有待优化;③管理者未落实精细化管理,门诊采血室健康宣教落实不到位,患者采血前饮食、运动等准备不充分;④督导不到位,对不合格血液标本管理不完善,每月对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不全面,整改缺乏针对性。
1.2.4 问题根本原因分析(U) 全体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发现导致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①护士岗前培训不到位,包括新增抽血护士多,科室未落实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及考核制度,原岗位护士无定期培训与考核制度,休假返岗人员未落实返岗培训与考核制度直接上岗;②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对《WST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和《2020版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相关内容未完全掌握;③抽血患者多且相对集中,护士忙、乱、疲劳导致制度标准落实不到位,需要优化采血室工作流程;④出现不合格标本未进行深入原因分析且未及时上报,监督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⑤护士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业务不熟练。
1.2.5 制定改进方案(S) ①针对新增采血护士多的现状,制定分层护士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培训及考核;②对2020年颁布和实施的指南进行培训,以提高采血护士对指南中各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③由检验科骨干培训不合格静脉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④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相关内容培训;⑤组织采血护士参与讨论并重新细化完善工作流程;⑥参照标准制定考核表,进行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环节质量督导。
1.2.6 计划(P) 制定方案,于2021年7月开始实施,每月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汇总及原因分析,见表1。
1.2.7 实施(D) 按照计划有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做出主要原因分析并进行反馈。
1.2.8 检查(C) ①由组长、护理专科带头人每月定期检查门诊抽血室护士分层培训落实情况;②检查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静脉采血环节标准落实情况;③分析每例不合格标本原因,整改落实并进行统计分类;④科护士长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反馈,纳入下一个质量改进循环。
1.2.9 处理(A) 对于检查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深化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加强相关培训,继续进入下一个 FOCUS-PDCA管理循环,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FOCUS-PDCA管理后,2021年7~12月我院门诊抽血室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与2021年1~6月相比明显下降,见表2。
表2 FOCUS-PDCA质量管理实施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比较[n(%)]
门诊抽血室血液标本质量管理是门诊日常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送检质量合格的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3]。合格血液标本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4],准确的检验结果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5,6]。因此,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既需要依靠检验科的质量控制,也需要门诊采血护士采集合格的静脉血液标本。
FOCUS-PDCA管理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是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过程,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具体分析各步骤环节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应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评价效果,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FOCUS-PDCA循环,从而使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各医疗机构将FOCUS-PDCA应用于医疗的各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应用FOCUS-PDCA管理后,我院门诊抽血室2021年7~12月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下降,说明FOCUS-PDCA管理用于门诊抽血静脉血液室标本管理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效果良好。CQI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方法主动参与到FOCUS-PDCA程序的每个步骤,依据指南、标准及时修订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对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存放、交接等环节进行质量管控;完善标本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时监控标本不合格情况,建立完善的检查督导机制,以指南、标准数据为依据,进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通过对门诊抽血室护士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提升门诊采血护士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FOCUS-PDCA管理可有效解决门诊采血室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问题,有效提升门诊护士主动参与意识和门诊护理管理质量。